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9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继承有两种。一是宗祧继承,另外则是财产继承。宗祧继承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宗祧继承是财产继承的基石,如若可以继承宗桃,则一定具有继承财产的权利;反之则不然。古代传统社会强调以血缘为主维护男性权利,女性是完全没有宗桃继承的资格。《名公书判清明集》及当时有关法律条文规定可以得出,女儿享有法定的财产继承权。宋朝的户绝财产继承相关法律规定中,出嫁女、归宗女、在室女都具有相对的财产继承权,但因所处身份不一样,继承的份额也不相同。《宋刑统》中也规定假使出嫁女不能尽赡养父辈的义务,那么也不能够有资格去获得户绝财产。宋朝财产继承制度中,如若想使用遗嘱继承那前提条件就是投契纳税。在南宋时期,政府专门设立了相关机构以及制定了相关的程序为了有效地进行征收遗嘱税。从整体上来看,贯穿宋朝的财产继承制度仍然是以维护男子的权利为核心原则的。元朝时,发展了宋朝的赘婿继承权,且立法规定了扩大其继承份额。通过《名公书判清明集》,我们可以发现宋朝许多有关财产继承争讼方面案件的处理结果都是甚是要善的,兼顾着情、理、法。

——摘编自吴妍梅《宋朝财产继承制度及其当代启示》

材料二   近代财产继承制度历经三部国家立法文件的不断修正。民国初期由于《大清民律草案》未能实际颁布实施,所以大理院之审判法源为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而此时立法上规定的继承主体仍仅为儿子,限制妇女继承权之获取,但是大理院在依据现行立法进行裁判的同时,又通过酌分财产的方式间接使得女儿获得了遗产继承权,使得立法与司法呈现出既冲突又融合的趋势。及至《中华民国民法》的颁布,越来越多的民众接受近代的财产继承制度,立法与司法进一步融合。社会学家马克·赫特尔强调,于近代而言,个体逐步挣脱家庭的禁锢,个体的自由得以进一步发展,个人逐渐享有独立的财产权。近代财产继承制度的变迁体现了人民继承意识不断变化的过程,也体现了近代法制变革中近代人民权利意识的逐步觉醒,这导致立法者更加注重对于人民私权利的保障,使得包括继承法在内的中国民法不断向近现代化发展演进。从偏重对于伦理的保护,到更加注重对于私权利的保障。平等主义的兴起对后来《中华民国民法》中确立妇女平等财产继承权有着深远意义,若无如此的思想启蒙,若无平等意识,女子教育就难以出现,随之而来的妇女解放运动也无从兴起,更不必说妇女权利的立法化。

——摘编自肖蓓《财产继承制度在中国近代民法中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财产继承制度的特点,并对其进行简要评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财产继承制度变迁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影响近代财产继承制度变迁的主要因素。
2024-06-0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为七国集团和金砖五国经济总量在全球GDP中的占比(%)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     
比 重

年份

2010

2015

2020

2022

七国集团

50.47

47.13

44.36

43.10

金砖五国

19.87

21.53

24.59

25.55

(注:七国集团:由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七个发达国家组成的联合组织;金砖五国:由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五个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合作组织。)
A.西方国家经济霸权的丧失B.世界各国经济差距逐步缩小
C.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D.国际经济格局变动趋势加强
2024-05-14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会试考生应考旅费是指考生在应考会试往返途中产生的交通、住宿、饮食等必要性支出。
明代会试考生应考旅费支出情况表(单位:两)
时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南地区
洪武至天顺时期61832
成化至万历时期1028.386
泰昌至崇祯时期16.5200332
综合该表数据变化,这体现出明代(     
A.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带来冲击B.地方政府不断增加赋税的特征
C.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D.物价上涨导致价格革命的发生
4 . [近代士绅阶层的变迁]

材料一   经历过太平天国运动之后,针对士绅在地方影响力扩张的结局,清廷采取了相应的举措。湖北武昌府知府李有棻在武昌举办保甲总局时,将原来游离于保甲制度之外的士绅纳入重建的保甲体制之内,使之“职役化”,除履行维护地方治安的主要职能外,还承担兴办桑麻、水利、族学等地方事务。受湖湘理学浸润的湖南士绅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和关心乡土社会秩序的情怀,使得湖南士绅群体在中国社会仍是一股维护传

一摘编自陈锋等主编《明清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

材料二   20世纪初,随着那些能适应社会变化的士绅向城市的流动和新式知识分子在城市的滞留,一向把持基层政权的士绅阶层失去了基本的力量补充。一些对西学难以适应、抱残守缺的士绅,一旦将他们的无能、迂腐和堕落暴露在乡民面前,其树立起来的表率榜样形象就会顷刻间土崩瓦解。传统时代基于文化、身份之差而形成的乡民对于士绅的敬畏,蜕变为基于权力压榨而形成的对“劣绅”集团的社会性忿恨。农村矛盾的激化普遍以“绅民冲突”为内容展开。辛亥革命后,随着近现代化理念在政治制度层面日益渗入,士绅阶层开始分化转型。“五四”时期,士绅阶层作为封建专制主义代表被推上了历史审判台,遭到了以鲁迅为代表的作家群的强烈批判。大革命时期对地方土豪劣绅的惩治,席卷南方各省。

——摘编自李涛《士绅阶层衰落化过程中的乡村政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清政府对待士绅阶层的策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士绅阶层历史地位的演变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024-05-2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T8联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压轴(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4世纪以后,西欧人口减少,土地相对充足,劳动力成本上升,粮食价格下跌,许多领主放弃了对庄园自营地的直接经营,允许农民支付一笔钱后离开庄园,自谋生路,领主出租自营地渐成普遍趋势。这种变化导致西欧(       
A.庄园制度巩固B.农民生活处境恶化C.社会转型加速D.自治城市开始兴起
6 .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兵学提倡“以礼为固,以仁为胜”,主张“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而春秋后期至战国时期的兵学则强调“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舍为变”。这一变化表明(     
A.儒学社会地位下降B.传统价值观念改变C.法家农战思想盛行D.国家统一趋势加强
2023-11-24更新 | 415次组卷 | 4卷引用: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三)历史试题(河北卷)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农牧渔业部〈关于农垦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报告〉的通知》要求:“农场过去建设的职工家庭宿舍,可以合理作价卖给职工。今后新建职工住房,由农场统一规划,分配建房基地,职工自建或自建公助。”这反映了(     
A.农村治理实现重大变化B.城乡一体化的趋势加强
C.市场机制发挥主要作用D.对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探索
2024-02-0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五)历史试题
8 . 春秋后期,法家先驱宣扬“信赏必罚,以辅礼制”。到了战国时期,法家强调“去仁爱,专任刑法”。这一变化说明(     
A.德治主张社会影响有限B.法治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C.儒法结合符合历史趋势D.时代发展影响价值抉择
2023-11-02更新 | 218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广东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明清时期,苏州涉及商人呈文、政府批文的碑刻共126通。1802年前的40通中多以铺户、商民称呼商人。1802年后的86通中,有35通称科举或捐纳功名的商人为职,18通称会馆的管理者为司事、董事。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经世致用推动阶层流动B.弃儒从商成为主流趋势
C.经济发展冲击社会结构D.资本主义萌芽加速发展
10 . 巡抚初设之时,主“安抚”天下军民而非主“监察”,“事毕复命,即或停遗”;而明中叶,为适应文官集团势力的扩充和军人集团地位的下降这一新的力量对比变化,巡抚成为介于行省与三司之间新的省级军政长官,明代走出“三司”时代。这一变化反映出(     
A.地方政权运行的集权化趋势B.行政权与监察权相结合
C.行省制具有强大的制度优势D.社会主导力量出现下沉
2024-02-19更新 | 249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2024届高考第一次诊断考试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