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789 道试题
1 . 公元前111年正月,汉武帝派司马相如为钦差负责新开拓地区的郡县设置。随之,汉朝廷不仅在河西设立郡县、移民屯垦,而且在西南夷和两越地区设郡置县。《史记·平淮书》记载:“番禺以西至蜀南者置初郡十七,且以其故俗治,毋赋税。”这些举措(     
A.表明国家行政效率显著提高B.印证了经济交流导致政治制度的变化
C.说明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D.利于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太平军初期所占领的城市中,曾不同程度地实行“消灭”商业的措施,但附近的农村集镇上商业反而更加繁荣;在后期占领的江南地区,则发给商铺“商凭”,允许自由贸易。这表明太平天国(     
A.沉重打击清廷统治B.实行务实的经济政策
C.统治集团日渐腐化D.突破平均主义的藩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1811月下旬,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院组织学生组建临时通俗讲演团,开展讲演活动,讲演团的讲演主题有《欧战之结局》《大中华之国运》《世界和平之幸福》《协约胜利之公理》《今后之中华国民》《青年团之预告》《劝用国货》等。这次讲演活动(       
A.折射出民族工业迎来新机遇B.说明反帝运动正在酝酿
C.表明关注时事成为国人共识D.有助于国民思想的解放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唐宋时期,为了鼓励他人合法耕种大量存在的私有逃田,政府制定了专门的《盗耕种法》和《逃田法》。这两部经济法规从保护公私土地产权的角度,以是否交纳赋税作为判决是否盗耕逃田的关键依据。这体现了(       
A.两税法在推行过程中的灵活B.政府重视对私有田产的保护
C.国家财政利益处于优先地位D.抑制兼并与发展生产的并重
7日内更新 | 28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史书记载,唐朝中后期湖北某地一名崔姓农民,“原家贫乏,偶种桔约千余株,每岁大获其利”;同时,江南地区也出现了许多这样的农民家庭:他们“涸湖池取鱼,获龟犹倍多,悉刳其肉,载龟板至江陵鬻之,厚得金帛”。这些现象的出现(     
A.说明了多种经营方式的普及B.反映了城市经济的繁荣
C.体现了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D.受到了税制改革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数学历史悠久,周代“六艺”中就有“数”的内容,历代天象观测、历法编定等均须依靠数学知识。汉代的《九章算术》通过具体问题的应用运算,在分数、开方、线性方程组、勾股等多方面领先世界。魏晋的刘徽、南朝的祖冲之及其子祖暄,都是世界级数学家。隋唐置算学,与太学并立,将前代的十部数学专著作为讲习内容。宋元时出现了以秦九韶、朱世杰等为代表的杰出数学家,明清时期,官方数学教育衰落,西学传入,中国传统数学受到冲击。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等

材料二   洋务运动时期,奕䜣等人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无一不自天文算学中来”,清廷遂于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清末兴办新式学堂,在各级学堂开设数学课程。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已“与欧美日本并驾齐驱”,大学纷纷成立数学系。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拥有一批年轻的著名数学教授,如华罗庚、陈省身等。1940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设立自然科学院,开设微积分、微分方程等数学课程,培养专门人才。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的作用愈益突出,中国科学院设立数理化学部,推动了科学事业的发展。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代以来数学受到重视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国数学发展的历史启示。
7日内更新 | 2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历史真题
7 . 转动世界的橡胶

橡胶原产于美洲,近代以来经历了由“美洲物产”变为“转动世界”的全球性商品。

材料一:橡胶由“美洲物产”变为“转动世界”全球性商品的大事记

——以上材料整理自《橡胶树——改变历史的植物》

(1)与橡胶树一样是“美洲物产”世界物种的有(            )(双选)
A.水稻B.马铃薯C.小麦D.玉米
(2)与法国探险家康德曼将橡胶树从秘鲁带至欧洲相伴的是(       )(单选)
A.海上丝路开辟B.全球航路开辟C.三角贸易活动D.工业革命扩展
(3)橡胶开始被称为“黑色黄金”,主要得益于(       )(单选)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一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
(4)结合材料,概述近代以来橡胶产业的迁移路径及其影响因素。
(5)日本发动的战争是指(       )(单选)
A.甲午中日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全面侵华战争D.太平洋战争

材料二:据统计,在1941年,全球54%的橡胶来自马来西亚,36%来自于印度尼西亚……但是在如此巨大产量的背后,隐藏的却是种植园劳工无尽的血泪。作为欧洲殖民扩张的产物,种植园内部存在着鲜明的种族歧视与等级差异。……二战结束后,东南亚地区民族主义运动兴起时,种植园更是被视为帝国主义的象征,成为民族革命者们的主要攻击对象。

——张炜伦《橡胶的世界史:帝国、工业和日常生活评价》

(6)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橡胶由“美洲物产”到“转动世界”的全球性商品的历程?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80年代初,据部分省、市的调查统计,文化程度未达到初中毕业水平的职工占百分之八十左右,一些资本主义“腐而不朽”、社会主义“优而不越”,抱怨我国贫穷落后、怀疑社会主义道路的杂音在职工中出现。1982年3月,上海市总工会、共青团上海市委等机构共同发起开展上海市职工读书活动,并设立“职工读书奖”。“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由此开始,它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学习“三史”(社会发展史、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为主要内容,“坚持自愿原则,以自学为主”。1983年,中华全国总工会交流了上海和其他地方开展职工读书活动的经验,倡议在全国职工中开展读书活动。从当年6月开始,各省、市陆续落实中央精神开展读书活动。各单位在基层职工中建立读书小组,将职工组织起来共同读书学习;开展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书评、征文、讲座等活动,吸引广大职工参与读书活动;通过表彰读书活动中的先进集体与个人,激励职工持续读书学习。“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职工加入读书的队伍,通过读书“把那些扑克迷、象棋迷、睡觉迷、闲聊迷,以及失足者转成看书迷”。

——摘编自梁腾《20世纪80年代"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的兴起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的运作方式。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20世纪80年代的“振兴中华”读书活动。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9 . 1907年只有52%的德国人仍生活在农村,原本扎根土地的许多劳动者通过当手工学徒和参加技术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含金量,成为手工业者和小职员。该现象(       
A.源于小农经济长期存在B.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不发达
C.使工人阶级富含斗争性D.有利于提升国家经济实力
10 . 1958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苏联入侵的可能性不复存在,而且美国在核战争中保护欧洲的意愿并不强烈,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现代化防御系统威慑敌人,确保自身安全。由此可知(       
A.苏联与西欧开始走向和解B.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
C.经济危机削弱了美国实力D.欧洲联合威胁美国霸权
7日内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