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7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孔子曾受鲁哀公宴请,并被赐以桃与黍。孔子“先饭黍而后啖桃”,哀公指正道:“黍者所以雪(擦拭、清洗)桃,非为食之也。孔子则回复道:“夫黍者,五谷之长,郊礼宗庙以为上盛。果有六属而桃为下,祭祀不用,不登郊庙。丘闻之:君手以贱雪贵,不闻以贵雪贱。”这反映出孔子(     
A.主张恢复传统贵族的饮食方式B.恪守以农为本的经济理念
C.将礼乐思想与饮食实践相结合D.崇尚戒奢从简的饮食文化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官生于职,职沿于事,而名加之。后世沿名,不究其实……初,太祖分迭刺夷离堇为北、南二大王,谓之北、南院。宰相、枢密、宣徽、林牙,下至郎君、护卫,皆分北、南,其实所治皆北面之事,语过官制者,可不辨。凡辽朝官,北枢密视兵部,南枢密视吏部,北、南二王视户部,夷离毕视刑部,宣徽视工部,敌烈麻都视礼部,北、南府宰相总之。惕隐治宗族,林牙修文告,于越坐而论议,以象公卿,朝廷之上……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事简职专,此辽所以兴也。

——摘编自《辽史·百官志一》

(1)指出材料中辽朝推行的政治制度,分析出其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官制中官员的具体职责。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官制实施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3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了4500余种报刊。这些报刊的命名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使用了不同的关键词。在“红旗”“红色”“工人”“青年”等成为报刊命名高频用词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       
A.确定了民主革命纲领B.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D.提出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
4 . 中华

材料一   “中华”一词始见于记载两晋南北朝史实的史籍中。在当时东晋、南朝士人中,“强胡陵暴,中华荡覆”、“中华覆败,沉没戎虏”是一个很普遍的说法。将原西晋统治下中原地域的朝臣、士人统称作“中华人士”“中华之士”。从当时对“中华”一词的使用来看,可以发现如下事实:第一,“中华”用以指原西晋统治下的中原地域;第二,“中华”一词主要用以称谓原西晋的朝臣和中原士人。第三,使用“中华”一词的人主要是南迁的原西晋的朝臣和中原士人,他们对胡族大举入据而“湮没”和“荡覆”的中原政治及文化传统无限感伤与眷念。“中华”一词对胡族这一“他者”的排斥显而易见。

材料二     晋室南迁后,“北方世家大族未获南迁者,率与胡人合作”则是当时极普遍的现象。北魏、北齐、北周,均有相当数量中华士人参与权力中枢,他们是为北方民族政权塑造“中华”身份并推动其一步步融入“中华”的关键力量。北魏、北周等少数民族政权在主观上对“中华”不抵触、不排斥。孝文帝时大臣韩显宗上疏,斥南朝“欲擅中华之称”,说明北魏心目中已经以中华自居。北周闵帝时还在关中地区设置了“中华郡”(今陕西省富平县)。

入唐以后,“中华”不但成为唐朝的别称,在与外国或周边政权交往时大多使用“中华”一词,标志着“中华”实已成为中国的名号,“赤县神州,即有唐中华之国也”。李唐统治集团是北魏、北周以来深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北方少数民族上层集团代表,其竭力以“中华”自诩,最终使“中华”成为新的胡、汉融合体的统称。

——摘选自石硕《胡入中华:“中华”一词的产生及开放性特点》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中华”一词产生的时代背景。
(2)依据以上材料,概述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华”一词内涵扩大的过程及意义。
7日内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5 . 唐朝之前,史书大都是私家著作,唐太宗开始设立史馆,指定专人编修前代和本朝国史,并令宰相监修,政府从此控制了纪传体史书的编修工作,官修正史成为制度沿袭下来。唐以后各朝沿袭此制,连续修史。史书编修的这一变化(     
A.有利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B.增强了纪传体史书的可信度
C.提升了宰相的社会文化地位D.为美化唐朝历史创造了条件
7日内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八)历史试题
6 . 唐初规定,门下省以侍中为长官,其享有审议、驳正官员奏状的权力,对国家财政、御史弹奏状、六品以下官员或司法机构“断流以下罪”及除免官员的奏抄等,若认为不便施行,可以封驳奏还。这一规定(     
A.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需要B.使地方和中央的矛盾趋于缓和
C.保障了唐代吏治的清明与高效D.有利于打破世家垄断入仕局面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东印度公司发展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7世纪初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1603-1613年东印度公司进行了8次航行,这些航行经营纯利高达百分之二百

18世纪中叶

东印度公司开始了新的事业——殖民扩张,这直接影响到公司本身的收入构成,18世纪50年代,公司征收的税额超过贸易额

18世纪下半叶

1784年,在工业资产阶级的推动下,英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旨在削弱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垄断地位的“印度法案”

19世纪上半叶

1832年,主张自由竞争的工业资产阶级在英国议会选举中大获全胜,大大增强了反对公司垄断的力量

19世纪中叶

1858年11月,维多利亚女王正式加冕为“印度女王”,宣布取缔东印度公司,把印度置于英国政府直接管辖之下

——根据汪熙《约翰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等整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要评析英国“取缔东印度公司”这一举措。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1952年,在中央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由最高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有关的政策,我国开展高校院系大规模调整。在调整中,私立大学全部并人公立高等学校,新设了12个工业专门学院,全国综合性大学由调整前的55所减为13所。这一调整(       
A.服务于国民经济恢复工作B.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具有鲜明的行政主导特征D.大力提高了人民文化水平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一中学高三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磁山遗址位于今河北省武安县治河北岸的台地上,C14测定约公元前6000-前5600年间。在遗址中发现的80个窖穴中存有腐朽粟的堆积,有的厚达2米以上,同时出土的还有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以及猪、狗、鸡和鹿、鱼、蚌、鸟类的遗骸,还有碳化的果实榛子、胡桃等。据此推知,这一时期该地(       
A.逐渐进入父系氏族社会B.生产方式多元并存
C.产生了最初的华夏文明D.处于打制石器时期
7日内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一中学高三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10 . 17世纪后,荷兰人将甘蔗种植中心转移到中南美洲,一种基于砂糖贸易的历史现象诞生了,那就是著名的“三角贸易”……数以万吨糖被运至欧洲码头,大多数从事砂糖贸易的商人都住在英国,因富有逐渐进入上流社会,几乎把持了当时英国政治。这主要表明(     
A.蔗糖消费渐趋平民化B.工业革命提高生产力
C.洲际贸易推动阶层变动D.商业革命范围呈现扩大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