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5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汉武帝时期部分重要历史人物活动事迹

重要活动资料来源
汉武帝发使十余辈至宛西诸外国,求奇物,因风览以伐宛之威德。而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而仑头有田卒数百人,因置使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

《史记·大宛列传》

李广利(汉武帝时大将)伐大宛时,“宛城中无井,汲城外流水厖宛城中新得秦(汉)人,知穿井”。

《史记·大宛列传》


张骞“为汉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涂林,安石榴也”“使外国,得胡豆”。《齐民要术》


“孝武(汉武帝)之世,图制匈奴,患其兼从西国,结党南羌,乃表河曲,列四郡,开玉门,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单于失援,由是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书·西域传》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挪威剧作家易卜生(1828—1906)的代表作《玩偶之家》创作于1879年,这个时期欧洲国家大都完成向资本主义的转变,社会问题也逐渐暴露,给予戏剧家创作丰富的原始材料。故事讲述了女主人公娜拉为给丈夫海尔茂治病,瞒着丈夫伪造签名向柯洛克斯泰借钱,无意犯了伪造字据罪。多年后,海尔茂升职经理,开除了柯洛克斯泰,后者拿字据要挟娜拉,海尔茂知情后勃然大怒,大骂娜拉,说自己的前程全被她毁了,而当危机解除后,又立刻恢复了对妻子的甜言蜜语,娜拉认清了自己在家庭中“玩偶”般从属于丈夫的地位,最终断然出走。

——摘编自卢暖《戏剧先贤易卜生》

材料二:易卜生的戏剧在中国的传播情况

阶段传播概况
1915-19271918年《新青年》第四卷第六期出版“易卜生专号”,胡适和北大学生领袖们翻译并全面介绍了易卜生。
1923年,鲁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院演讲时,第一次提出“娜拉走后怎么办”的命题的思考。
1928-1937针对“娜拉走后怎么办”的命题的思考,不少男女青年离家出走寻找新的空间和探索个人解放的道路。
1937-19451940年戏剧家周贻白出版戏剧《女性的解放》,在结尾明确指出:中国女性要想求解放,只有投身到民族救亡的洪流中去。

——据许由、周梦遐《解读经典:百年回眸易卜生》整理

(1)据材料一,概括易卜生作品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易卜生作品理解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易卜生的作品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
3 .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上谕:“今三宝(浙江巡抚)办理此案,本章于昨日进呈,奏折于今日始到,竟系于拜具题本数日后,方行具折。缓急倒置,殊属不合。三宝简任封疆,已经数年,不应不晓事若此。着传旨申饬。”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当时(     
A.奏折制避免了政治决策的失误B.题本是皇帝处置政务的主要依据
C.官员均可向皇帝单独呈送奏折D.中央已对文书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钱穆在《中国经济史纲》中指出:“从春秋到战国是中国史上变动最激烈之时期,经济方面主要是从贵族御用工商及贵族私有的井田制而转变为后代的农工商兵的自由业,遂使战国时代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的面貌。”下面对战国“崭新的面貌”解读正确的是(     
A.贵族政治已转化为官僚政治B.民营工商业完全取代“工商食官”
C.华夏族与戎蛮夷狄完成民族交融形成汉族D.土地私有制逐步取代土地国有制
2024-03-27更新 | 392次组卷 | 7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宋代榷场贸易中,茶叶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在金国,茶叶已经成为百姓待客的必备物品,百姓婚嫁也以茶叶为聘礼,表示对婚姻的坚贞不渝。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互市贸易促进文化交融B.生产发展推动习俗变更
C.政权并立带动文化传播D.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加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苏俄新经济政策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次中正与创新的改革社举,

新经济政策的守正: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坚守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之正

整守维护人民和国家利益之正

坚守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之正

新经济政策的创新:探索适合苏俄国情的建设发展方式

开创向社会主义过渡途径之新

开创经济建设方略之新

开创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之新

——摘编自李爱华《新经济政策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守正与创新》

根据材料,围绕对新经济政策的解读,提出一个主题,并运用世界史的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7 . 天坛占地270万平方米,规模宏伟,富丽堂皇,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下列关于天坛的解读错误的是(     
A.专为祭祀上天、祈求丰收的场所B.蕴含了“人定胜天”的思想
C.反映古代农业生产的脆弱性D.体现古代农业低下的生产力水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了20余万字的帛书和竹简,内容涉及战国至西汉初期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及科学等各方面,下图是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以下对该帛书解读正确的是(     

A.其书写的主要文字应该是甲骨文字B.可以作为研究古代科技的重要史料
C.反映了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巨大成就D.说明世界上最早的书籍来自于中国
2024-02-27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十六国时期几位帝王的事迹。

政权前赵后赵前秦南燕
民族匈奴羯族氐族鲜卑
年号永凤、河瑞太和、建平永兴、甘露燕平、建平
谥号光文皇帝明皇帝宣昭皇帝献武皇帝
事迹其先有虞氏(舜)之苗裔,其母祈于月而生坚,有神光坚姿貌魁杰,臂垂过膝,目有紫光。鱼而孕,十五月而生渊。渊猿臂长八尺四寸,当心有赤毫毛三根,长三尺六寸。其先匈奴别部,勒生时赤光满室白气自天属于庭中。勒长而壮健,有胆力,雄武好骑射,每夜于野,尝闻鼓角之声。其先有虞氏(舜)之苗裔,其母祈于西门豹祠,孕十二月而生坚,有神光之异,自天烛庭背有赤文隐起。坚姿貌魁杰,臂垂过膝,目有紫光。其先额项之苗裔其母梦日入脐中后生德。德年十八,身八尺二寸额上有日角偃月重文。
从上述材料中提炼你发现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阐述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结论明确)。
2024-02-2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024·山东德州·一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51年国营黄泛区农场小麦的丰产,黄泛区形成于1938年河南中牟县黄河的决口。国营黄泛区农场建立于1950年秋天,全场土地分布在河南西华县南部和扶沟县西北部。那里气候良好,土壤大部分是黄河淤积土,地势平坦集中。在1951年麦收时,农场组织了麦收指挥部,拟订了详细的麦收计划,全场各单位,直到生产小组,都按照统一的计划来制订计划和工作进度,做好拖拉机和康拜因(联合收割机)的检修、运输工具的配备和康拜因试割等准备工作。在1951年的麦收、夏耕和秋种中,全场职工展开爱国主义丰产竞赛运动,如屡夺红旗的孙海山康拜因小组利用六号拖拉机康拜因收麦,创造了二十四小时收割小麦79050斤的新纪录。

8450亩土地上,农场每亩平均达到209斤的高额产量。比较河南全省总平均产量高出一倍,比较附近农民亩产量高出百分之四十。农场的丰产成绩,使附近的农民开始看到中国农业的美好远景。他们纷纷组织起来,学习采用农场的农业科学技术。

——据李春桂柳培良《国营黄泛区农场创造了小麦的大面积高额产量》,《人民日报》,1952228

(1)根据材料,分析说明1951年国营黄泛区农场小麦丰产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对当时《人民日报》报道这一新闻的意图加以解读。
2024-03-13更新 | 34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诊断性测试(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