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下图反映了1650—1750年早期经济全球化。该图示最适宜用于研究
A.丝绸贸易的盛行B.世界白银的流通
C.三角航程的兴衰D.美洲物种的传播
2022-03-25更新 | 1238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柳州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反映了二战以来关税与世界贸易总额变化的概况。图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D.建立机制保障贸易自由
3 . 下面是1934年长江流域四大航运公司轮船吨位所占比例的示意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外国控制并垄断中国的对外贸易B.中国水运交通近代化开始起步
C.洋务企业在列强排挤竞争中求生存D.外国资本扩张制约中国社会发展
2022-03-2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B历史试题
4 . 【贸易格局的发展变化】

材料一   自晚唐起,尤其在宋代,多层次、网络状的地方市场日益发展,形成由北方市场、东南市场、蜀川诸路区域性市场和西北市场构成的宋代区域市场。其中东南市场一方面有长江作为贯通全区的东西大动脉,另一方面又有汴水和江南运河与北方市场相联。这个市场又同南海诸国有密切的贸易往来。

——摘编自廖伊婕《宋代近海市场研究》

材料二   明清时期全国与苏南地区重要的商路示意图:

——摘编自李伯重《十九世纪初期中国全国市场:规模与空间结构》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至清末,上海与全国各主要口岸间已形成比较固定的外贸转运网络。……这些主要口岸每年平均占上海外贸埠际转运的95%以上。九江的绿茶,汉口的茶叶、牛皮、猪鬃、芝麻,宁波的湖丝、茶叶、棉麻,芜湖的蚕丝等大宗土货都运往上海出口。对上海来说,有些口岸只是其外贸转运的一小部分,但是对于这些口岸来说,依赖上海外贸转运的程度非常高。

——摘编自唐巧天《论晚清上海作为全国外贸中心的影响力(1864-1904)》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从宋至明清贸易格局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上海贸易发展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5 . 阅读图。该示意图说明,当时的美国(     

——据[美国]乔纳森·休斯、路易斯·凯思《美国经济史》中有关数据编制

A.国有企业改革如火如荼B.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
C.自由主义思潮弥漫全国D.经济体制发生大变革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东晋十六国形势图

图2早期殖民扩张示意图


移民是人口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活动的总称,不同历史时期移民的方向不同,目的不同,影响也不同。请根据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的两幅图中分别用箭头标示出一个移民的方向,并说明方向标示的理由。(要求∶方向标示明确,理由充分,表达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

国别

势力范围

割占或租借地

德国

山东

强租胶州湾

俄国

长城以北和新疆

强租旅顺、大连

法国

广东广西和云南

强租广州湾

英国

长江流域、云南、广东

强租新界、威海卫

日本

福建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根据上述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强占势力范围或租借地的史事,分析其战略意图及危害。(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3-08更新 | 2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崇左、贺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2020年11月,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划的“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向公众开放。如图分别为隋唐时期和元朝时期的大运河示意图。它们所起的共同历史作用是
A.有利于保障都城的物资供应B.促进了关中与江南的交流
C.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D.减轻了南方人民赋税负担
2020·北京·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如图为唐代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与“安史之乱”前相比,“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内
A.市以外经营行业的种类大大增加B.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
C.官府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更加严格D.官府设市数量增加,坊的数量减少
2020-10-05更新 | 5300次组卷 | 7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