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8 道试题
1 . 下表是阿拉伯帝国不同时期统治者的重要举措。这些举措(     
统治者举措
伍麦叶王朝哈立德将有关医学、炼金术和星相学的希腊文、古叙利亚文和科普特文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
阿巴斯王朝曼苏尔将有关医学和星相学的波斯文著作,以及希腊学者的天文学、数学、医学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
第七任哈里发麦蒙耗资20万第纳尔,将“智慧宫”扩建成集图书馆、科学院和翻译局为一体的多功能机构
A.缓和了境内宗教矛盾B.推动了阿拉伯对外扩张
C.促进了帝国文化繁荣D.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年间,西亚北非地区出现了世界上较早的文明,先后兴起了埃及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迦勒底人和波斯人的强大帝国,他们已经有了文字,在艺术、科学和社会组织方面也相当进步。该地区孕育出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得益于(       
A.地理和气候条件优越B.地域及部落间战争的频仍
C.洲际交流活动的便利D.商贸活动和人口迁徙频繁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卷》中指出:“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或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或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看,地理环境就是存在,是物质,是人类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然也是人类的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从本质上和总体上说,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我(葛剑雄)认为地理环境的影响不能简单地划分为决定或不决定两种。同样的地理环境,在不同的生产方式或生产力的条件下,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所以在人类的早期,也即人类基本上还只能被动地适应现成的地理环境的时候,地理环境对人类各方面的活动几乎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随着人们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多样化,开始能动地利用地理环境,因而地理环境对人类具体活动的决定作用逐渐减弱。

——摘编自葛剑雄《全面正确地认识地理环境对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围绕“地理环境的影响”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合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中世纪中期(1000—1300年),贵族与国王对封臣的依赖越来越少,对商队和领薪官员的依赖越来越大,这一趋势首先出现在英格兰,接下来便波及欧洲大陆。12世纪开始,英国国王要求封臣支付一种“免兵役税”(意为“保护费”)来免除他们的兵役,很快法国等地也相继效仿。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领主加强对封臣的控制B.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
C.城市自治受到王权支持D.近代民族国家得以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拜占庭文明与拉丁文明都植根于基督教文化,但是在多年的战争与交涉中,拜占庭帝国吸取了外来的东方思想和审美原则,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拜占庭文明。这集中体现出拜占庭文明的特征是(     
A.独特的地中海海洋性B.复古情怀
C.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D.兼容并包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15世纪中叶至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期间,中国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自1550年代中欧海路开通至1800年代,中国保持巨额贸易顺差达两个半世纪之久,这在世界贸易史上实属罕见。葡萄牙学者马加良斯·戈迪尼奥的研究表明,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占美洲产量一半的世界白银流入了中国,数量十分庞大。这依赖于中国强大的商品制造能力和生产出来的丰富商品。

材料二由于工业革命的到来,中国逐渐失去了优势,并且在19世纪末被欧洲所赶超。清朝初期,仍然有大量的白银流入,但在1808年几乎停止了流入。这一时期,中国传统出口商品也迅速失去了技术上的垄断地位。美洲大陆成为新的棉业种植加工基地,英国人移栽了中国的茶树,在印度次大陆建立起红茶生产基地以后,中国传统贸易的“拳头产品”一茶叶,已毫无优势可言。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颁布了《银购入法》,19345月又颁布了《白银法案》,造成白银价格的大幅上升。中国的白银如潮水般外流。导致金融梗塞,工商各业资金周转困难,银行、钱庄、工商企业纷纷倒闭甚至停业,造成大面积经济萧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白银流入中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白银外流对中国及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
2024-05-2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观澜湖华侨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景祐元年(1034年)十一月甲辰,宋仁宗诏曰:“京旧城内侵街民舍在表柱外者,皆毁撤之,遣入内押班岑守素,与开封府一员专其事”。《宋刑统·侵巷街阡陌》中也规定:“诸侵街巷阡陌者,杖七十”。到1079年,政府又开始陆续征收“侵街钱”“侵河钱”等。上述举措反映了,当时(     
A.政府抑商政策的松弛B.市坊制度瓦解的趋势
C.经济立法体系的完备D.世俗门第观念的淡化
2024-05-16更新 | 292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辽朝契丹人认为自己直承汉唐谱系,“尽致周、秦、两汉、隋、唐文物之遗馀而居有之”;而后金人灭辽时宣扬:“契丹国主失道,民坠涂炭。”这些都旨在(     
A.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B.彰显政权的正统性
C.适应民族交融的趋势D.继承前代文化传统
2024-05-16更新 | 200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9 . 1916年4月,《申报》在时事评论中写道:“云南独立时,(各省将军)自告奋勇(拥护中央)者甚多;贵州独立,则已渐少;广西独立……而告愤忠者竟无其人。”这反映了(     
A.清王朝已土崩瓦解B.变更国体不得人心
C.地方军阀各自为政D.民众支持护国战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Ⅰ欧美地区Ⅱ亚非拉地区
A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E协定关税
掠夺工矿利权
B工厂制度
垄断组织
F轮船招商局
京张铁路
C英国议会改革
美国内战
G英法控制苏伊士运河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D①____
②____
H③____
④____

(1)如表中Ⅰ和Ⅱ栏的内容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另选恰当角度,完成表格填空并指出各自选取的角度。
(2)从已完成的表格Ⅰ和Ⅱ栏中各选取一组信息,从世界整体的角度提出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