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下表是民国初期关税自主运动的情况统计。据此可知(     
时期内容结果
临时政府时期外务部照会各国公使,要求修订税则,提高税率各国公使以民国政府尚未被列强承认为借口加以拒绝
袁世凯时期筹划成立税则修订委员会,准备修改税则列强并不同意修订税则,后因一战爆发,该计划化为泡影       
段祺瑞时期颁布“国家关税条例”,提高对无约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标准遭到列强的强烈反对
A.中国开始逐渐丧失关税自主权B.民族独立是实现关税自主的根本前提
C.民国政府积极推动关税法制化D.收回关税自主权已成为社会普遍诉求
2 . “以文书御天下”是中国古代政治运作的重要特征。下列史料与阐释对应正确的是(       )

A.AB.BC.CD.D
2023-10-15更新 | 605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3 . 有学者在研究中注意到,唐朝立国后重铸新币(见下示拓图)。这种新币是唐近三百年间流通的主要货币,唐以后仍继续流通了七百多年。不唯如此,钱的大小与轻重都成为后来铸钱的范例,对后世货币的铸造影响很大。有趣的是,关于此钱的读法,名曰“开元通宝”抑或“开通元宝”,历来各执一词,成为一件历史的悬案。有学者认为,应读成“开通元宝”;有学者则认为,“开元通宝”是正确的称呼,但考虑到唐宋时社会上称呼“开通元宝”已约定俗成,故也不能说是绝对错误。这说明(     )。
A.钱货可议,应注意吸收学术界的研究成果,避免各执一词
B.文献记载语焉不详,造成研究信息不对称,原本是一个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
C.研究历史需要正本清源,不仅要有文献资料和其他根据,还要有对材料的考证与辨伪
D.史料存在“记忆之殇”,需要采用新技术以“唤醒”,进而解释历史如何被表象的问题
2020-07-11更新 | 2925次组卷 | 30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明万历中后期,皇帝长期怠政,内阁缺员也不及时补缺,此时的内阁已经“无可为之事”,有抱负的内阁成员以乞休的方式保其志节,然而对此皇帝也“不允所辞”。这反映了明代内阁
A.对皇权具有依附性B.辅佐功能无法发挥
C.权力大小极不稳定D.较少参与政治决策
2018-12-02更新 | 3513次组卷 | 27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举制“始于隋,成于唐”,衰亡于明清。作为封建社会中人才录用的典范,科举制度使古代中国文官制度臻于完善。唐朝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兼及诗赋、词章,策论即时务等。北宋王安石取消制举、明经等科,仅存进士一科,学校作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明代“科举必由学校”,评价标准就一遵于“朱子学”,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考试程序

材料二 1689年,葡萄牙来华传教士撰文介绍,中国人所获三种科名含义与西方的博士、项士和学士相当,并称其为培养“统治艺术和优良举止的方法”。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文化热”科举在欧洲尤其是在英国已为知识界所熟知。19世纪中叶之前,英、美等国政坛均实行“政党分赃”,即一般由执政党根据录用对象的政治立场、政治忠诚和经济支持来决定官员取舍。于接照单一政治标准的选官制存在明显不足,英国于1853年率先进行官制改革,效仿科举制,但考试试题均为量学、法律、国际关系等与各种文官职位密切相关的学科学问。英国所建立的独立于政党政治之外的“考选制”,开启了近代西方文官制度变革之先河。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确立现代文官制度。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海峰《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科举制推行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在19世纪中期以后被西方国家接受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科举制西传对近代西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6 . 据史料记载,1917年至1940年间,苏俄(联)有段时间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粮食不断减产,牲畜不断减少,经济结构畸形化趋势明显。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外敌人的疯狂进攻,经济濒临崩溃
B.俄共调整政策,重视发挥商品市场功能
C.德军全面入侵苏联,卫国战争正式爆发
D.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国家资源分配不均
7 . 列宁在俄共(布)十一大上说:“我们甚至有过这样的诗人,他们写道:看!在莫斯科,饥寒交迫,‘从前是整洁、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这样的诗作在我们这里是很多的。”材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人们对二月革命的强烈不满B.新经济政策遇到阻力和困难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充分暴露D.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批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