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5 道试题
1 . 地名的变化反映历史变迁。下列地区形势图按所处时代前后排序正确的是(     

A.图1图2图3图4B.图2图1图3图4
C.图4图1图2图3D.图4图2图1图3
2024-06-05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汤(商王)名天乙。见于《世本》及《荀子·成相》篇。而《史记》仍之。卜辞有大乙,无天乙,罗参事谓天乙为大乙之讹。观于大戊。卜辞亦作天戊。卜辞之大邑商,《周书·多士》作天邑商。盖天、大二字形近,故互讹也。且商初叶诸帝,如大丁,如大甲,如大庚。却大戊。皆冠以大字,则汤自当称大乙。

——摘自王国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材料二   司马迁《史记》中列传的最初排序是《伯夷列传》《管晏列传》《老子韩非列传》。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记载,开元二十三年奉皇帝的旨意,将“老子、庄子”一篇升为列传之首。放在伯夷之前。清代钱曾《读书敏求记》记载:“唐尊老子为玄元皇帝,开元二十三年敕升於《史记》列传之首,处伯夷上,于昔藏宋刻《史记》有四、而开元本亦其一为。”

——摘编自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校勘编》

材料三   西人言富国学者,以农矿工商分为四门。农者地面之物也;矿者地中之物也:工者取地面地中之物而制成致用也;商者以制成致用之物流通于天下也。四者相需,缺一不可。与《史记》之言,若合符节。

——摘自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

(1)根据材料一、简析王国维认为商汤当称“大乙”而非“天乙”的原因。
(2)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研究《史记》的特点,并概述影响学者研究《史记》的因素。
2024-05-1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严文明在《考古是科学也是艺术》一文中叙述了学术界对良渚文化的认识历程。下列所摘内容,按认识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1959年,夏鼐首先将其命名为良渚文化
②良渚古城的发现,表明良渚文化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
③梁思永首先把以黑陶为特征的良渚遗存划归龙山文化的杭州湾区
④超大型水利工程等的发现,一个东方古国的雄伟面貌便呈现在世人面前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③②④①
2024-05-12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农书编辑实践活动充分发展并日臻成熟的阶段。秦汉帝国大一统格局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使农业生产水平得到大幅度地提升。相对稳定的社会发展,让铁犁牛耕这种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在黄河流域得到普及,并逐步向其他地区扩展。这使得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新生产力蕴含的巨大能量得以充分发挥,社会经济得到了飞跃发展。同时,汉平帝年间(公元前9年一公元6年)中国人口已达5900万,农业技术的成熟与人口对粮食的巨大需求,使得系统总结农业生产技术成为一个迫切的需要,大型综合性农书的出现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以《汜胜之书》《四民月令》《齐民要术》为代表的一批传统农学经典大量涌现。

——摘编自莫鹏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农书及其编辑实践研究》

材料二   古代中国与罗马都是以农立国的典型的农业国家,在公元前一世纪,两国的农业生产水平有着明显的提高,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方面。中国自先秦以来长期推行重农政策,农业生产部门按其重要性排序依次为五谷、桑麻、六畜、蔬果、渔业、林业。公元前一世纪,罗马由一个古朴单纯的农业小邦发展成农、工、商、高利贷全面繁荣的经济强国。对于金钱与利润的追求,使他们大多转而从事利润更高的园艺果圃业。与市场商品经济挂钩的产品成为农业的主导,而粮食则用低廉的价格从北非运购。他们在农业上的重要性排序是葡萄、可灌溉的园圃、柳园、橄榄园、牧场、谷田、采伐林、树木园、橡树林。在中国农业中占居首位的五谷被降至第六,与西汉的农业观大相径庭。

——摘编自张齐政《从古代农书看公元前一世纪西汉与罗马的农业生产水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书大量涌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农业发展与中国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2024-04-26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5 . 文化交流。

汉字在民族交流、对外交往过程中增加了许多新词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中所列,按其最早进入中国的时间完成排序(填字母)
(2)欲探寻图B所示词汇进入中国最早时间及相应词汇源头,下列各项中可作为重要研究证据的是(三选)(     
A.《梦溪笔谈》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几何原本》
(3)图B中反映西方宗教、物种、学术等进入中国,背景解释正确的是(单选)(     
A.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联系加强B.中央集权强化,民族关系和谐
C.对外殖民扩张,卷入世界市场D.社会秩序安定,科技文化昌盛

材料二   

(4)图C中为部分引进、派生的新词汇,或被赋予新的内涵。请从中选择2-3个词汇拟一个主题,并完成该主题或事件的历史叙述。
(5)图D中体现的学说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与下列事件有重大相联的是(双选)(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华盛顿会议
(6)20世纪初各种学说传入中国。为什么图D中体现的学说在当时得以广泛传播?
2024-04-1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6 . 将下列内容按照历史发展逻辑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马克思指出:“就算是中国人必须接纳英国的和平公使人京,他们抵抗英国人的武装远征队也是完全有理的。中国人这样做,并不是违背条约,而是挫败入侵。”
②该条约又称“万年和约”“白门条约”“江宁条约”,条约强调中英两国“官员平行”。
③“城头逢逢雷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
④“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④①D.②①③④
2024-03-13更新 | 13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7 . 对于以下战役开始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④②③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③②④①
2024-05-16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门头沟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卷
8 .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下列对中国精神的排序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① 红船精神 ②雷锋精神③长征精神 ④航天精神
A.①③②④B.①③②④C.②④①③D.④③②①
2024-05-1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五)历史试题
9 . 如表是梁启超对护国战争的法律辩护词,请按史事演进逻辑排序(     
序号史事
前大总统袁世凯,久蓄逆……法律解决之道既穷,我国民乃不得不诉诸政治手段,故有今次兴师致讨之举。
法者,上下所共信守,而复能相维于不敞者也。法令一失效力,则民无所措手足。而政府之威信亦隳,愿大总统常以法自绳,毋导吏民以舞文之路。
袁氏图帝不成,乃欲更保总统,反覆无……按诸现行约法刑律及各种法令,其为犯革命内乱之罪毫无疑义。
项城以违法专欲失天下望,今宜尽反其所为,请以明令规复旧约法效力。克期召集国会,委任段公组织新阁⋯⋯帝制祸首不惩,无以谢天下。
A.④①③②B.③②①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③④
2024-05-1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10 . 西方的文官制度

材料一


                                      
A.《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                  B.发生在近代美国的                      C.讽刺“政党分肥”的漫画

度的报告》原件                            一起政治事件

材料二:1805年,英国财政部首先设立常务次官,常务次官不随执政党的更替而更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1855年,在议会专门委员会做出的调查报告基础上,英国颁布文官制度改革令,将国王、少数政治寡头和高级文官的恩赐官职特权转交到文官委员会,真正地开始采用考试录用的办法选拔任用文官。1870年,政府继续颁布改革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晋升依政绩而定。和政务官的任期制不同,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英国文官制度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则通过上述两道法律确定下来,从而标志着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材料一是反映西方文官制度产生过程的三幅图片。
①根据材料一图片所示内容的时间先后顺序,对其进行排序。______________(填字母)
②材料一研究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的三幅图片中,属于一手史料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③图片 B 反映当时美国官员选用出现了什么问题?
(2)文官制度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人事制度的一部分。在长期实践中,西方国家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西方的文官制度有以下基本特征(     )(单选)
①论功晋升   ②制定政策   ③职务常任   ④公开选举   ⑤择优录用
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③
(3)下表是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考试的部分内容的对比,中英两国考试内容的差异反映了(     )(双选)
项目英国文官制度(文书助理级考试)中国科举制(乡试、会试)
考试内容必考:英语、数学、普通知识
任选一门:经济、地理、历史、德文、法文
第一场试(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第二场试《五经》文各一篇;第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
A.一个偏向实用知识,一个偏向传统文化B.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差异
C.中国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到制度阶段D.英国选官制度是科举制的借鉴发展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评价英国近代文官制度。
2023-10-1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横沙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