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时代的旋律歌曲抒发了创作者的情感,也体现了时代的特征。

①1912年公布的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②1937年发表的《卢沟桥歌》: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③1957年发表的《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④1992年创作的《春天的故事》: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1)请将上述四首歌曲与其时代背景相匹配。(填字母)
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
A改革开放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辛亥革命D抗日战争
(2)1912年,中华民国为实现“旧邦新造”采取的举措是(     
A.开展洋务运动B.实行君主立宪
C.颁布《临时约法》D.召开政协会议
(3)下列哪一次会议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国进入“春天”(     
A.第一届全国人大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八大
(4)歌曲表达了作者的心声,四首歌中哪一首歌表达了悲愤的心情和坚定的意志?(     
A.①B.②C.③D.④
(5)模仿示例,在歌曲②-④中任选一首,简述其史料价值。

示例:歌曲①:是研究作者观点和民国初年社会的一手史料,既展现了作者对中华民国未来发展的期望,又反映了民国初年学习欧美、积极进取的社会风貌。

2024-02-2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练习历史试题
2 . 《满江红》

随着电影《满江红》的热播,小明同学对这首词产生了浓厚兴趣,请你和他一起探究。

(1)这首词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宋辽对抗时期B.南宋与金并立时期C.宋夏和议时期D.北宋与金并立时期
(2)“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词中的“胡虏”“匈奴”等民族当指
A.匈奴B.突厥C.契丹D.女真
(3)长期以来,《满江红》被视为岳飞的代表作。简要分析它对研究岳飞有何史料价值?

在进一步研读该词的过程中,小明发现学术界对于《满江红》是否为岳飞所作存在争议,出现了“证伪”和“证实”两派。以下是他收集到的一-些材

证伪派证实派
该词不见于岳珂《金陀粹编》,亦不见于宋元记载题跋,明中叶始出,出处存疑。(附岳珂为岳飞之孙,《金陀粹编》悉其收集整理祖父生平之资料)岳飞词墨未必尽为岳珂所辑,且宋元书在流传过程中存在散佚的问题......未被岳珂收录的作品至少有两首有比较坚实的证据可以证明是岳飞所作,那么对于其他作品的怀疑也应当审慎
岳飞伐金路线方向是东北,而贺兰山在西北,当时属西夏,若以实指其地论,则明显乖背;.....而明朝与鞑靼作战,战场在贺兰山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应当与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参看,贺兰山”“匈奴均是外敌雄关的代称,本不是实指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对岳飞本人生涯总结,似后人追摹语气,不应出自本人之手,且《满江红》与《小重山》风格相差甚远。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正是岳飞一生抗金的真实写照。至于和《小重山》风格不同,那是因为岳飞是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心态下写的,十分正常

——以上材料摘编自近代学者余嘉锡、夏承焘、邓广铭等人著作

(4)归纳“证伪”“证实”两派是从哪些视角对《满江红》词作者展开考辩的?
(5)通过对《满江红》词作者真伪的考辩,对探究历史问题有何启示?
2023-07-26更新 | 4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6月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2
3 . 唐令的流变与复原。令,记载国家的行政制度与规则,是唐宋时期法律的组成部分。唐宋时期制定的令,元明以后大都散失。当代学者在天一阁藏书楼发现了北宋《天圣令》的明抄本。北宋《天圣令》基本上是参照唐开元二十五年《令》修订的。
(1)在日本古籍文献中,保存了仿造唐令制定的《大宝令》等。最有可能将唐令传播到日本的是(单选)
A.波斯商人   B.遣唐使节   C.天竺高僧   D.新罗侨民
(2)《天圣令》中记载的令文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因旧文,以新制参定(根据新的制度,对旧的令文进行修订)”及“右令不行(以上令文不再使用)”。其中的“旧文”“右令”指的是(单选)
A.唐令   B.宋令   C.元令   D.明令
(3)天一阁所藏《天圣令》的形成时间和史料类型,下列选项与之相吻合的是(单选)
A.宋朝文献史料   B.明朝文献史料
C.宋朝图像史料   D.明朝图像史料

《天圣令》发现后,学者致力于将其中的宋代令文复原成相对应的唐代令文。以下是其中一条令文的复原

宋令文:诸州税调庸配贮诸.....送纳讫,并具账申三司。

唐令文:诸州租调庸配贮诸.....送纳论,并具账申省。


(4)与宋令相比,学者复原出的唐令有哪两处不同?任选一处,解释其变化的原因。
(5)学者复原唐令的依据,除唐代行政法典、相关学术研究外,还可以有(双选)
A.出土的唐代官方文书   B.唐代印刷的佛经
C.日本的古代法律文献   D.唐代颁行的药典
(6)以唐令的流变和复原为例,谈谈后世文献在史学研究中的价值。
4 . 霸陵之谜

202112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确认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为汉文帝刘恒之陵墓——霸陵,破解了千年来关于霸陵位置的争议。

(一)汉文帝其人
(1)《汉书·外戚传》中记载,(刘恒)“年八岁立为代王”,建都于晋阳。这反映了汉初地方管理制度为(     
A.刺史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
(2)据史载,汉文帝首创“赐物存问”,赏赐八、九十岁老人帛絮和酒肉等物品,以示尊重与慰问。这体现了国家治理中的(     
A.官员选拔B.社会教化C.户籍管理D.社会保障
(3)汉文帝与继任者在位期间,尊奉黄老无为思想,轻徭薄赋,经济得以恢复,社会稳定,史称(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二)考古霸陵
(4)根据汉代文献,结合元代记载与明清时的祭祀碑,传统观点认为霸陵位于白鹿原“凤凰嘴”。考古工作者采用地波探测法等科技手段,多次对“凤凰嘴”进行考古调查,未发现任何人工修建或开凿的遗迹。这说明(双选)(     
A.官方史料研究价值较低B.考古发展促进史学进步
C.文献、考古需相互印证D.年代久远的历史不可信

2016年,白鹿原“江村大墓”受到盗扰,为确认保存状况,考古工作者对其及附近的窦皇后陵等进行系统的考古调查。

材料一:“江村大墓”出土陶俑。陶俑数量众多,墓中陪葬品相较其他帝王简朴很多,无奢侈物件。

材料二: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史记·孝文本纪》

(5)结合所学,从史料证史的角度,说明材料一、二如何印证汉初的时代特征?
(三)印证霸陵

材料三:“江村大墓”外藏坑出土“中司空印”“中司空丞”“仓印”“器府”等官印。

材料四:呈“亚”字形的“江村大墓”与“窦皇后墓”示意图。

材料五:(“江村大墓”)平面为“亚”字形大墓。“亚”字形在汉代是顶级配置,只有皇帝、皇后才能用。我们扩大勘探范围后,发现一道东西长1200余米,南北宽约863米左右的夯土围墙把江村大墓和汉文帝的窦皇后墓合围在一个大陵园内,两座大墓同处于一陵园内称为“同茔”,一人一墓一坟头称为“异穴”,正好体现出汉代帝后合葬“同茔异穴”的特点。

——摘编自孙晓波《霸陵之谜:“江村大墓”发掘始末》

(6)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总结“江村大墓”被确认为是霸陵的理由。
2023-04-12更新 | 12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6月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3
5 . 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家统有天下,薄海内外,罔不臣服。列圣相承,无间远迩。有贡,即有……计其贡物,时值甚廉,给之太……所贡之物不过数百金之值,而供亿浩繁,何啻数十倍。

——摘自《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十四

材料二   凡大英商民在粵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注:十三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

——《南京条约》(1842年)

今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各关英吉利国出进口货物议定应完税则,分类开列于后:……凡出口货有不能赅载者,即论价值若干,每百两抽银伍两。……凡属进口香料等货,例未赅载者,即按价值若干,每百两抽银拾两。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南京条约》附约)(1843年)


问题
(1)概括材料一中明朝贸易制度的特点。
(2)概括材料二中《南京条约》及其附约的内容,指出其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贸易关系变化的看法。
2021-08-09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19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历史试题
6 . “二世即位”之谜

2016年,湖南益阳兔子山出土了一批秦竹简,其上记载的内容引发了史学界关于“二世即位”是“即位”还是“篡位”的激烈争论。

材料A:前 209 年,始皇帝薨,举国哀悼,朕(即胡亥)奉诏即位。

——改译自兔子山秦简《秦二世元年文告》

材料B:前 212 年,始皇坑儒,皇长子扶苏上谏,始皇怒而放其去上郡监军。前 210 年,始皇病重,召扶苏回京,令未发即病逝。李斯胡亥改诏赐死扶苏,篡位。

——改译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C:按当时的传统,皇太子一般不出京,不担任军中职务,而扶苏出京担任监军,这就 是不立他的意思。《史记》所载篡位一说不尽可信。

——吕思勉《秦汉史》(1944)

(1)以上三个材料,属于传世文献的是______,属于考古发现的实物史料的是______,属于后世学者著述的是______。(填编号)
(2)根据材料,完成下列时间轴。

(3)判断上述材料分别属于“即位说”还是“篡位说”。
材料一:______;材料二:______; 材料三: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二世即位”之谜?请说明理由。
2024-02-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历史试题
7 . 历史记忆。解读史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材料七   一个大约7岁的小男孩尸体上有4处刺刀伤口,其中一处在胃部,伤口有手指那么长。

——【德】拉贝著《拉贝日记》(1937年12月24日)

材料八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之初,联盟成员处于战争最艰苦的阶段,不论在亚洲太平洋战场、欧洲战场还是北非战场,都处于退却和防御的态势。

——王斯德主编《大学世界史》


(1)材料一至材料六中,选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主题有关的材料。
(2)确定一个分类标准,对上述所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主题有关的材料进行分类。按类型可分为文字材料和图像材料。____为文字材料;____为图像材料。按性质可分为直接(或原始)材料和间接(或非原始)材料。____为直接材料;____为间接材料。
(3)就印证日军侵略暴行而言,材料一属于____(     
A.有意史料B.无意史料
2023-09-1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世界史综合练习
8 . 信息与载体2022年春季疫情再起,丰富的电子资源有力地支撑了在线学习,也提醒我们关注人类史上信息载体的变化。
(1)原始先民通过绘制岩画,记录生产生活状况。以下描绘收割场景的岩画反映当时出现了(     
A.畜牧业B.采集渔猎C.商品交换D.原始农业
(2)进入文明社会后,各地出现了形式各异的书写载体。请将下列载体与其诞生地域相匹配。

(3)中国为世界书写材料的改进作出了重大贡献。请将下列文物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_______。(填字母)

(4)下列人物中,改进造纸术使纸张成为主要书写材料的是(     
A.司马迁B.董仲舒C.蔡伦D.班固
(5)造纸术从中国向世界各地传播。依据下图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

①公元2世纪初期,造纸术出现于洛阳。
②造纸术外传的第一站是日本。
③造纸术大致沿着丝绸之路向西传播。
④造纸术在中古时期传到欧洲。
(6)北宋沈括曾写道:“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若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段史料赞扬的是(     
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
(7)计算机和互联网正取代纸张成为信息的主要载体,这是哪次经济变革的结果?(     
A.农业革命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D.信息技术革命
(8)综合以上材料,信息载体的变化反映了人类社会哪些发展趋势?
2024-02-2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练习历史试题
2024高二下·上海·学业考试
9 . 文物说话?

(1)按时间顺序为各文物进行排序。
出现顺序1234
文物C
(2)对研究文物故乡的政治经济制度而言,以上文物中,兼具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双重性质的有(双选)
(3)文物C中的山水风俗画也可以映射两宋时期的(单选)(     
A.重文轻武B.市民文化C.妥协求和
(4)文物D能否对“佛教唐代时已经经由中国传入日本”观点提供支持?(判断式选择)(     
A.能B.不能
(5)根据文物D,结合所学,简要说说中原文明对鲜卑族政权西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为何希腊总理一提及帕特农神庙石雕,英国首相会托故取消双方的会晤?

当地时间(2023年)1128日,希腊政府发言人表示,英国首相苏纳克在原定时间前几小时取消与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的会晤是“前所未有的”。

26日,正在英国访问的希腊总理曾表示,希望英方归还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希腊帕特农神庙大理石雕塑。

——摘编自《新京报》

(7)你如何看待一些著名的博物馆收藏他国国宝级文物的现象?
2024-05-27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6月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3
10 . 制度演变

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演进过程。某高中学生收集了一些相关历史资料,结合课堂所学,第一步绘制了下列示意图。



(1)根据上述制度产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2)有历史文献记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述制度中与记载相符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对应的字母)

第二步整理资料


(3)下列资料中,能作为研究美国早期政治实践的原始史料是________________。(双选)

第三步解读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前代相比,秦朝的政治体制有两大特点:其一,废除封邦建国制,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其二,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由中央任免的流官任期制度。秦代的中央政治机构,延续战国君主集权政制的演变趋势而加以规范整齐。”


(4)请概括该学者对秦朝政治制度的认识(不能原文照抄)。
2022-04-06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9月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