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中国的政治制度

(1)在上面时间轴的序号内填入适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时间轴,概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2 . 经济全球化。

(1)参照时间轴,结合所学,根据提示,请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时间重大事件发源地和中心趋势
15—16世纪A葡萄牙、西班牙萌芽
17世纪B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无序
18世纪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C无序
19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美国启动
1914—1918年D德国无序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美国E
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日本、意大利无序
二战后F体系美国发展
G世界贸易组织美国有序

(2)根据图示和表格,说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3)(多选题)以下哪些国际组织的建立大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023-09-15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世界史综合练习
3 . 制度演变

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演进过程。某高中学生收集了一些相关历史资料,结合课堂所学,第一步绘制了下列示意图。



(1)根据上述制度产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2)有历史文献记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述制度中与记载相符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对应的字母)

第二步整理资料


(3)下列资料中,能作为研究美国早期政治实践的原始史料是________________。(双选)

第三步解读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前代相比,秦朝的政治体制有两大特点:其一,废除封邦建国制,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其二,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由中央任免的流官任期制度。秦代的中央政治机构,延续战国君主集权政制的演变趋势而加以规范整齐。”


(4)请概括该学者对秦朝政治制度的认识(不能原文照抄)。
2022-04-06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9月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2
4 . 现代化

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是人类社会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世界历史发展的转变。17—18世纪,英美法引领世界现代化的潮流;19世纪中后期,德、俄、日顺应这一趋势;与此同时中国也被卷入世界现代化的潮流。


以上述某一类型或某一国家为例,谈谈你对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认识。(要点:观点明确,用史实阐述;不少于300—400字)
2020-10-1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13年高中学业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6 . 第五大发明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因时而异,几经嬗变,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以下《选官用人三字歌》,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将上述图示填写完整。
(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
(3)西方学者称科举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7 . 物质与生活

马克思说:“衣食住行是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人类要生存发展必须首先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对此,某校历史学习社进行了兴趣探究。

活动一:探寻中国饮食流变
(1)根据提示,将下列食物填写在时间轴相应位置中。(填写字母)
A.小麦B.水稻C.玉米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活动二:探看世界民居风貌
(2)观察下列图片,影响民居多样性的原因包括(双选,填涂字母)(     

A.当地自然环境B.经济发展水平
C.政治制度导向D.商品贸易需要

活动三:探查交通方式变迁
(3)将下列图片所代表的陆路交通工具与交通建设相匹配(填涂字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探求服饰变化之因

材料:历代王朝都以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辛亥革命后,中国人的服饰逐渐呈现出争奇斗艳、日新月异的景象。如西洋服装、中山装、时髦的西式摩登妇女装和中国的旗袍交相呼应。一些赶时髦的青年还穿着最流行的化纤材料服装招摇过市。

——勾爱玲《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服饰的演变》

(4)根据上面两段材料,概括影响服饰变化的历史因素。
(5)通过上述的探究活动,谈谈你对人类社会生活与物质生产关系的认识。
2024-03-18更新 | 2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6月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3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历史事实是既定的,但是看待历史的角度则可以是变化和多样的。

视角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

视角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1)按照视角一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事件做出较高的评价?(举两例)
(2)按照视角二,从背景、内容、影响三个方面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
2023-06-21更新 | 116次组卷 | 6卷引用:上海市2012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9 . 唐令的流变与复原。令,记载国家的行政制度与规则,是唐宋时期法律的组成部分。唐宋时期制定的令,元明以后大都散失。当代学者在天一阁藏书楼发现了北宋《天圣令》的明抄本。北宋《天圣令》基本上是参照唐开元二十五年《令》修订的。
(1)在日本古籍文献中,保存了仿造唐令制定的《大宝令》等。最有可能将唐令传播到日本的是(单选)
A.波斯商人   B.遣唐使节   C.天竺高僧   D.新罗侨民
(2)《天圣令》中记载的令文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因旧文,以新制参定(根据新的制度,对旧的令文进行修订)”及“右令不行(以上令文不再使用)”。其中的“旧文”“右令”指的是(单选)
A.唐令   B.宋令   C.元令   D.明令
(3)天一阁所藏《天圣令》的形成时间和史料类型,下列选项与之相吻合的是(单选)
A.宋朝文献史料   B.明朝文献史料
C.宋朝图像史料   D.明朝图像史料

《天圣令》发现后,学者致力于将其中的宋代令文复原成相对应的唐代令文。以下是其中一条令文的复原

宋令文:诸州税调庸配贮诸.....送纳讫,并具账申三司。

唐令文:诸州租调庸配贮诸.....送纳论,并具账申省。


(4)与宋令相比,学者复原出的唐令有哪两处不同?任选一处,解释其变化的原因。
(5)学者复原唐令的依据,除唐代行政法典、相关学术研究外,还可以有(双选)
A.出土的唐代官方文书   B.唐代印刷的佛经
C.日本的古代法律文献   D.唐代颁行的药典
(6)以唐令的流变和复原为例,谈谈后世文献在史学研究中的价值。
10 . 外国人在通商口岸。

西潮涌来前后,外国人在华地位大相径庭,这充分反映于他们在通商口岸的境遇之中。

材料一   在广州,外国人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十三行,买卖结束必须要到澳门去过冬。在广州期间,外国人不能随便出游,“夷妇”也不许进城。外国人不得买中国书、学中文。传教士马礼逊的中文教师为他授课时,一定携带一只鞋子和一瓶毒药。鞋子表示他是做买卖的,不是去教书的,毒药是预备万一官府查出,可以自尽。

材料二   各主要通商口岸在外观和制度上都非常相似。每个通商口岸都以租界为中心。这些租界设立在人烟稠密的中国城市旁边,那里高耸着领事馆的白旗杆,友俱乐部、跑马厅和教堂。租界由各国领事管理,并受到停泊在江上或海边的粗短炮艇的保护。中国买办在外国大班的领导下办事。


(1)材料一所描述的现象存在于什么时期?外国人受到怎样的待遇?
(2)材料二所描述的现象存在与什么时期?外国人在通商口岸享有哪些特权?
(3)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试分析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境遇变化的原因。
(4)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外国人在中国境遇变化,对中国带来的影响。
2022-09-03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9月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