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B.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
C.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D.奴隶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基础
2024-04-29更新 | 153次组卷 | 117卷引用: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历史分项(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2 . 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北宋后期北方地区人口占全国比重不足1/3,20万户以上的州府有11处;南方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超过2/3,20万户以上的州府有44处。这一现象说明(     
A.南方部分集镇吸引大量人口B.北方逐渐丧失政治中心地位
C.南强北弱的经济格局在形成D.稻麦复种制在南方相当普及
2023-08-29更新 | 284次组卷 | 7卷引用:选必二第10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如表中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挖掘出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门齿化石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
B《周易》中记载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西周出现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
C良渚遗址中发现了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D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世界上已知年代最早的文字
A.AB.BC.CD.D
2023-10-13更新 | 210次组卷 | 33卷引用: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如图为一种古代文字中“吃”“大麦”的书写形式,与这种文字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曾在古代西亚地区流行             ②主要以莎草纸为书写材料
③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④儒略历使用该种文字记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8-28更新 | 178次组卷 | 4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三第3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史料记载,在一次战斗中,斯巴达公民死伤惨重。当此消息传回斯巴达时,有家人在该战斗中不幸牺牲的公民,其在大众面前不但不允许流泪,而且要庆幸至少还有其他的公民没有丧失生命;而如果自己的家人平安归来,则要恸哭不止,因为别人失去了亲人。这反映出古代斯巴达(       
A.不重视维护公民的生存权利B.摆脱了纲常伦理观念的影响
C.城邦至上理念影响个人行为D.城邦政治决策服从民众意志
2023-06-21更新 | 335次组卷 | 10卷引用:纲要下第1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吉尔伽美什》记载:“啤酒,麦芽酒,香油和葡葡酒:我给我的工人们喝的酒,如一条流淌的河!”

史料二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那些为凡人打开寺庙酒窖的女祭司,要被处以火刑。”

史料三   科学家对高加索地区出土的一个约公元前6000~5800年的土陶罐进行了化学分析,发现其吸收的有机化合物和葡萄酒的有机酸组成惊人的一致。

材料二   公元前3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埃及。

公元前2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传入希腊、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1000年前后,葡萄酒逐步传播到地中海西岸。

公元前2世纪,葡萄酒传入中国。

中世纪的欧洲,葡萄酒的主要消费者是高级教士、贵族及城市富裕阶层。近代以后,消费群体逐步扩大到社会各阶层。

15~16世纪,西班牙人持葡萄酒带到拉丁美洲。

18~19世纪,英国人将葡萄酒带入澳大利亚、新西兰。

19世纪中期,美国葡葡种植业和酿造业快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由法国制定的原产地命名葡萄酒法规在欧盟广泛推行。

21世纪以来,中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成为世界上生产和消费葡萄酒的主要国家。

——以上材料改编自[法]迪迪埃·努里松《杯酒人生:葡萄酒的历史》等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葡萄酒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葡萄酒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6-21更新 | 3745次组卷 | 19卷引用:第37讲近代西方的商业贸易、城市化进程(练习)-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7 . 据记载,汉成帝把刘向《列女传》中的人物画在墙壁上,并以这些节女为鉴戒教育的典范,在此影响下,“郡县乡里闻风景从”。这说明(     
A.女性社会地位提高B.地方教育体系基本确立
C.国家主流意识开始D.儒家伦理观念得到强化
2023-06-19更新 | 226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1讲中国古代的法治教化、商业贸易及货币与赋税制度(讲义)-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记载,面对疾病和瘟疫,清朝前期除了采取一般性的安置病人、施医舍药、隔离防控等措施外,一些官员和朝廷大臣还会通过刊刻文书的方式,来帮助更多民众隔离、预防或治疗疾病。这反映出清朝前期(     
A.中医治疗瘟疫的技术已比较成熟B.政府重视医疗卫生与疫病防治
C.地方官员在防疫中发挥主导作用D.医学进步能有效控制疫病传播
9 . 1861年,清廷一年的关税总收入为白银496万两,只占当年财政总收入的9%。1894年,清廷的关税岁入竟达2290万两白银,占当年财政总收入的四分之一。《清朝续文献通考》也曾记载,“近来岁入之项,转以厘金、洋税(海关税)为大宗”。这客观上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     
A.对外贸易入超发生逆转B.卷入世界市场程度加深
C.民族资本企业发展迅速D.关税主权收回进程加快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时期对文书传发、保管的各个环节都有严密的法令规定。官署都有专门吏员收发登录文书,并按法令规定对文书建立副本存档、待查,像“兰台令第卅三”就是收发簿上的编号。秦之“书府”、汉之“石渠阁”都是重要的档案馆。这些档案传承着历朝的典章制度和政治经验,《论衡·别通》记载:“萧何(西汉丞相)入秦,收拾文书。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古罗马时期,罗马法规定只有具有法人地位的个人和机构才有权力建立档案馆。当时由专门的司书和档案员负责整理保管,对档案分类登记、编订册号、张号和目录。很多档案被收录进入城市法典之中,官员经常利用档案审理案件,或者利用国家收支账目档案处理财政问题。档案工作者被誉为“城市的卫士”。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及《中国大百科全书》等

材料二 《北京条约》签订之后,咸丰帝仍拒绝英法公使向其进递国书(国家间往来或共同议定的文书;在近代也指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署名的递交给所驻国元首的文书),其谕旨曰:“此次夷务步步不得手,至令夷酋面见朕弟,已属不成事体。若复任其肆行无忌,我大清尚有人耶!"

1901年,《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中规定: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1902年,光绪皇帝按规定程序接受了各国使节递交的国书。

材料三 美国总统发表国情咨文的传统可追溯到1790年。那一年华盛顿按宪法要求发表了当时被称作“年度咨文”的报告。宪法第二条第三节规定,总统"应不时向国会报告国情,并将他认为必要和适宜的议案提交国会审议”。华盛顿及其继任约翰·亚当斯是按照独立前在英国国王统治时期的方式,通过盛大隆重的礼仪亲自发表国情咨文演说。但是,第三任总统杰斐逊感到这种过分的排场与新生的民主共和国极不相称。他讥讽地称这种做法为“御座上的演说”,并以呈送书面咨文的形式取代亲自演说。

——《美国总统发表国情咨文的历史由来》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与古罗马在文书档案管理上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王朝外交出现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国情咨文制度的发展如何体现了民主精神。
2023-05-30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32讲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练习)-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