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超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开始注入新的内容,有了新的方向”。以下史实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A.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B.卡斯特罗领导古巴成立社会主义国家
C.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发动了民族大起义D.印度国大党支持“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022-04-30更新 | 1154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下)【北京专用】
2 . 19世纪中后期,大批华工被贩卖至澳大利亚墨尔本开采金矿,金矿开采完毕后,由于遭受歧视,很多穷苦的华工只能蜗居在唐人街里,以种菜、做家具、做厨师等方式来谋生,那些巧夺天工的中式家具以及中式餐馆里的可口饭菜,成功地吸引了外国人的眼球。这些华工
①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②提升了中国的国际政治地位
③融入了当地的主流文化   ④保留和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04-30更新 | 1143次组卷 | 21卷引用: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北京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亚历山大城始建于公元前332年,是按其奠基人亚历山大大帝命名的,作为当时马其顿帝国埃及行省的总督所在地。之后,亚历山大城成为托勒密埃及王国的首都,并很快就成为古希腊文化中影响较大的城市。由此可以推测出
①希腊文化中心东移 ②战争客观上造成不同文化碰撞与交锋
③埃及文化深受西亚文化的影响 ④北非文化被希腊文化所取代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2022-04-30更新 | 628次组卷 | 8卷引用: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下)【北京专用】
4 . 匠人营国

材料一 《周礼·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知年代最早、最为系统的城市规划理论文献,其成书年代大致为春秋战国时期。关于王城布局,该文献提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材料二 周公是兴周灭商﹑辅佐成王和创立周代礼乐制度的元老重臣,其封国为鲁。根据考古发现,周代鲁城布局如下表。

形态特征考古实测资料
长宽东西约9里,南北约7
城门已发现南面2门,东、北、西各3
道路东西、南北向各有五条干道
核心功能布局宫庙居中,面朝后市,居民区居东,墓地居西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文献记载的王城布局与考古发现周代鲁城布局的差异,并结合所学推测原因。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述周代鲁城考古发现的价值。
2022-04-30更新 | 408次组卷 | 5卷引用: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北京专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中国近现代的出国考察潮

材料一   1978年出国考察潮

时间代表团团长出访目的地
19783月—4李一氓南斯拉夫、罗马尼亚
19783月—4林乎如日本
19785月—6谷牧西欧五国(法国、瑞士、比利时、丹麦、西德)
19781月—19792邓小平缅甸、尼泊尔、朝鲜、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美国

材料二   19781022日,邓小平出访日本,旋访新加坡,邓小平对新加坡的经济制度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他在第二年的一次演讲中说:我到新加坡去考察他们怎么利用外资。新加坡从外国人所设的工厂中获益。第一,外国企业根据净利所交的35%税额归国家所有;第二,劳动收入都归工人;第三,外国投资带动了服务业。这些都是国家的收入。他在1978年所看到的新加坡,为中国人要争取的最基本的成就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在年底的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突然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让一部分城市先富起来。”他当时一口气列举了十来个城市,第一个就是深圳。19793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1978年出国考察潮发生的时代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就1978年出国考察潮引发的社会巨变谈谈你的认识。
2022-04-30更新 | 281次组卷 | 9卷引用: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上)【北京专用】
6 . 中国考古学以1921年仰韶文化遗址的发掘为开端,历经百年,为了解中国境内人类起源和史前文明提供了新材料和新途径。关于近百年来中国考古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北京人的发现印证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
②大汶口文化遗址墓葬的差别说明有了贫富差距
③山西陶寺遗址中的宫殿建筑说明有了公共权力
④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为研究商朝提供了重要证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4-30更新 | 704次组卷 | 11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上)【北京专用】
7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拜占庭帝国对东斯拉夫人来说,就如同罗马帝国对日耳曼人所起的作用一样。”它主要说明
A.沙皇俄国的崛起削弱了拜占庭帝国统治
B.俄罗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
C.斯拉夫字母是对希腊字母的继承和改造
D.沙俄文化深受拜占庭帝国文化的影响
2022-04-30更新 | 602次组卷 | 19卷引用: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下)【北京专用】
8 . 1814年10月1日,欧洲各国君主沉浸在战胜拿破仑的喜悦中,纷纷派出代表,齐聚维也纳,召开了由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主持的国际会议,整个会议期间,除讨论《最后总决议案》外,从未正式召开过大会,一切重大问题都是由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英国首相卡斯莱尔、奥地利首相梅特涅和普鲁士首相哈登堡在幕后决定,许多决定是在梅特涅书房里“成交的”,被称为“梅特涅书房里的交易”。由此可见该会议
A.由大国来协调争端B.带来了欧洲的和平
C.开创国际会议先例D.确立近代外交制度
2022-04-30更新 | 1128次组卷 | 14卷引用: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北京专用】
9 . 17世纪中西方

材料一   徐光启(15621633年),多次参加乡试落第,最终通过科举成为政府官员。他与利玛窦交好学习西洋的天文、历法、数学;火器等知识,并翻译了西方数学著作《几何原本》。徐光启出身贫寒,从小参加农业劳动,立志改革农业。他在上海试种由美洲引进的甘薯解决饥荒问题,并著有《农政全书》。他还结合我国原有的水利工具和西方水利知识翻译整理《泰西水法》,是西法中用、中西自然科学结合的典范。徐光启晚年致力于修订历法工作,重视引用西方先进科学测量方法进行实测。但因为守旧派百般刁难,这部历书在当时并未能颁布使用。

——摘编自金开诚《中西会通——徐光启》

材料二   伽利略·伽利略(15641642年),出生于意大利的比萨,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也是为维护真理而与唯心论和教会经院哲学作斗争的战士。他主张用具体的实验来认识自然规律,认为实验是理论知识的源泉,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例如,他利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一些重要的力学定律、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取得大量科学成果、为证实和传播哥白尼的日心说作出贡献等。伽利略扩大、加深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为此,晚年受到教会迫害,并被终身监禁。

——摘编自冯志远《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阐释17世纪徐光启和伽利略经历所折射出的中西方时代特征。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4-30更新 | 574次组卷 | 5卷引用: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下)【北京专用】
10 . 棉花和棉纺织业

材料一   元明以前中国的主要衣用植物是丝、麻、葛类,明代(大学衍义朴)记载:“汉唐之世,远夷虽以木棉入贡、中国未有其种……宋元之间,始传其种入中国。”北宋时期,福建、广东一带棉花种植已十分发达,北宋《文昌杂录》称“闽岭以南多种木棉,土人竞植之”。南宋传到江浙一带,元代的江西、江浙等行省都有种植。到了明代棉花已经在北方黄河流域大量种植,徐光启《农政全书》称,棉花“宋末始入江南,今则遍及江北与中州(今河南一带)矣”。

——摘编自蓝勇《中国历史地理》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的输入破坏了中国家庭手工业,尤以棉纺织手工业最为典型。当英国的棉纺织业进入到机器生产阶段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竞争力便相形见绌。因为洋纱便宜,许多农民购买洋纱代替土纱进行手工织布。1894年,闽粤地区的手纺业“已有如风流云散”,“觅一纺纱器具而不可得”。洋布在中国的销量也越来越多,缓慢地克服了小生产者的顽强抵抗。洋纱洋布已经逐渐由沿海向边远腹地扩散。19世纪60年代,洋纱在中国土布生产中的使用率只占0.56%,90年代上升到18.94%。洋布在中国年用布总量中的比重,也从60年代的3.2%上升到90年代的13.39%。

——摘编自赵津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棉花引种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并评价晚清时期中国传统棉纺织业的变化。
2022-04-29更新 | 283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上)【北京专用】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