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阿拉伯帝国时期,麦阿里的散文《宽恕书》与但丁的《神曲》结构类似,都是以天堂、地狱为背景。同时期的阿拉伯哲学著作中也有关于先知夜间旅行和登霄的说法,与《神曲》的叙事方式相似。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A.基督教的东传路线B.文艺复兴运动的渊源
C.阿拉伯帝国的疆域D.亚欧文化的交流互动
2 . 背景
(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发展,人们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
(2)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束缚。
2022-04-05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纲要下)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课前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儒家教育倡导学生游学,“以广其闻见”。至清末,很多新式学堂注重以日本为师”,同时糅合德、法、英、美的教育理念,在学生心智、体育教育方而进行制度化设计,其中“远足会”是比较通行的活动。

1907年9月,湖州的各个中小学堂组织了一次“远足会”,各数员分队督率自己学校的学生,“且步且歌,声容步伐,颜见整齐”。同年,山阴县学堂举行“远足会”,“与地理、历史、物理上有关系者,无不留心考察”。学生们在“远足会”之后,还要写“远足记”。有学生写道:“经过烽火墩,登其,觉空气清新,百倍于寻常”;还有学生在远足上海法租界后写道:“上海乃吾国之土地……租界之权,皆为外人所管辖,反客为主。名为租界,实与割地无异”。

——摘编自李成晴:《远足:清末新式学堂的师生“从游”》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远足会”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远足会”的作用。
2022-10-27更新 | 3089次组卷 | 20卷引用:第18课辛亥革命(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4 . 国家的宏观调控
(1)背景
________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________的资本主义的弊病;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
________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2)特点:以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以强化________为核心的调整,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

(3)主要措施
加大政府在________________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制订______________,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________________
【注意】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是指导性的;是对于市场经济的补充。而苏联的经济计划是指令性的、强制的,完全排斥市场经济。
(4)评价: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功,经济增长一度较快。
(5)调整: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________”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各国再次实行调整,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6)国际举措: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建立________、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
2022-06-2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课前案)
5 .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1)背景:
①一战削弱了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势力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③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④一战后英国在印度的两面性策略,激起印度社会反英情绪高涨
⑤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2)特点:非暴力不合作——采取和平与合法的手段,取得民族自治独立。
(3)阶段:
①第一阶段(1920—1922):________惨案发生后,甘地号召印度人民通过放弃________授予的爵位、封号和名誉职位,________________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恢复________和不买英国布以及抗税等手段,与英印当局斗争。甘地还亲自纺纱,他的白衣帽一时成为民族服装。

②第二阶段(1930—1934):甘地向英印当局提出降低地税、废除________、取消盐税、实行关税保护、释放政治犯等要求。遭到拒绝后,甘地进行“________”,迫使当局答应了部分要求。

③第三阶段(1940—1942):甘地发动了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________”行动,英印当局逮捕了________和国大党的重要领导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陷入低谷
(4)评价:积极作用:
①增强了广大民众投身民族解放运动的信心和决心,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
②国大党提供了斗争武器,使国大党转化为具有群众基础的政党
③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推动印度民族独立的进程
④创立了一条反抗殖民统治的独特道路,甘地所创立的非暴力斗争理论,是印度人民伟大的精神财富,也成为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极作用
①常以违背“非暴力”的原则为由停止运动,挫伤群众斗争的积极性
②“非暴力”原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群众运动的发展,丧失革命时机,延长革命过程
③某些政策措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工业文明的发展和传播,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2022-05-2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课前案)
6 .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东欧剧变
(1)背景
①东欧各国的改革没有突破________的束缚,经济陷入困境,政局剧烈动荡
②苏联鼓励东欧改革
③西方“________”战略的影响
(2)含义:东欧执政的共产党或工人党领导人迷失改革的________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________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1989—1992年,东欧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
(3)表现
①波兰、匈牙利、________和阿尔巴尼亚的变化相对平稳。

________发生了流血冲突。
________并入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实现统一。

④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
________经过激烈内战,最终解体。
2022-06-0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前案)
7 . 据《粤海关志》载,19世纪60年代以前,广东省内的蔗糖大部分汇聚于广州出口或转往内地。之后,粤东的糖不再经广州而是汇集于汕头出口外国或内地,汕头成为与广州并存的两大糖业销售中心。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广州丧失外贸中心地位B.东南沿海民族工业的兴起
C.西方对蔗糖的需求增长D.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8 .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1)条件
直接背景:20世纪________的重大突破,如_________________的提出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引向了________领域;

理论支持:系统论、________、控制论的问世;
两次世界大战也促进了科技发展。
(2)兴起:20世纪40年代中期。
(3)主要内容:原子能的开发利用、________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________技术的突破。

(4)意义:这次科技革命使社会发展进入________,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022-06-0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课前案)
9 .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背景:法西斯主义以极端________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________,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________,争霸世界。面对________年的经济大危机,法西斯国家通过________寻找出路。
(2)过程
①在亚洲,世界________重创日本经济,日本法西斯分子认为,摆脱危机的出路是________,声称“________是日本的生命线”,妄图把中国东北变成日本独占的海外市场和殖民地,进而征服________,最终征服________。1931年,日本军队发动________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6年,日本建立________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

②在欧洲,经济大危机使德国社会各阶层普遍对________失去信任,法西斯势力迅速发展。1933年,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建立________独裁统治,积极扩军备战。1935年,意大利入侵________。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________国。至此,在亚洲和欧洲形成了两个________。1938年,德国吞并________,并对________提出领土要求。英法实行________政策,与德意签订《________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________国,更加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2022-06-0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前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明初,朱元璋规定:“内庭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但是明朝中后期,宦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甚至协助皇帝“批红”。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君主专制逐渐衰落B.朱元璋失去影响力
C.宦官专权操弄朝纲D.皇权独揽亲政懈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