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9 道试题
1 . 烟草传入欧洲后,烟草消费出现大众化的趋势。作为一种日常消费品很容易买到,“就连马夫到酒馆来买酒时,也一定会带着烟斗,因为烟草现在像酒和啤酒一样,是一种酒馆、客栈等场所都可以买到的畅销商品。据估计,大约有七千多个店铺靠烟草交易为生。”上述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美洲生活方式的影响B.世界殖民贸易的发展
C.欧洲独特文化的浸染D.自由主义政策的推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20世纪30年代前后,苏联政府开办外宾商店。苏联公民可以使用沙俄金币、金戒指、金勋章、金表等贵重物品购买该商店的商品,政府则把交易得来的金属制品拆解、鼓碎、碾磨、融化,最终同沙俄金币一起流向国际市场。苏联这一做法意在(     
A.改变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B.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
C.为国家工业化建设筹措资金D.与美国争夺世界霸主的地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罗马法复兴运动,通常指12~16世纪欧洲各国兴起的罗马法研究风潮,对近代欧洲影响深远。意大利凭借优越的经济与地理条件,成为罗马法复兴的绝佳之地。在该运动中,人文主义法学派应运而生。他们回溯历史,如洛伦佐·伐拉追溯法律制度、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他们要求回到原始的罗马法文献,主张恢复经典文本的原貌,通过考察原作探讨罗马法对当时社会的用途。人文主义法学派承认地方习俗,具有民族意识,这促使当时社会进行习惯法的研究,例如法学家杜莫林编纂了《巴黎习惯法》。该学派还认为,法律可以成为一门科学,并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他们引进了当时所能掌握的哲学、文学、考古学、历史学等各种科学方法,为法律成为一门科学奠定了基础。在人文主义法学家的努力下,之前长期沿用的《学说汇纂》这种相对松散、碎片化的模式逐渐体系化,法律的研究形成了一种相互关联的综合性体系。

——摘编自何勤华、祝檀吉《罗马法复兴与欧洲法律教育的近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意大利成为罗马法复兴绝佳之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文主义法学派的特点。
2024-04-23更新 | 13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4月自拟模拟(9)历史试题
4 . 唐高祖武德七年颁布《均田法》和《租庸调法》,规定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应受田的亩数及受田农民承担的赋税徭役;私卖口分田或侵夺公私田,均予以一定刑罚。以上举措旨在(       
A.通过立法维护小农经济B.严格限制土地私有化
C.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加强户籍的编制管理
5 . 1899年,来自欧、亚、美的26个国家召开了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签订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强调“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尽量避免诉诸武力”的原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个国际议定书范本。这一公约(     
A.实践了“门户开放”的原则B.有利于国际法的有序发展
C.推动了“凡—华”体系的形成D.遏制了大规模战争的出现
6 . 在总结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时,魏源说:“其耳食者,争咎于勒敌缴烟;其深悉详情者,则知其不由缴烟,而由于闭市。”由此可知,魏源(     
A.开始关注世界形势的变化B.批评了林则徐的禁烟政策
C.积极倡导在中国兴办实业D.主张扩大与外国的交往
2024-04-11更新 | 15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4月自拟模拟(9)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清代初年,一些学者自觉不自觉地由中学西学相通相合的看法,转向“西学中源”说,即认为西学出于中国,中国文化是西方文化之源。“西学中源”说(     
A.反映了学术思想上的天朝上国观念B.体现了中国传统科技的发达和进步
C.开启了古代中国思想近代化的潮流D.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进程
2024-04-09更新 | 719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4月自拟模拟(9)历史试题
8 . 18世纪20年代的一天,伏尔泰踏上英国国土,他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个热情洋溢之邦。游历期间,他在写给友人的信中称赞英国是“一个喜爱自由、知识渊博、富于机智……一个哲学家的王国”。下列项中,可以成为当时这一称赞佐证的是(     
A.文官制度建立,政府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B.“大学区”制度建立,确立国民教育制度
C.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民主制进一步发展
D.哲学家康德主张理性、民主、自由、平等
2024-04-08更新 | 369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4月自拟模拟(9)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种类繁多的援助(包括世界银行的发展援助),但大量的援助款项用于援助国派出的援助人员的高额薪金和各种津贴,以及被迫高价采购援助国商品和技术。这些援助成了“吊在发展中国家脖子上的磨盘石”。该观点(     
A.彻底否定了西方经济援助B.意在反对发达国家的经济控制
C.揭露了世界银行虚伪本质D.全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困境
2024-04-08更新 | 368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4月自拟模拟(9)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张骞凿空西域后,西域文明就沿着“丝绸之路”这条国际通道源源传入中原。在短短几十年中,由西域传入中原的,不仅有芝麻,胡麻、无花果、安石榴、绿豆、黄瓜、大葱、胡萝卜、大蒜、番红花、胡荽、酒林藤、玻璃,海西布(呢绒)、宝石、药剂和罗马胶等物产,而且还有音乐、舞蹈、杂技等艺术以及后来传入的佛教等产生于异域的文化。中国文明的传播更加遥远,政府的使者曾达到安息(伊朗)、犁轩(古罗马国)、身毒、奄蔡(今里海东北)、条支(今波斯湾西北),穷临波斯湾。而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影响则远远超过这个范围。许多来自异域的艺术形式不约而同地传入中国,融进中华文化之中。

——摘编自张小峰《两汉时期中西文化交融的盛况》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十三行通商体制结束,五口通商,买办兴起,外国商人在广州投资开设洋商行,在不同程度上控制了广州的外贸。在这一时期,广州外贸出入口商品品种不再受禁令限制,广州港进口商品分为洋货进口和国内其他口岸进口的商品,进口商品有鸦片、洋布、洋棉等机器生产品,出口商品主要是农副产品原料和手工业产品。近代以来,广州贸易额仍在缓慢增长,但已经被上海反超,其占全国贸易额比重逐年减少。

——摘编自李庆新《广州“交易会”及其制度改革》等

材料三   2008年以来,全球化遇到重大挑战,许多国家主张反对自由贸易、反对经济全球化、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2013年中国开始倡议的“一带一路”,是为推动世界复苏、优化全球经济治理、重建世界交往理性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目前已有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建设已成为当今世界全新合作模式。

——摘编自陈曙光《“一带一路”:中国与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并分析汉武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出现盛况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后广州对外贸易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提出和实施“一带一路”设想可行性的条件,并简析“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国际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