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42 道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中叶,欧洲机械钟表通过商贸途径传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机械钟表在明清时代主要局限于天学领域,清代钦天监则已多用机械钟表计时;装饰功能的“玩具”或许是清代机械钟表最常见的社会身份。明清钟表那些精致、复杂的自动显时功能是会让人心旷神怡、兴趣盎然的。礼品则是明清时期钟表另一个重要的社会功用,无论是在国际外交场合,还是君臣间的贡献、赏赐,乃至亲友间的馈赠,机械钟表都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晚清时代,伴随着西洋钟表的大量流入,西方的 hms(时、分、秒)制在中国进一步流传开来,到了19世纪后半叶,钟表在社会中层已达到了一定的普及率。

——摘编自任杰《中国近代时间计量探索》

材料二   我国早期国产表设计均仿自外国表,以瑞士表为主。1966年,天津手表厂设计研发出我国第一只摆脱仿制机芯手表——“东风牌”手表。这一时期民用表设计的装饰题材多取自体现爱国爱党,反映人民当家作主以及向往新生活的内容,阳刚、健康、粗犷的工人、农民、战士形象主导了这一时期社会主流审美。至七十年代民用表的用户群开始迅速扩大,民用表已然成为大众化的日用工业品四大件之一。在短缺经济和计划体制的背景下,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如何延长使用寿命,以充实市场上民用表的数量供应,及降低用户民用表更新频率,成为该时期的民用表功能设计需要突破的首要问题。民用表初创期的积累为我国民族制表业在下一阶段的成功调整转型突破打下了坚实基础。

——摘编自黄舟子《建国以来国产民用表的设计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机械钟表从晚明到近代不断涌入中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国产民用表在初创时期的设计特点,并简析国家大力发展民用表的时代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考古发现,二里头遗址的宫城区位于城市正中心,宫城区四周是长方形的围垣,围垣外侧是四条贯穿遗址南北的笔直大道,大道上还有行驶双轮车的证据。城内有作坊区,有粮仓或与祭祀活动有关的场所。各功能区之间以围垣和道路分隔,这类似后世城市“里坊”格局。材料可用于表明当时(     
A.城市规划基本定型B.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C.国家管理卓有成效D.王权神权有机结合
2024-01-15更新 | 372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29年6月,在美国的支持下,赔偿委员会通过一项新的关于德国赔款的计划,其中规定:德国赔款可分为“不得延期”的赔款和“如有困难可以延期”的赔款两种;德国享有充分的财政自治权;1930年以前协约国从莱茵地区撤军等。这些规定(     
A.说明美国实现了对欧洲的控制B.有利于德国国际地位的恢复
C.旨在降低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D.体现出美国对法西斯的绥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长期任职于中国海关的美国人马士说:“中国的地位历经1842、1858、1860、1885、1895 年已经逐步地降低到这样的一个地步,以致到目前1901年,仅仅保存下一个主权国的寥寥几个属性”。这表明当时(     
A.中国完全陷入殖民地深渊B.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
C.西方关注中国近代化进程D.列强侵华方式发生根本改变
6 .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激发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活力和空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国家191319501950196019601970
法国0.75.05.8
英国1.72.82.7
美国2.93.24.0
德国1.37.74.8

材料二

法国经济计划的主要方面规定国家中期的总体发展战略和目标
规定宏观经济总量增长指标
确定优先发展部门,对重点地区实行动态中的倾斜发展

——高德步、王钰著《世界经济史》

年份国家成果
1945美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1946美国电子计算机诞生
1957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1969美国“阿波罗1号”登月成功
1972美国重组DNA生物基因工程成功

材料三



(1)分析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
(2)若进一步研究影响“资本主义发展活力和空间”的因素,你认为还需要提供哪些角度的材料?举一例并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看法。
2024-01-11更新 | 141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漫画《“良民”塑像》


注:《“良民”塑像》是画家丁聪在昆明惨案(1945年12月1日)的发生只有两周后,为上海《周报》第25期《昆明血案实录》制作的封面漫画。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良民’塑像》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皇清职贡图》是乾隆年间皇帝命沿边总督、巡抚将所辖境内不同民族的衣冠状貌,绘其图像,集结而成的古代大型民族志图册。图册绘图三百种,以男女别幅,共计六百数,并有文字题记,简要说明其分布地区、历史沿革、服饰饮食、社会生产及向清政府贡赋数额。这反映了清代(     
A.边疆治理有较大提升B.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
C.开放包容的帝国形象D.“中华天下观”的最终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明代江南每年举行蚕神祭祀活动。如清明节当天,湖州含山镇以蚕神祭祀为主体的庙会活动中,乡村供奉的各个菩萨都会被蚕农抬到蚕神庙进行参拜,称“扛菩萨”。该现象表明(     
A.政府依靠市镇强化乡村治理B.市镇经济辐射能力增强
C.蚕桑成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D.庙会成为基层自治组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世纪,西方列强相互争夺衰落的奥斯曼帝国及其属国的领土和权益引起的一系列国际问题,被称为“东方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50年代初提出,每当欧洲革命风暴暂时平息的时候,就会产生永远解决不了的“东方问题”。这说明(     
A.亚非拉地区的衰落诱使西方殖民侵略B.“东方问题”根源于西方列强间的矛盾
C.西方内部革命对殖民侵略有制约作用D.西方列强间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无法解决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