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959 道试题
1 . 如表所示为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咨询机构的相关情况。这最能体现(     
名称成立时间及地点职责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1948年成立于日内瓦是《世界遗产公约》在自然遗产事务方面的特别合作伙伴,旨在促进和鼓励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永久利用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1959年成立于罗马通过培训、信息、调查研究、技术合作及舆论宣传等方式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针对遗产地的具体问题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供技术性建议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1965年成立于华沙借助于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为保护建筑物、古镇、文化景观、考古遗址等各类型的文化遗产完善标准,改进技术
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1978年成立于斯德哥尔摩通过对记录和保护产业遗产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讨论、信息交流,推动产业遗产保护的国家合作
A.国际社会对人类共同财富的责任担当
B.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原则的初步形成
C.科技进步是保护文化遗产的主要手段
D.世界各国探究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
昨日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2 . 古代西亚地区的楔形文字主要书写在黏土制成的泥板上,书写工具通常是用芦苇制成的,有时也用木材、骨棒或者其他材料。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古代西亚地区(     
A.地理环境影响文化形态B.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C.楔形文字使用时间短暂D.文化传承面临挑战
昨日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随着西方传教士的到来,中西文化开始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接触和碰撞。在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的呼唤下,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兴起,推动了中西文明对话的渠道打开。西方传教士带来的部分西方近代科技使不少思想趋新的士大夫产生了浓厚兴趣,如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他们出于对新事物探求的热忱,渴望从外来文化中得到启发。明末清初西学的输入,还往往为最高统治者的个人兴趣所左右,某种程度上满足了皇帝的需要。

——摘编自骆利红《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论述》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随着教会学校、洋务学堂等新式学校的设立,人们的知识结构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新式学校除了传统的中学课程外,还开设许多近代西学教育课程,如化学、电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哲学、外语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西学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西学课程在整个教育课程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除了西学课程外,影响人们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的还有各类报刊和各种新式书籍。据统计,从鸦片战争结束到19世纪90年代,中国先后创办了中外文报刊250种左右,其中西人创办的有200多种,大约占同时期中国报刊总数的80%以上。当时,许多报刊都经常刊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这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郑大华《西学东渐:晚清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桥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产生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明末清初相比,晚清“西学东渐”出现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新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4 . 战国时期的墨子站在平民阶层的立场上,提出了“兼爱”“非攻”的主张,但其思想并没有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认可,其影响力日渐衰微,走向边缘。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墨家思想(     
A.局限于诸侯争霸的需要B.缺乏社会下层民众的支持
C.未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D.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昨日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5 . 18世纪,中国茶传入英国时,一直伴随着关于饮茶合适与否的争论。18世纪晚期,英国有人在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饮茶,同时搭配以面包、蛋糕等食品,这一做法在19世纪进一步得到丰富,并最终定型为举世闻名的英国下午茶,成为日常生活中和社交必不可少的内容。这反映了(     
A.地域差异影响文化形态B.中国茶文化推广的艰难
C.不同文化交融的渐进性D.英国文化的包容性较弱
6 . 有学者认为,虽然儒学在不同历史时期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发生了内生性的演变,但崇尚和谐、爱好和平、天人合一、与人为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和连续的。该学者的观点可用于解释(     
①儒学的创新性不足   ②儒家文化的源远流长
③儒学的传承与发展   ④儒学地位的不可动摇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表为古代儒家思想著名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表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韩愈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朱熹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促进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黄宗羲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结合上表信息与所学相关知识,围绕“社会变迁与儒家思想”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拿破仑在意大利推翻了一些小邦的封建王朝统治;在德国,废除了“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推行了《拿破仑法典》,取消了封建等级特权,消除了关税障碍;在波兰,废除了农奴制,宣布公民平等。这说明拿破仑战争(     
A.受到欧洲民众广泛支持B.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C.促成了欧洲文化的形成D.旨在传播法国启蒙精神
7日内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唐以后,商税成为唐朝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对于经营盐、茶、酒的工商业者,法律规定“不许差役追扰应管盐商。官吏若有违犯,竟至所在先令贬黜,刺史罚俸”。这反映出当时(     
A.重商主义思想得到确立B.政府重视发展商品经济
C.商人政治地位明显提高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巨变
7日内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10 . 《隋书》载:“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开皇)六年(586年),诸夷大献方物。突厥启民以下,皆国主亲来朝贺。”这反映出隋朝(     
A.社会秩序的稳定B.统治阶级的腐化C.国力的繁荣强盛D.对外政策的开放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