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9 道试题
1 . 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7日内更新 | 217次组卷 | 126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B.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
C.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D.奴隶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基础
2024-04-29更新 | 138次组卷 | 117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造就的肥沃土壤发展了农业,观察尼罗河水定期泛滥的规律,制定了太阳历。古希腊人因为粮食种植业的欠发达而高度依赖商贸活动,并不断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创建新的城邦。这说明(     
A.农业经济是文明发展的基础B.商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
C.地理环境影响世界文明发展D.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2024-01-28更新 | 889次组卷 | 82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1905年科举考试废除后,新式学堂数量激增,引发了由士子童生到学堂学生的集团式转变,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该学者旨在说明科举的废除(     
A.引发学生运动高涨B.改变旧式价值观念
C.加快了民主革命的进程D.推动传统社会转型
2024-01-22更新 | 46次组卷 | 87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英国传统的文官制度以“恩赐官职制”为主,1855 年和1870 年英国政府两次颁布法令进行改革,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考选事宜,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美国文官法》规定: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接受金钱与其他贵重物品。英美文官制度改革(     
A.完善了英美的政党制度B.推动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有利于英美政治运行的稳定D.削弱并杜绝了英美政府的腐败
2023-12-08更新 | 328次组卷 | 64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大汶口出土的墓葬品有明显的大小墓差异,小墓仅能容尸,空无一物;大墓随葬品多达数十件甚至百余件,有精美的陶器、玉器、象牙器等贵重物品。据此可知,大汶口文化(     
A.代表了母系氏族社会成就B.生产技术发达并领先世界
C.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D.奠定了多元一体文明格局
2023-11-15更新 | 34次组卷 | 28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
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
2023-10-24更新 | 600次组卷 | 210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鸦片战争期间,清宗室耆英在奉天部署海防,提出“严守口岸”“以守为战”的战略防御措施;鸦片战争之后,耆英在江南整军经武,提出“水陆并重”“改革水师定制”“师夷长技”等海防思想。上述材料说明(     
A.鸦片战争推动晚清制度变革B.近代海防观念已初步显现
C.清廷军事装备深受西方影响D.洋务派国防实践成效显著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步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促使封建势力崩溃到平民政权创立转变的关键是(  )
A.三公九卿制的建立B.郡县制的推行C.刺史制的建立D.科举制的建立
2023-09-18更新 | 893次组卷 | 40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00年以后,绅士在城里办商会、学校,建立各种组织,结社非常普遍,“社会”极为普遍地成为其总称。从1902年起,报刊中“社会”的使用次数开始增加,逐渐取代更具有传统政治色彩的“群”。1903年,革命刊物《浙江潮》发表的《新社会之理论》一文,广泛使用近代意义的“社会”概念;革命党人陈天华在《苏报》上撰文,强调学生与“各级社会”不同,是“祖国存亡之关键”。1904年后,“社会”一词高度普及。伴随“社会”一词的风行,时人开始思考如何进行政治变革和社会改造。部分革命党员意识到自己是“中等社会”的代表,必须以“下等社会”为依托,为根据地,并自信有能力领导“下等社会”进行“有秩序之革命”。尽管“中等社会”并没有真正把“下等社会”发动起来,但他们领导的革命则是一个承先启后的历史环节。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整理

材料二“社会”一词的逐渐普及与社会主义的传播和革命思想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为同一历史过程。根据对《新青年》杂志的统计,1919年之前,“社会主义”一词总共才出现34次;1919年,“社会主义”的使用次数激增至104次;1921—1922年间高达685次。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其中写道:“自马氏与昂格思合著《共产者宣言》……大家才知道社会主义的实现,离开人民本身,是万万作不到的,这是马克思主义一个绝大的功绩。”在时代潮流的激荡下,先进知识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旗帜下,从这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新希望。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初“社会”一词逐渐取代“群”的原因。结合所学,列举1911年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领导“有秩序之革命”的重要举措。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1919—1922年间《新青年》杂志中“社会主义”一词使用次数激增的国内动因。从社会主义理论的角度,简析“先进知识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的缘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