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中国古代史学界长期流行着历史循环论,如孟子的“一治一乱”说,把历史发展的过程描绘成一个封闭的系统。 近代以来,面临民族危机的深化,进化史观成为历史研究的新潮流,如康有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历史进化观,把这一封闭的圆圈变成了螺旋向上的曲线。 这说明(     
A.社会变迁推动了史学观念的更新B.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C.历史进化观是科学的史学方法论D.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发生根本改变
2 . 邮票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是国家的名片,也是时代的印记和社会的缩影,它见证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变迁,记载了一个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例如中国邮政2010年发行了《中国芭蕾——红色娘子军》这一邮票。发行该邮票的意图很大可能是(     
A.铭记“文化大革命”时期样板戏对文化的摧残
B.赞扬中国民族舞蹈文化与革命文化的成就
C.纪念西方的芭蕾舞艺术在现代中国的起步
D.肯定中西文化交融与中国革命文化的创新
2024-01-1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四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距今半个世纪以前,历史学界涉及美国总统华盛顿畜奴的研究成果未见记者跟踪报道,2004年前后美国中小学生大都还不了解开国时期的美国总统多半是奴隶主的情况,而新近的调查显示,当今不少美国高中生对于美国总统杰斐逊与女奴不能证实的关系的了解,比他对美国独立和建国的贡献的了解还多。以上现象能最为合理地表明(     
A.专业史学长期以来的研究努力使得主流史学的权威坍塌
B.民权运动和黑人政治地位的提升渐进地对大众发生影响
C.美国主流史学长期掩盖的白人歧视奴役黑人现象已经消失
D.历史有野蛮的一面且没有人能脱离特定的历史时空而存在
4 . 公元前后东西方之间的交往已经初步建立,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①香料、丝绸成为西方向往的东方商品
②在中亚的考古挖掘中出现葡萄酒、橄榄油、手工艺品
③印度洋成为沟通东西的繁荣航道
④在东南亚地区的沉船中发现载有广窑瓷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1-1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四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两宋长达三个多世纪的统治开始于公元960年初。此时的人们,尽管无不渴盼安定太平,却没有充足的根据相信赵匡胤能够稳固他所篡夺来的政权。这个赵宋王朝很可能不过是继梁、唐、晋、汉、周“五代”之后的“第六代”。如何保证长治久安,使宋代不致成为五代之后短命的第六代始终是萦绕在宋初统治者心间的重大问题。宋太祖、太宗及其谋臣在统一国家的过程中,稳步而有层次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统兵体制的变革开始,重建中央集权,有效地杜绝了割据再起的可能性。

——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

材料二   鸦片战争中,清朝方面的接连败北,被归咎于汉奸(大多为福建、广东沿海民众)的活动。开埠之后亦因走私、苦力贸易、海盗猖獗,沿海地区的秩序极为混乱。但这种变动并未像元朝末年和明末清初,在沿海出现自立为割据一方的势力。其理由在于19世纪中叶急速进行的秩序重建。换言之,贸易由海关管理,而中央政府掌握海关和关税;且因海盗势力由英国海军扫荡,地方海上军事实力无所成长;还有以镇压各种叛乱为契机在地方掌握权力的督抚,停留在清朝的架构中并未自立。而且,海关和近代海军等以西方“制度“为基础的体制,比以中国既有“制度”为基础构筑的管理沿海贸易、维持治安的体制稳定,即使在19世纪末的变动期亦未发生动摇。

——【日】村上卫《海洋史上的近代中国》

材料三   中国对全球化的参与古已有之,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丝绸之路”可谓全球化的鼻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认识越来越成熟,务实合作、互利共赢、多元包容成为当代中国对全球化的总体认识和战略选择的出发点。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不断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成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同时,中国开始用自己的能力反哺世界。中国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对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自2006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居世界第一位。2013年到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G7国家贡献率的总和。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经济充满韧性活力,备受世界瞩目。从国内发展到国际秩序维护,中国始终是全球化的正向推动力量。在一次次全球性危机中,中国主动承担大国责任,帮助世界经济走出困境。

——王辉耀、苗绿《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扼要说明宋代枢密院、三司的职权以及两者与宰相权力之间的关系,简析宋代“变革”在社会层面引起变化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阐明英国在上述“秩序重建”中攫取的贸易特权。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概括户籍的编制与管理在我国古代政治活动中起到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在“开始用自己的能力反哺世界”的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揭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2024-01-1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四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唐宋时期欧亚内陆依然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但印度洋通道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与此相关的因素包括(     
①阿拉伯人迅速崛起                           ②隋唐开凿大运河,经济区域向南拓展
③波斯和拜占庭垄断东方奢侈品贸易   ④欧洲与伊斯兰世界开展频繁的贸易往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4-01-1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四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凤冈陈氏族谱》中记载道,万历十年(1582年)陈益从越南引种番薯至广东东莞,而《金薯传习录》中记载万历二十一年,陈振龙从菲律宾引种番薯到福州长乐县。由此可知(     
①越南和菲律宾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②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作物传入中国
③西方殖民者成为明代海防的新问题   ④海外贸易助力番薯种植区域扩大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②④
2024-01-12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四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阿拉伯文字是一种拼音文字,共有28个字母,音节优美。8世纪中期到10世纪末,阿拉伯字母已成为国际性通用文字。在那个时代,西方人要接受高等教育,常须学习阿拉伯文。这一现象产生的最重要的条件是(     
A.丝绸之路的开通B.苏丹对知识的重视C.伊斯兰教的传播D.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2024-01-12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四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指出,在军功受益阶层主导下,直接统治之人头原理与间接统治之封建原理并存,养士之风又来,游侠再盛。这一时期(     
A.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B.董仲舒建议尊崇儒术;张骞开辟中西交通道路
C.平定割据政权;严格控制外戚干政
D.土地兼并严重;军阀割据局面出现
2024-01-1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四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认为,商王需要直接管理的王朝事务比较少,其最重要的事务是组织祭祀和战争,而商人各宗族则承担提供祭祀贡品和战争兵员的任务。由此推断商朝(     
A.实行官僚政治B.全面推行郡县制C.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D.处在奴隶制社会
2024-01-1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四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