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以“会馆的发展变迁”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②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结果
③会馆的出现与明代商帮密切相关
④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
2019-04-25更新 | 7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西藏民族学院附中高一4月考历史卷
2 . 下表是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在开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研究性学习时制作的一份简表。表中生活情形最早可能出现于近代
服装类型西装、长袍马褂
交通工具电车、汽车、马车
住宅风格洋楼、里弄等
通讯方式电话、电报、邮传等

A.重庆B.西安C.武汉D.上海
3 . 有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以下表格。该同学从表中所得出的历史认识最恰当的是(     
历史时期古代罗马的历史发展古代中国的历史发展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首都东迁(330年)
日耳曼人入侵(375年起)
罗马帝国东西分裂(395年)
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
西晋灭亡,东晋建立(317—420年)
北方十六国时期(308—439年)
公元5—6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许多王国
南北朝对峙(420—589年)
隋朝再次统一中国(589年)
A.古代中国历史陷入治乱循环B.民族迁徙决定东西历史走向
C.外族入侵导致罗马帝国分裂D.历史发展存在相似性和特殊性
2024-04-25更新 | 116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某位同学打算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研究性学习论文,他根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一些结论。这位同学所得出的结论与他所掌握的史实之间逻辑关系最为严谨的是(        
史实结论
A希腊沿海、多山的自然环境雅典民主政治形成
B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雅典民主是所有人的民主
C《十二铜表法》它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是罗马法的起点
D西塞罗说“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A.AB.BC.CD.D
2023-06-0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综合评价考(一)历史试题
6 . 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全班分成三组了解两百余年来人类科技发展的三项典型成就,在他们的报告中分别出现了以下三组信息。

第一组:恩格斯说:“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第二组: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了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第三组:比尔•盖茨说:“不久的将来,会有这么一天,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或扶手,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


(1)第一组同学涉及的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我们把这一事件称作什么?其间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什么?对近代人类历史进程有何突出影响?
(2)用所学知识对第二组中“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这一观点加以证明。
(3)第三组中涉及的比尔•盖茨的设想,依据的主要是哪种科技成果?请概述它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2019-01-0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高新完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某班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如图所示的历史概念。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2019-04-12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子洲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了以下四篇文章(书籍):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据此判断,该研究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A.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B.农耕文明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C.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D.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2019-01-21更新 | 97次组卷 | 71卷引用:【校级联考】陕西省蓝田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某班历史课围绕“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展开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下列问题。

方法一   史料研读

材料一   ……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1)归纳材料一所反映皇帝的做法。本质上反映了什么?

材料二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职官志》

材料三   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阁臣票发者,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每朝期,坐中左门外会议,如坐朝仪。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然犹存其名以为满大臣兼衔。乾隆壬子,纯皇帝特旨裁之。

——【清】昭梿《啸亭杂录》卷四《议政大臣》

(2)材料二反映了隋唐时期宰相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材料三反映了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如何?据议政王大臣会议机构权力演变的过程说明其权力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方法二   问题讨论

(3)汉、唐、明、清是中国历史上四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过程为:内朝——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据此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

(4)某同学整理了有关“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特点”的内容。请补齐空缺部分。

①皇帝独尊,如:皇帝自称“朕”。

②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

(5)综合上述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皇帝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018-10-2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富平县蓝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开展研究性学习,其中第一小组研究“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下面是第一小组四位同学搜集到的史料:
材料一“齐宣王褒儒尊学;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论职而论国事。盖齐稷下先生千有余人。”
——《盐铁论.论儒》
材料二“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
——《公羊传?僖公四年》
材料三“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史记》
材料四“古者,庶人之乘者,马足以代其劳而已。故行则服轭,止则就犁。”
——《盐铁论.散不足篇》
以下是该小组同学对上述史料的解读,其中不正确的是
A.儒学能够从鲁到齐,与齐国国王的重视有关
B.当时的诸侯国总称为中国,齐国是中国的领袖
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出当时社会正在发生剧烈变化
D.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有了牛耕,还出现了马耕
2018-01-0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