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博洛尼亚大学是中古欧洲第一所高等学府,它以法律研究见长,且起主导作用的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自治组织,最初的大学也因此诞生。学生们组建这种特殊的行会,意在设定费用和学习方面的标准,从而避免遭受不良教师“贩卖语言”和亵渎知识的侵害。据此可知,当时欧洲(     
A.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B.市民阶层珍视其自治权利
C.信仰自由已成为社会共识D.宗教神学影响已日渐式微
2024-06-1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程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2 . 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为防止甲骨片被持续风化和腐蚀,开启了运用超越人眼识别的多光谱等超高精度采样技术,尤其是微痕提取和三维图像技术,通过数字化采集让古老的甲骨文“活”起来。这反映出(       
A.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刻不容缓B.建设甲骨文博物馆提上日程
C.甲骨文的保护和传承国际化D.高新技术拓展文化传承途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世纪70年代,埃及的混合法庭(由英、法、埃法官共同行使司法权)以及有英、法两国代表 参加的埃及新内阁相继建立。19世纪80年代,在祖国党领导下,起义士兵强调埃及应超越宗教界限形成政治联合,以共同抵抗英国的入侵。由此可推知,这一时期的埃及(     
A.当地封建势力遭到削弱B.实现了各阶层的大团结
C.民族革命具有妥协色彩D.粉碎了柏林会议的阴谋
2024-05-17更新 | 137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中国古代每个朝代都选出当时最有学问和影响力的学者作为博士,并授予他们五品以上或六品以下官衔,由皇帝身边的近臣太常负责管理,朝廷还为其提供比较舒适的教学环境和生活条件。所以,这些博士官一边讲学,一边研究学术并进行创作。这些举措(       
A.促使学校教育得到普及B.使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C.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D.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航路开辟”是世界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外学者对此有过许多论述,也存在一些不同看法。那么,开辟新航路仅仅是为了寻求黄金、白银、珍珠、宝石和香料,还是也有占地移民、寻找销售市场和争夺霸权等目的?哥伦布代表的是封建阶级,还是新兴资产阶级?对哥伦布的“发现”应怎样评价?是“全盘否定,坚决骂倒”,还是“基本肯定”?哥伦布是“殖民主义海盗”,还是“伟大的航海家”?

——摘编自赵瑞芳《“新航路开辟”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五百周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航路的开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6 . 北齐文宣帝(550—559年在位)时开凿的河北磁县南北响堂山石窟,所刻佛像的佛光取圆形,尚存犍陀罗风格,但雕刻技术已是中国风格。在装饰纹样上,有类似古希腊抱琴式花纹。这体现出当时(     
A.陆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B.中国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中心
C.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D.东西方直接交流取得丰硕成果
2024-05-1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7 . 有学者提出,黄河流域文明发展中存在“三条线”,以及原始社会末期夏商周三部族集中分布的“三大块”(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夏商周三代政治势力未超出部族板块B.先秦时期中原华夏势力向北进抵甲线
C.古代少数民族南下均定都甲乙线之间D.历代大一统王朝都建都于丙线的附近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地图上画长城现在已经无法确知,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最早标有长城的地图是宋代的。学者研究发现宋代并不是一个修筑长城和利用长城进行军事防御的朝代,但宋人却认真地在许多全国性舆图上都画上了长城。今天苏州碑刻博物馆藏有一块宋代图碑,上刻《地理图》一幅,图中就有长城。值得注意的是图下部的跋文说道:“中原土壤北属幽燕以长城为境,旧矣。至五代时,石敬塘弃十六州之地以赂契丹,而幽蓟朔易之境不复为吾有者三百余年。”长城虽不是边境,但长城的意义本是阻抗北方民族的南下,所以图的编制者仍画上实际上不起作用的长城以求理念上的不败。此幅地图的编制有当年的时代意义,如跋文的最后一句话所言:“庶几观者亦有所感发焉”。所谓观者的“感发”就是感怀华夏北方领土的失弃。

——摘编自唐晓峰《宋代地图上的长城》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地图上标注长城的原因。
(2)据材料,概括指出地图在宋代国家治理中发挥的功能。
2024-05-07更新 | 308次组卷 | 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春秋末期,孔子倡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老子主张顺其自然,“使民无知无欲”“无为则无不治”,这表明二人主张(     
A.重建伦理和政治秩序B.通过道德教化治理国家
C.维护商周文化的地位D.以民为本缓和社会矛盾
2024-05-06更新 | 302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战国时期,自耕农大量涌现,国家直接委派官员管理各地的赋税徭役,政府与民众的联系日益紧密。在这种情况下,原本由中下层贵族主持祭祀的“置社”,逐渐转化为由地方行政长官主持的里社、隧社、乡社。这一变化(     
A.反映出礼乐文化的发展B.说明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C.得益于儒家思想的传播D.折射出社祭习俗的变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