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2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在新闻舆论方面对陕甘宁边区严密封锁,并极力妖魔化中国共产党和革命根据地形象。1939年12月,中共编写《陕甘宁边区实录》,详实介绍边区的基本情况。以下是《实录》来源一览表。

《实录》内容来源
陕甘宁边区是怎样一个地方《陕甘宁边区政府对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的工作报告》
陕甘宁边区的政制和组织《陕甘宁边区议会及行政组织纲要》《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条例》《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组织条例》
边区政府做了什么《陕甘宁边区政府对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的工作报告》《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林伯渠:《抗战以来的陕甘宁边区》,《解放》1938年第55期
陕甘宁边区的统一战线《陕甘宁边区政府对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的工作报告》
陕甘宁边区的抗战动员《陕甘宁边区政府对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的工作报告》《特区抗战动员片段》,《解放》1937年第26期;罗瑞卿:《动员时的政治工作》,《解放》1938年第34、35期;若飞:《我们怎样保卫陕甘宁边区》,《解放》1938年第35期等
陕甘宁边区的群众团体齐华:《边区抗战以来职工运动的总结和今后方针》,《新中华报》1938年4月25日;《陕甘宁边区总工会章程》;《边区总工会一年来工作报告》等
陕甘宁边区的学校邵式平:《陕北公学实施国防教育的经验与教训》,《解放》1938年第37期:《抗日大学的几种内容》,《新华日报》1938年6月9日第4版等
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的政治工作肖劲光:《八路军留守兵团的生产运动》,《八路军军政杂志》1939年第1期:《八路军留守兵团》,《新中华报》1939年3月19日第3版

——王保存 郭士周《〈陕甘宁边区实录〉与中共自我形象的重构》


《实录》对全国人民了解真实的陕甘宁边区有什么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以下是1539年来自伦敦西部的一份请愿书。请愿书可以佐证英国(     
富有的呢绒商在他们的家里拥有织机,同时有机工和技工按日工作。正由于此,我们这些在自己家中做工的请愿者,包括妇女和儿童,时常失去收入……但是我们这些贫苦的臣民为了避免失业和得到收入,只能被迫接受呢绒商规定的工作。
A.个体经济占据主体B.独立工人运动兴起
C.社会矛盾空前激化D.资本主义方式产生
3 . 明代史书中对元顺帝北逃后南下兴复中原的军事行动称为“入寇”。乾隆帝认为元顺帝北逃后同明朝的对峙,与两宋时金、元的对峙相似,“不得以寇书之也”,并反对明代史书对辽金元三朝的刻意诋毁。乾隆帝意在强调(     
A.清朝统治的正统地位B.民族团结平等的意识
C.严谨求实的治史态度D.维护国家统一的诉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如表是考古发掘出土的两汉时期诸侯王墓葬的玉衣统计表。这反映出两汉时期(     
时期
类型
西汉东汉
汉高祖到汉武帝汉武帝后前期中后期
金缕7600
银缕1224
铜缕01310
A.等级规定日益严格B.官营手工业发展C.戒奢崇俭风气盛行D.诸侯王势力膨胀
2023-12-20更新 | 31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粮食自给日益困难,最终形成“仰食他省客米”的局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松江田赋)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通“徭”)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非独松也,苏、杭、常、镇之币帛枭纻,嘉湖之丝纾,皆恃此女红末叶,以上供赋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之收,则必不可办。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

材料二   松江府、太仓府、海门厅、通州并所属各县逼近海滨,率以沙涨之地宜种棉花,是以种棉者多而种稻者少,每年口食全赖客商贩运……究其种棉而不种稻之故并非沙土不宜于稻,盖缘种棉费用少而获利多,种稻工本重而获利轻,小民惟利是图。

(浙江籍官员张海珊曰)吾里滨太湖自前明以来,时患水警……向籍楚蜀籼米接济。

——据[清]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


分析说明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仰食他省客米局面出现的原因。
2023-12-1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19世纪末某些英国政治人物的言论。这反映出当时英国传统外交政策(     
时间人物言论
1894年张伯伦你们(注:这是针对英国议会)长期保持孤立。难道你们能说在某个时候不可能遇到三个大国联合起来反对你们?
1899年罗斯伯里勋爵一个小岛……狐零零位于海的北面,被仇恨、被嫉妒以及被许多世界大国的称霸野心所注视,在那些依靠百万人设防的国家中是如此孤单。
A.导致英国严重孤立B.已被遗弃
C.无法维护英国利益D.受到质疑
2023-12-13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英国议会立法和改革

1813年废除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独占权,任何英商可自由进入印度市场。
1832年进行第一次议会改革,将选举权从身份资格转向财产资格。
1846年废除《谷物法》,取消农业进口保护性关税。
1848年通过《公共卫生法》,针对贫民窟导致的流行性疾病,要求地方卫生委员会
必须提供新鲜水并负责处理污水,改善居住环境等。
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开放沿海贸易。
1867年进行第二次议会改革,进一步降低选民财产资格。
1884年进行第三次议会改革,实行无记名投票,取消议员的财产资格限制。
1900年通过新的《工人阶级住房法》,授权地方政府拆除贫民窟区域中的建筑,建
造和修缮下水道,提供供水等配套措施,建造工人住房。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2-10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8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包产到户的三次争论

1978年,安徽小岗村“包产到户”引发了激烈争论,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人民日报》对此争论进行报道。

一、包产到户是“前进”还是“倒退”

1979年3月,《人民日报》介绍了安徽一些社队实行“定产到组、责任到人”的做法及显著成效。有些干部指责“搞分田到组,包产到组,是一种生产上的倒退,是脱离群众,不得人心的”。此后,关于包产到户是“前进”还是“倒退”的争论范围不断扩大。1980年,国家农委制定了一个相对中立的方案,既兼顾了集体经济又允许偏远地区实行包产到户。

二、经济发达地区能不能搞包产到户

随着包产到户的推广,经济发展相对好的地方群众要求实行包产到户的呼声高涨。由此产生新一轮的争论——“经济发达地区或是一般地区可以实行包产到户吗?”一些农业发达地区干部群众认为搞包产到户会影响机械化发展,搞到最后人心会散,农业发展方向容易走偏。支持者则认为生产责任制的建立,调动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即使是独木桥也要走下去。1980年,中共中央指出“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生产有所发展,现行的生产责任制群众满意或经过改进可以使群众满意的,就不要搞包产到户”,但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就继续实行。

三、包产到户是姓“资”还是姓“社”

1980年初,在国家农委会议上,安徽代表提出“包产到户不同于分田单干”,“这是社会主义积极性的表现”。反对者则认为“包产到户就是分田单干,就是资本主义。在对包产到户姓“资”还是姓“社”问题存在分歧和争论的时刻,邓小平指出安徽肥西、凤阳开展的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1982年1月,中共中央明确指出,包括包产到户在内的各种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包产到户正式获得社会主义“户口”。

——摘编自孔瑞雪《对改革初期关于包产到户争论的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包产到户的三次争论”撰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12-10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23-24高三上·山东青岛·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专制,认为应由服膺理性的开明君主掌握统一不可分割的国家主权。圣西门强调要“把选举适当人选充当人类的伟大领袖的权力交给全体人民”。两者主张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立场不同B.文化取向迥异C.学术观点分歧D.价值观念差异
2023-12-08更新 | 15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统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山东青岛·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十九世纪上半叶,普鲁士一家最大的兵工厂需花费30年时间,才能生产足够的枪支,给当时普鲁士陆军的,32万名士兵使用。到了1860年代,一家法国兵工厂能在短短4年内便生产出一百万支枪。这一变化源于(     
A.商业革命开拓了枪支贸易市场B.军事革命使枪支订单大量增加
C.科学革命提升了对枪支的品质要求D.工业革命推动了枪支的标准化生产
2023-12-07更新 | 438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统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