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38 道试题
1 . 1753年,大英博物馆正式诞生。从博物馆成立到19世纪初,博物馆的书籍和手稿收藏主要源于私人捐赠。从19世纪上半叶开始,英国议会对大英博物馆给予大量的资金投入,用于购买书籍、手稿和各种珍奇古物。议会这一做法意在(     
A.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B.保存世界优秀文化遗产
C.提升英国的国家形象D.提高博物馆的管理水平
2 . 如图为汉代山东武梁祠画像石中的孝行图“曾子故事”,画面左侧为曾子面向右方而跪,画面右侧是曾母坐在织机之前。左上角为榜题,“曾子质孝,以通神明,贯(感)神祇,著号来方,后世凯式,(以正)抚纲”;“谗(言)三至,慈母投杼”。汉代墓葬孝行图像盛行体现了(     

A.宗法制度得到加强B.儒学伦理影响扩大
C.官员选拔范围变化D.礼法结合观念盛行
2024-06-1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亚历山大远征后,埃及文字和西亚楔形文字逐步变成了死文字,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需要将其民族经典先翻译成希腊文才能理解。出现上述现象主要由于(     
A.东西方的文化不断融汇B.各地文化趋于统一
C.希腊语言文字得到推广D.希腊文化中心东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自8世纪到10世纪前期,阿拉伯学者掀起广泛翻译古代印度、波斯、希腊及周边文明地区书籍的百年翻译运动。该运动催生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使阿拉伯帝国境内各部族和各种族人民的共同心理认知得以形成。这反映了该运动(     
A.推动了阿拉伯帝国扩张B.彰显出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C.使阿拉伯文化领先世界D.改变了阿拉伯帝国的落后状态
5 . 送王船是15至17世纪流行于中国闽南地区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随着“下南洋”和海上贸易的开展,该民俗活动逐步传播到东南亚地区,成为当地华人社群的传统活动。多年来,当地众多的印度裔和马来原住民也乐于参与其中。据此可知(     
A.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B.人口迁移促进文化传播
C.区域文化取向趋于一致D.商业贸易助推文化交融
6 . 东晋成帝时期,礼拜王导夫妇的君臣“殊礼”成为常制,郊祀礼也发生变化,象征帝后的太微、轩辕与代表宰辅的三台、文昌并立。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     
A.原始民主传统影响尚存B.士族专权影响政治礼仪
C.封建等级秩序受到冲击D.政权分立削弱君主权力
7 . 《马可·波罗行纪》记载,元世祖忽必烈对马可·波罗讲过这么一段话:“有人敬耶稣,有人拜佛,其他人敬穆罕默德,我不晓得哪位最大,我便都敬他们,求他们庇佑我。”这反映出(     
A.蒙古帝国兼容并蓄的宗教政策B.战争造成区域文化混乱
C.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变化D.中西之间往来更加频繁
8 .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广义上讲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1)为了研究丝绸之路上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和繁荣辉煌,某研究小组找到了一张《丝绸之路示意图》和以下出土的文物,请帮助他们完成以下内容:
①研究“草原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可以用____。(填写文物的序号)
②研究“陆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可以用____。(填写文物的序号)
③研究“西南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可以用____。(填写文物的序号)
④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可以用____。(填写文物的序号)

A.甘肃地区出土的东罗马金币

   

B.东汉巴郡太守墓前的有翼石兽。有翼石首最早出现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两河流域,然后传播到北非、中亚、南亚等地。我国现发现的有翼石首主要分布在四川地区

   

C.巴泽蕾克文化(主要分布于今俄罗斯、蒙古国)“国王墓”出土的中国范地制作的凤鸟纹织锦

   

D.在越南南部出土的青花瓷(效果图)

该小组进一步探究丝绸之路开辟和畅通的原因,搜集了以下资料

公元前4世纪①亚历山大:“如果我们想守住亚洲……就必须对这些人表现足够的仁慈,他们的忠诚才能使我们的帝国长久”。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公元前2世纪②(张骞)使月氏……斯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

——《史记》

公元1世纪③印度、中国和阿拉伯半岛每年从我们帝国取走1亿赛斯透司(古罗马货币),这就是我国男子和妇女为奢侈品付出的代价。

——古罗马普林尼《自然史》

公元7世纪④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

公元7世纪⑤(隋炀帝)至燕支山……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

——《资治通鉴》

公元7世纪⑥南北异学,是非纷纠……欲穷香象之文。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

公元8世纪⑦蹈礼乐,袭衣冠……强学不倦,问道未终。

——日本遣唐使井真成墓志铭

公元13世纪⑧南宋政府每年总收入不过四千万贯,市帕收入竟占1/20

——王应麟《玉海》

公元13世纪⑨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


(2)利用以上资料,对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进行解释。
2024-06-0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古代中国女装属于直线裁剪的宽衣文化,而西方的女装侧重曲线裁剪的窄衣文化。两种女装的不同主要源于各自的哲学和美学观念,下图为民国时期一则广告的画报,该画报反映了(     

A.民国时期国民思想解放B.改良旗袍成为流行趋势
C.广告成为主要传媒手段D.资产阶级文化传入中国
2024-06-0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中期,非洲第一代本土历史学家从非洲的断代史或区域史、族体史出发,努力重建非洲的经济生活和非洲历史。其中“非洲中心主义思想”认为古埃及文明是史前唯一文明,是由黑人创造的“黑人-埃及”文明,对人类文明进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些做法(     
A.还原了非洲历史的本来面貌B.解决了非洲发展面临的困境
C.适应了非洲独立运动的需要D.彻底摆脱了殖民主义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