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44 道试题
1 . 世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与下图呈现内容相关的文化成就是(  )

A.儒略历B.《医学集成》
C.“阿拉伯数字”D.《天方夜谭》
2024-05-1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明清之际,通过对中国国情和儒家学说的深入调查研究,耶稣会传教士重新认识了中国文化,承认孔孟学说的精辟通达,从而改变旧有的罗马式传教方式,采用了独特的传教方式——“利玛窦规矩”,即尊重中国风俗,将天主教教义与中国经典相附会。这一变化(     
A.加速了儒家经典的外传步伐B.增强了天主教在华传播的效果
C.消除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障碍D.受到了中国士阶层的普遍欢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针对全国25个省(区、市)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领导进行的成分调查表明,在支委、社管委、生产队长和社会计四种领导职务中,均是贫农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到42.8%、43.3%、43.7%、35.1%;其次是贫下中农,均占20%以上。这一调查说明当时(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业已完成B.国民经济的恢复颇见成效
C.国家强化政权的合法性基础D.农民开始成为国家的主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南朝刘宋时,农家子弟沈庆之官至宰辅,小贩出身的戴法兴掌管朝廷内务;萧齐时,出身寒微的纪僧真执掌中书后拜访士族遭到蔑视;萧梁时,北齐降将侯景提出与南朝望族王、谢两家联姻,被梁武帝劝诫与门第低一些的家族联姻为宜。上述现象说明(     
①门阀政治在南朝逐渐衰落             ②南北方文化交流日趋加强
③九品中正制加强中央集权             ④门第差异的意识依然明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08更新 | 455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创作于中世纪的法国文学《列那狐的故事》是一部讽刺作品。它以兽寓人,并且赋予群兽以人的行动、语言、思想和感情。主人公列那狐的形象特别复杂,他与弱小一起,却也欺压弱小,他左右逢源,花言巧语获得了象征国王的狮王的认可,他与狼较量,是机智狡猾的封建逆臣。主人公列那狐这一人物形象更多寄托了当时      的理想。(     
A.上层教士B.封建贵族
C.市民阶级D.资产阶级
2024-05-0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1948年英国制定《国籍法》,赋予英联邦国家公民入境和定居英国的权利。随后,亚、非、拉有色人种涌入英国,仅印度、巴基斯坦和西印度群岛三地就达到了48.5万人,他们在英国从事建筑、环卫、交通运输、餐饮等工作。这一状况(     
A.导致了英国人口结构的巨变B.有利于推动英国的经济发展
C.促成英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D.激化了英国各民族间的矛盾
7 .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农村土地政策经历了“农民个体所有,家庭自主经营”、“劳动群众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两权分离”和“三权分置”四次调整与改革。对新中国土地政策改革理解正确的是(     
A.历次改革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B.集体土地的经营权不可以转让
C.历次改革坚持土地所有权不变D.改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024-04-28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唐代妇女在学校学习的书籍几乎包括了所有儒家经典,其中以《春秋》《礼》和《诗》最为普遍。此外,有关“妇德”的教科书数不胜数,比如《女仪》和《女诫》就是唐代妇女常读的书籍。这说明唐代(     
A.妇女政治地位得到提高B.社会观念进一步开放
C.积极推动学校教育发展D.重视妇女的道德规范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836月,以佐野敏男为团长的日本静冈县日中茶业考察友好访华团一行十人,由上海入境到访江西省,与江西省农牧渔业厅及江西省农科院蚕桑茶叶研究所科研人员围绕茶叶生产、贸易、消费等议题进行了座谈。19838月,日本静冈县茶叶试验场副研究员后藤正访问杭州,对当地的茶树品种、茶树种植、茶叶加工等方面进行了技术考察,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交流了日本茶园施肥的生产实践经验,探讨了如何优化茶园土壤、培育香气高的茶叶优良品种与提升制茶工艺等方面的问题。

——摘编自振华《日本静冈县茶叶专家来杭考察》

材料二   日本茶道里千家(茶道文化社团)与中国开展的茶文化学术交流,不仅仅派遣访华团开展短时间交流,还着眼长远,积极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等著名高校合作,通过开设茶道文化课程、接纳留学生等,培养促进中日文化交流的人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日本茶道里千家与天津商业大学合作开办了“天津商学院里千家茶道短期大学”,不仅招收日本留学生进修汉语、京剧、太极拳、陶瓷、绘画、书法、茶道等课程,还招收中国学生学习日本料理、茶道等。

——摘编自汪伟《商学院里千家茶道短期大学举行毕业典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派出茶业友好考察访华团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日双方进行茶文化交流活动的内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中日茶文化交流。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世纪欧洲的封建领主为了对外作战及镇压内部反抗,都拥有一批骑士。骑士文学的产生与中世纪封建制度的形成密切相关。

骑士文学是欧洲中世纪世俗文学的主要成就,最初产生于11世纪下半叶,盛行于12、13世纪,14世纪时走向衰落。骑士文学主要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骑士的典雅爱情,主要包括三种文学样式:英雄史诗、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骑士文学很好地诠释了中世纪的美学精神,深受中世纪欧洲民众的喜爱,并得到了广泛流行,当时欧洲各文学大国均出现过骑士文学的繁盛期。一些英雄史诗继承和体现了古希腊、罗马时期荷马和维吉尔史诗传统,宣扬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精神,表现忠君爱国思想,歌颂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英雄形象。除此之外,中世纪的骑士身上也怀有古希腊英雄式的理想——张扬个性的欲望和建功立业的抱负。《罗兰之歌》就突出地体现了这种思想,罗兰的形象鲜明地体现了中世纪英雄的基本特征——对宗教的虔诚以及勇敢和忠诚。

——摘编自张琳琳《论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美学精神》

(1)根据材料,概括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广泛流行的原因,并指出骑士文学的史学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