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1 . 2000年以来新加坡政府大幅放开移民限制,吸引海外人才移民当地。下列呈现的新加坡移民辅导活动(     )
开展参访社区俱乐部与新加坡国会等地的学习之旅。
通过挨家挨户的家访,邀请新移民参与社区活动。
组织以多元种族和宗教为主题“新加坡和谐之旅”。
在各选区定期举办典礼,为取得身份的新移民颁发公民证书

A.重在维护文化的多样性B.助推国家工业化实现
C.旨在提高社区自治水平D.增进移民的国家认同
2024-05-13更新 | 349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市南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西周时实行“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的井田制;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个体农耕逐渐发展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公田变为私田B.生产力有进步C.国家走向统一D.封建制度确立
2023-10-09更新 | 209次组卷 | 127卷引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3·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学家齐世荣说,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他意在强调(     
A.帝国扩张推动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B.战争成为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C.和平交往是人类交往的主流D.新航路开辟促进文明的传播
2023-07-15更新 | 282次组卷 | 50卷引用:重庆市南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论语》

材料二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地维之所赖以立,天柱之所赖以尊...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

——《曾文正公全集》

材料三城邦以正义 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一个中道的权衡。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为建立社会秩序的主张有哪些?这一主张到后来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三,说明亚里士多德认为该如何建立有序的社会?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为唐宋时期家训主要内容归类(涉及篇数)   

序号内容归类
北宋南宋
1处已(修身、励志)51918
2勉学、治学31415
3睦亲(包括孝敬父母、尊敬长翠、团结兄弟)368
4治家(包括理财、管理仆从、居所安全,节葬)61410
5处世(包括交友、尊师、尊敬长辈、礼仪)51610
6从政11116
7治国40
8女诫520
9教子原则242

材料二   下图为唐宋家训作者身份地位统计图(注:图中文人指未进入仕途的读书人)


   

——以上材料均摘自陈志勇《唐宋家训研究》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家训的主要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唐宋家训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其意义。
2023-05-2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美国学者马文·佩里指出,“自然世界是机械的、可分析的、有规律的、并被数学验证过的”,宇宙“被看成一个巨大的机器”,一些思想家还开始“以探索的、批判的、怀疑的精神审视欧洲的制度和传统”。材料中对自然的这种认识(     
A.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B.促成用人的思考和判断打破封建专制束缚
C.促使人们放弃对上帝的信仰
D.强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代苏州府梅李镇,嘉靖时“居民可二千余家,……有通(州)、泰(州)、苏(州)、湖(州)商舶”,而“自浒浦潮淤,海上之贾舶不至;盐铁塘路断,南北之舟楫不来,而镇斯衰矣”。这说明,梅李镇的兴衰(     
A.随海禁推行而变化B.受制于工商业发展
C.是经济转型的结果D.深受交通条件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国时代,中国即已走向统一。孟子“定于一”的思想是当时的共同理解。罗马统一地中海,也是延续泛希腊化文化的弥漫各处。秦灭六国后未闻秦军戍守六国故地。汉兴之后,也没有汉军戍守内地的历史记载。罗马兵团大多随统帅将领留戍征服地区。秦朝统一天下以前,七国已纷纷建立郡县二级的地方行政体系。秦汉地方长官通常不由本籍人出任,中央又有刺史监察地方官员,不必依赖军队即足以统治广土众民。罗马帝国本部是泛希腊化的天下,但周边地区族群成分处处不同,不能建立类似中国的郡县制度,只能依赖戍军控制属地。从文化角度看,秦以法家治国,不过是儒家的变种,汉代以外儒内法为根本,儒家士大夫积极推行儒家教化。所以中国能保持相当一致的文化同质性,文化认同足以维系共同体的延续不散。罗马以军事力量控制庞大帝国,并不存心以教化的力量建立主流思想。从经济层面看,大路、支线以及河流航道,编织成一个相当固定的交流网络,将中国本部紧密联系为互相依存的整体。罗马地区性的经济网络是构成庞大交换网的成分,庞大的经济体系一旦破裂,其中个别的成分便没有再求重整的迫切需要。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二者国家治理的异同。
(2)简析秦汉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运河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变迁,往往会形成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有关中国古代运河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春秋时期的邗沟连接了黄淮两河B.灵渠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地区
C.元运河沿岸兴起很多工商业集镇D.清江浦因漕运路线的改变而崛起
2023-04-14更新 | 547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南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汉谟拉比法典》部分内容摘要。这些规定表明古巴比伦王国(     
条款内容
第192条如果宫廷侍者或宫廷侍女的孩子对他的养父、养母说:“你不是我父亲,你不是我母亲。”那么应割掉他的舌头
第195条如果儿子打了他的父亲,应割掉他的手
第226条如果理发师未经奴隶主人许可而剃去不属于他的奴隶的奴隶标记,则应砍掉此理发师的手
A.注重维护社会公序良俗B.保障民众利益实现阶级调和
C.利用同态复仇打击侵权D.立法思想中蕴含着契约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