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船山(王夫之)生当明清鼎革之际,试图对引起当时社会变故、民族危机的内在因由予以学术文化史的全面考察和系统总结,以其为锻铸未来寻找新希望的种子。从对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维系与发展的角度,认为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宋代的承继者为张载,此即是中华正学的集中表现。侯外庐在《船山学案》中指出:“夫之先生的学术,比清初的诸大儒都要丰富多面……夫之先生的学术是清以前中国思想的重温与发展,他不但把六经别开生面地重新解说,而且从孟子以后的中国哲人多在他的理性主义批判之下翻案估定,所以他的思想涵盖了中国学术史的全部传统……”。

——摘编自王泽应《船山学的学术基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夫之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夫之思想产生的条件。
2 . 对如表所示内容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     
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在坚持市场化的基础上改革卫生管理体制。包括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捐资支持卫生事业;改进和加强药品最高限价管理,成立国家药监局
1998年在很大范围内,将公费医疗制度转为医疗保险制度,由政府全包转向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结合
2000年2月国务院发文《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鼓励“各类医疗机构合作合并”。医疗事业基本实现政府资本完全退出。然而,尽管拥有改革的契机,但并未着实实施改革
A.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B.旨在缩小城乡二元体制下的差距
C.反映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趋势D.揭开了新时代医疗体制改革序幕
2024-05-0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中世纪的欧洲除了贸易城市,还有部分具有政治功能的城市,如巴黎、伦敦不仅在当时人口众多,占据重要的商业地位,而且由于此时法国和英国正处于封建集权体制下,作为国王居住地的首都还携带了政治属性。下列对材料中的城市解读正确的是(     
①市民深受民主思想熏陶   ②拥有高度的自治权力
③与封建王权密切关联       ④最初都归封建领主所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热销,中国的充电桩建设不断加快。下图所示为 2015—2021年中国充电桩保有量状况。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这一时期的中国(     

A.民间资本主导交通发展B.汽车产销结构发生剧变
C.低碳出行方式更趋便利D.道路建设成本不断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所示为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部分区域的人口统计。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西汉末期(       

区域

户数(户)

人口(人)

平均每户人数

辖县数(个)

京兆尹(辖长安)

195702

682468

3.5

12

交趾郡(岭南最大的郡)

92 440

746237

8.1

10

关中诸郡(含长安)

1519857

6682602

4.4

132

岭南诸郡(含今越南一带)

215448

1372290

6.4

55

A.关中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岭南B.关中的城市化水平处于领先地位
C.关中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岭南D.政府对南方民族地区“因俗而治”
6 . 在近代早期,美洲经历了彻底的转型。天花和其他疾病引发了凶猛的瘟疫,严重摧毁了本地人口并动摇了他们的社会稳定。在人口急剧减少的情况下,欧洲人颠覆了土著的帝国。一些土著作为群体彻底消失了,还有一些虽然保留了原有的社群、身份认同和文化传统,却日益屈从于欧洲移民和他们的欧裔美洲后代的影响。下列各项中,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①欧洲人在美洲的殖民活动导致美洲文化发生了替代性的变化
②美洲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文化
③由于美洲人口的大量减少,大批华工进入美洲,促进了其发展
④美洲转型指殖民者的入侵改变了美洲人口结构,形成新的族群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历代有关科举制度史料。

朝代出处史料
唐朝《通典》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
两宋时期《金史》辽起唐季,颇用唐进士法取人。……金承辽后,凡事欲轶辽世,故进士科目兼采唐宋之法而增损之。终金之代,科目得人为盛
明朝《明实录》科举是国家取人材第一路,不可滥
清朝后期《梦蕉亭杂记》末世不察,至薄帖括为小技,而未审先朝驾驭英雄之彀,即在乎此。科举一废,士气浮嚣,自由革命,遂成今日无父无君之变局
民国时期《孙中山全集》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实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以下为某朝代交通状况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①驰道更加有利于中央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②五尺道便于中原与西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③直道直接沟通了该朝都城与草原丝绸之路            ④构成以洛阳为中心遍布全国的驿路交通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非人在9世纪左右掌握了铁器和青铜的冶炼技术,能够铸造青铜人像和工具。东非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与阿拉伯地区和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部和南部非洲较多保留了黑人传统文化,大津巴布韦遗址由石块垒砌而成。下列选项对材料所述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和非洲交往源远流长B.古代非洲城市发展水平较高
C.非洲文化地域性特征明显D.古代非洲对外贸易比较发达
10 . 民族主义是近现代欧洲乃至世界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族主义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的一种现象。中世纪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勃艮第或康沃尔的居民,只是最后——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三个发展逐渐更改了忠诚的这一尺度。一个发展是各种方言的兴起和这些方言在文学表达方面的运用。另一发展是若干国家教会脱离了天主教会。最后一个发展是西欧的一些王朝建立并巩固了几个性质相同的、独立的大国——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丹麦。这些发展为民族主义的兴起打下了基础。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二   1814年9月召开了维也纳会议……维也纳和约就这样结束了在法国革命后接踵而来的遍及欧洲的政治上的和军事上的大动乱局面。然而甚至会议中最保守的外交家也承认,革命活动和革命遗产不会从欧洲文化或历史中真正地消失。……一些著名的革命事件也有助于传播人权、政治参与,民主政府和经济组织工作的一些新观念。

——改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韩国经济从崩溃的边缘走向复苏,60年代韩国成功推行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70年代跻身于新兴工业国行列,80年代发展成为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国家,韩国在不到40年之中取得了被称为“汉江奇迹”的经济成就。……美国2018年依据《贸易扩张法》,对韩国钢铁产品征收了25%的高关税。欧盟也从2018年开始对韩国11种钢铁产品提高了关税。韩国钢铁协会表示,钢铁产品出口环境日趋恶化,自2017年以来连续5年减少。

——改编自朴昌根《解读汉江奇迹》、2022年韩国《国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进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和民主发展的角度,指出17到19世纪西欧王朝国家的历史命运。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政治文化重构的角度解释“革命活动和革命遗产不会从欧洲文化或历史中消失”的原因,并列举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从文化角度分析“汉江奇迹”出现的原因,指出二战后新兴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困境,并概括中国为此贡献的智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