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0 道试题
1 . 1804年法国民法典颁布实施后,为使民众理解、掌握法典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法国民法学界编纂了众多关于民法典的解说和注释书,对成文法典进行逻辑的、详尽的、系统的文本解读、阐释,以此为起点欧洲的法典化运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反映出大陆法系(     
A.司法机关拥有立法权B.比较重视法律文本的解释
C.判例法占据主导地位D.坚持司法中心主义的原则
2 . 《五行志》将各种灾害和怪异纳入经学解说范畴,以灾异言人事,以天道说治道。中国古代25部正史中,有18部修纂了志书,其中有13部修撰了《五行志》。这反映了在古代(     
A.阴阳五行学说影响国家治理B.政府重视对自然灾害的研究
C.鬼神论深刻影响史书的修纂D.儒学深刻影响官方意识形态
2023-08-14更新 | 347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经济学家们在分析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原因时提供了两种解说,一个是油价暴涨,造成生产成本上升及利润减少,引致商品价格上升同时经济放缓。另一个应该是(     
A.美苏冷战造成国际局势持续动荡B.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经济发展迟滞
C.政策不当使政府对经济过度管制D.二战使得资本主义经济持续低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儒学经历了从“经书”到“经学”的发展历程,中国传统社会的“经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其属性正在于它的权威性、神圣性、非批判性。汉武帝即位开始,儒学之士所研习的传统典籍开始了一个日益被推崇的上升之路。汉武帝之后,在汉代儒学发展史上发生了两个异乎寻常的重大事件,即皇帝亲自出席、“称制临决”的石渠阁会议和白虎观会议。两次会议的目的完全一致,即评定《五经》异同,使关于《五经》的解释“整齐归于一是”,并“永为后世则”,以皇权认同的《五经》作为经国治民的根本大法。在汉宣帝立十二博士后,儒学出现了同一经而有数家博士并立的情况。于是,同经各家要相互区别,就有了对同一经的不同的解说、不同的章句;弟子们要记住自家老师的章句,就又演化出章句之学。严守自家师说,固守家师的章句,是师法的要害或本质。

——摘编自李振宏《汉代儒学的经学化进程》

材料二   经过汉代的发展,不但儒家本身凭借着经学的独特地位而成为知识体系中最主要的部分,而且儒家的价值观念也随着统治阶层的推行而成为一套规范人们行为的制度,也可以称之为“礼法”“名教”。但是,一种思想一旦占据独尊地位,就会出现许多负面的东西,比如有些人内心未必真正孝顺,但是他要通过一些表面上的仪式来获取“孝”的名声。因此,有一些人对这些礼法进行批判。东汉末年的政治动荡,使名士们对现实产生了强烈的不满。而汉代经学的不断烦琐化,使得儒家内部也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思想方式来超越经学的束缚。

——摘编自干春松《儒学小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儒学经学化进程的特征,并分析汉代儒学经学化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代儒学的影响。
2022-07-1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处理与周边政权与汉唐一样,都是在华夷正朔观念与现实政治的交互作用下,构建自己的话语和现实政策。太祖朝和太宗朝前期理顺宋辽间的华夷名分,建立以宋朝为中心的天下秩序,因而使用华夷一统的话语,并用“汉唐旧疆”作为开拓行动的解说。雍熙战争的失败使宋朝放弃了理顺宋、辽华夷一统的话语权。宋神宗继承了宋仁宗“汉唐旧疆”的话语和内涵,但其志向又不止攻取西夏和幽燕,而是包括恢复包括河湟和交趾在内的“汉唐旧疆”。神宗的开边目标就是在这一框架中制定和开展。

——摘编自黄纯艳:《“汉唐旧疆”话语下的宋神宗开边》

材料二       一方面,罗马人意识到帝国的幅员辽阔以及罗马世界经济和文化资源的不平衡性。尤其是自2世纪中叶之后,发生在边疆的动荡使罗马精英意识到需要通过谨慎的判断来保全罗马世界的最佳地带即心脏地区,而现实的边疆确定与防卫也日益重要。而思维的另一方面,长期的帝国政策和领土霸权,又让罗马人无法放弃“帝国无疆”的领土认知模式,“无疆帝国”的观念与同时期的罗马边疆形势与政策相呼应。

——摘编自王忠孝:《“无远弗届”:罗马帝国早期疆域观的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北宋和罗马帝国初期对边疆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早期疆域观形成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宋和罗马帝国早期疆域观念的历史启示。
2023-11-1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高二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继赌石、开盲盒之后,直播“建盏开窑”引来了众多网友围观。直播间里,一人拿着刀不停地打开匣钵(如图),另一人负责解说开出来的瓷器,引导网友购买。至今仍盛行不衰的制瓷工具“直壁平底匣钵”出现于(     
A.新石器时代B.春秋战国C.南朝D.宋代
7 . 专题片《古蜀记·三星夺目》解说:仔细研究三星堆的出土文物,我们便不难发现一个现象,玉琮和良渚文化出土玉琮十分相似,陶岙、玉璋、铜牌饰深受二里头夏文化的影响,铜罍、铜尊等青铜器,又深受商文化的影响,在湖北石家河文化出土的文物玉人头像造型,外观神态与三星堆青铜人像十分接近。这说明(     
A.青铜器文明开始于古蜀B.早期国家注重祭祀仪式
C.古代蜀地文明特色鲜明D.区域之间文明交流广泛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子指出:“子不语乱力怪神(违背常理或不易解说的事)……未知事人,焉知事鬼……敬而远之”。儒家学派主张“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仁者人也”“仁者心也”“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理学家张载说:“天地以生物为心”。朱嘉说:“仁者以天地生物之心为心”。这些思想主张,后来成为儒家思想的根本命题。

——摘编自李泽厚《论语今读》等

材料二梁启超指出:“兴民权”“政治革命者,革专制而成立宪之谓也”。康有为言:“民为主而君为客,民为主而君为仆,故民贵而君贱易明也。”而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更使民主成为“反专制”的一把利刃,直取君主专制的要害。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19411028日,《解放日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分析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双重含义:“一是人民当家做主人,二是人民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义对自身的事务当家作主”。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儒家思想的“根本命题”,并分析这些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
(2)根据材料二,概述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对古代儒学“根本命题”的共同发展,并指出引起这一发展的政治因素。
(3)根据材料三,简析中国共产党对古代儒学思想的重要发展,并指出这一发展对当代社会的价值。
2023-04-13更新 | 17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人们对战争的恐惧还刻骨铭心之时,发动并无取胜把握的热战毕竟不是时机。在争夺东欧不断失败之后,美国统治阶级内部经过一番争执,最终选定了对苏发动“冷战”。美国冷战政策的制定者之一、原驻苏临时代办乔治·凯南曾注解说:“苏联听不进理智的逻辑,但对武力的逻辑却十分敏感,因此,如果对方拥有足够的武力,并清楚地表明它准备使用武力,这就几乎用不着真正动武”在上述思想指导下,美国一方面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另一方面开始稳固西欧。

——摘编自刘笑盈《冷战的兴起与欧洲的重组》

材料二美苏争霸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美攻苏守、70年代苏攻美守、80年代互有攻守而美攻多于守的3个时期。二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双方围绕着原子弹和氢弹展开争夺;1957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竞相研制和发展战略核武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军备竞赛进入了战略防御系统、宇宙空间军事化新时期。美国五角大楼每年近3000亿美元的军事预算中,有三分之二花在国外的防务上。苏联是以经济、军事援助为手段向第三世界渗透扩张的,每插入一国或地区都要耗费一定的代价。巨额军费开支,美国以前还可以通过贸易顺差来弥补,而后期贸易出现巨大逆差,财政赤字高,大国地位下降。

——摘编自司徒文《世界两极格局崩溃缘由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发动冷战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稳固西欧”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美苏争霸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争霸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先秦时期的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礼》中记载“大司徒”负责实行荒政和救济孤寡等;“遗人”具体负责日常及灾荒时的救济与施舍;《周礼•地官司徒》中记载了“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十有二曰除盗贼”等荒政措施.还规定了“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购(救济)”的救助措施;在为齐宣王解说周文王如何治理国家时.孟子说:'•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强调“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墨子主张通过利他和利我从而达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

(1)根据材料概括先秦时期社会保障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说明先秦时期社会保障思想的特点。
2023-05-21更新 | 304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