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07 道试题
1 . 如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部分内容。该表格反映出中华文化(     
中国戏剧京剧、秦腔、昆曲、湘剧、豫剧、河北梆子、木偶戏、梨园戏、歌仔戏……
传统文学先秦诗歌、汉赋、汉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小说
民间工艺潮绣、剪纸、风筝、中国结、泥人、千层底……
A.缺乏转型的根本动力B.维系了中国大一统局面
C.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D.蕴含着明显的民族差异
2 . 下列表格所示为近代部分君主立宪制国家的政治特征。符合表格特征的近代国家是(     
序号特点
1世袭君主为国家元首,拥有实权
2君主任命内阁成员,内阁对君主负责
3君主直接掌握行政权
4议会行使立法权,但君主有否决权

A.光荣革命后的英国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C.独立战争后的美国D.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
2022-07-18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面表格为尧舜禹时期相关史实的记载。

据此推断,该时期
A.出现了邦国林立的局面B.是我国可考信史的开始
C.开始逐渐进入文明时代D.具备早期国家基本雏形
2021-12-12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外交成就

总方针外交原则时期外交成就影响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0年代 1954年倡导以▲ ① 作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
1954—1956年,与亚非欧7国建交,与英、荷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进展
50年代末60年代初支援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建交高潮。赢得友谊信任,提高国际地位
1964年, ▲ ②实现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70年代1970年,与西方5国建交,中英、中荷关系升格为大使级
▲④
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年,中美关系 ▲③ ,中日建交
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

材料二   一切决定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干得好不好。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如果我们国家发展了,更加兴旺发达了,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就会大。现在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并不小,但是,如果我们的物质基础、物质力量强大起来,起的作用就会更大。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


(1)根据所学知识,将表格中的空缺填写完整。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方向。结合书本知识,简述进入21世纪至中共十八大召开之前,我国外交活动的主要成就。
2021-11-1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S9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请结合20世纪初和20年代的相关史实,设计并完成“孙中山突破局限、不断自我革新”表格。表格要求分不同时期展现孙中山思想转变的表现和影响。
        孙中山大事年表
1866年,出生在广东香山县。
1894年,上书李鸿章力主改良受挫,同年,创立兴中会。
1905年,成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1911-1912年,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
1917年,领导护法运动失败。
1920-1922年,领导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
1924年,召开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明确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方向,开始了国共合作以及国民革命运动。
1925年,在北京逝世。

2016年11月11日,习近平在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他总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努力赶上时代潮流。…体现了他敢于突破局限、不断自我革新的可贵精神。”


2021-08-1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无为仓头中心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6 .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成果表
朝代科技发展成果
两汉时期《黄帝内经》奠定中医理论的基础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九章算术》及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魏晋时期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6
《齐民要术》是现存最早完整农书
裴秀绘制《禹贡地域图》
隋唐时期雕版印刷;火药应用于战争
《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医药学成果
宋元时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造出人工磁化的指南针
《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当时许多科技成果
《农书》集南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表格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2)结合所学分析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
2021-11-2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甲、乙、丙分别是中国古代三个统一王朝的形势图(部分)


(1)读图,判断甲、乙、丙所处的历史时期。
民族交融的方式措施
(注:下列空格里填写字母)
军事征服

政治联姻G
设置机构A
贸易往来
H
因俗而治
J

(2)中华民族历史上,民族交融的方式多种多样。请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备选项填入表格。(只填字母)
2021-11-14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屈辱、抗争、探索、独立、富强的历史。
(1)在这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中有一些有重大影响的节点性事件。请将下列节点性事件填写在对应的时间轴上。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D.五四运动E.新文化运动F.抗日战争胜利G.中国共产党诞生H.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I.中国加入WTOJ.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请将上述节点性事件与其历史影响一一对应。
①倡导“民主”与“科学”
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③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⑤引进先进的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⑥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⑦实现民族独立,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⑧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⑨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⑩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武汉、南京、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承载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时空记忆,请结合地图完成下列表格。

历史事件位置
(字母)
(1)《南京条约》签订
(2)五四运动爆发地
(3)辛亥革命爆发地
(4)中国共产党最初诞生地

材料1   ……与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一起,被称为20世纪中国的三大历史性巨变。

——《中国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4)材料1中……处应填的是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5)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此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请列举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遇到的“左”倾错误三例。

材料2   



(6)材料2中图一、图二的数据变化,分别体现了1978年以来中国的什么政策的尝试?
图一:________图二:________
(7)图三中1992年以来经济迅速增长的直接推动因素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一国两制   
C.科学发展观   D.改革开放
2022-04-26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合格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某回忆录中说:“1970年8月的一天,连队的杨指导员跑来找李荣欣,将一张表格塞到李荣欣手里,让他填一下,说部队准备推荐他到北京大学去学习外语。无论如何,李荣欣都没想到,上大学——上大名鼎鼎的北京大学。”这一故事说明
A.中断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B.高等教育改革向深入发展
C.高中直接升入大学模式建立D.高校升学考试制度被废止
2022-02-1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永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纵观人类科学史,一些重大科学发明不仅改变了科学进程,更使人类文明产生了巨大飞跃.下列科技成果对人类进程或思想观念有重大影响,阅读材料:
名称内容及意义
血液循环理论17世纪英国科学家哈维提出:人体有固定量血液在人体内循环,为人们充分了解人和动物的生理学开辟了新的途径.
三大运动定律17世纪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详细介绍理物体运动的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理论大综合
微生物理论19世纪巴斯德提出了疾病的微生物理论.使医学攻克了多种疾病.
电磁感应定律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会产生电流.使人类从此迈进了电气化时代
生物进化理论1859年达尔文发表的<物种起源>揭示出地球上生命的动态性质.把神从有生命的领域驱逐出去.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量子论,1905--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和广义的相对论.这对现代科技产生巨大作用.

问题:从表格材料中提取两项或者两项以上的成果,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论题,用史实论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