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公元前14世纪的一份古埃及纸草上记载了《关于雇佣两个女奴的契约》,该契约记载了牧人摩塞雇佣女奴赫立特、赫奴特的事情。从契约可以看出,订立契约不仅要写明订立契约的时间和主要内容,而且还要有不止一个的证人,与此同时书吏还要将订立的契约记录在案。据此可以看出(       
A.古埃及契约有严格的订立程序B.这份契约违反了政府的规定
C.契约应用广泛存在于古代社会D.古埃及法律非常全面,领先世界
2 .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材料一   1337年--1453年,英国和法国之间爆发了百年战争。最后,法国获胜,基本实现了国家统一。在战争中,法国为了赶走英国军队,奋起抗争,涌现出了民族女英雄贞德。

材料二   《马赛曲》


阅读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阐释15-19世纪,西方国家是如何从专制王权国家发展为民族国家的。
2024-02-1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17世纪英国内战特别是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英国摆脱了专制王权,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大土地贵族取代国王掌握了国家权力。合适的政治制度为英国经济起飞创造了条件,17世纪末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英国农业在技术和制度层面上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后世统称其为“农业革命”。正是农业革命推动了英国农业生产力发展,为英国城市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世纪、19世纪的英国农村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其中一部分逐步向城市转移,对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工业部门和其他非农部门转移,工厂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大,农村生产率也迅速提高,产生了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因此,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加快。……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为城市数量和规模的急剧扩大提供重要的载体来源,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部分自由劳动力,从而成为英国城市化发生的必要前提。

——摘编自赵煦《英国城市化的基本前提——农业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依据材料,概述英国城市化进程发生的前提,并结合所学,分析英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2024-02-0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2019年,北京大学塞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千山共色—丝绸之路”文明特展,展品中有汉朝的“五星出东方”锦护膊,出土于新疆和田地区。据此可以判断(       
A.新疆和田地区是丝绸之路的起点B.汉朝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C.汉朝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D.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5 . 挽救民族危亡

材料一   遭逢“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晚清一批读书人逐渐认识到,唯有实行变法才能救亡图存。维新思想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的《变法通议》等文章,更是明确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1)结合所学,列出材料一中“大变局”的具体表现。写出康有为为戊戌维新运动提供理论依据而撰写的两部著作名称。简述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历史背景,分析三民主义的积极意义。

材料三   关于义和团运动的部分研究资料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末教案》(晚清的“教案”即民众与教会纠纷或冲突的案件,此书收录大量与义和团兴起有关的“民教冲突”案件)
劳乃宣《义和拳教门源流考》1899年(劳乃宣时任直隶吴桥知县)
袁昶《乱中日记残稿》1900年(袁昶为清朝大臣,因反对义和团被朝廷处死)
《直隶总督裕禄折》1900年,见《义和团档案史料》
《窦纳乐爵士致索尔兹伯里侯爵函》1900年,见《英国蓝皮书有关义和团运动》(窦纳乐时任英国驻华公使,索尔兹伯里时任英国首相)
普特南·威尔《庚子使馆被围记》1900年(普特南·威尔为当时英国在华记者)。
《论义和团事中国与列强之关系》,《清议报》1900年(《清议报》是梁启超主办的立宪派报纸)
《军机处寄各省将军督抚上谕》1900年,见《义和团档案史料》
《议和难善后更难说》,《汇报》1900年(《汇报》为晚清商业性报刊)
《论列强对中国之政策即中国之前途》,《清议报》1900
佚名《拳匪起祸李鸿章外交文件》1900
《惩前乱而毙后患说》,《(上海)万国公报》1900年(《(上海)万国公报》为美国传教士创办的教会报刊)
文悌《庚子西幸纪程》1901年(记载慈禧太后西逃和回京,文悌时任河南府知府)
吉田良太郎、八咏楼主人《西巡回銮始末记》1902年(记载慈禧太后西逃和回京,作者身份不详)
支碧湖《续义和拳源流考》1906年(支碧湖为清朝进士,曾任知县,参与镇压义和团)

材料四   探究主题

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和起源
清政府与义和团运动
外国列强与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对晚清时局的影响
(3)按史料类型,将材料三中的文献史料进行分类并写出对应的序号。参考材料三中的研究资料,从材料四中任选一个主题,列出3-5个相关参考资料的序号。

材料五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一条自己特色的革命新道路。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4)依据材料五、结合1927年—1934年之间的相关史实,指出中国共产党“掌握武装力量”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井冈山根据地建立后,中国革命走上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2024-01-2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恰塔尔·休于遗址位于今土耳其境内,由上千座规格相近、结构相似的房屋群落构成,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箭镞、矛头、镰刀等工具及小麦、大麦、豌豆等作物种子,还发现大量女性雕像。这说明当时(       
A.男性占据社会主导地位B.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分化
C.已经开始农业定居生活D.形成了早期的城邦国家
2023-07-15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79年6月底,沈阳、阜新、丹东等地发放了3300多个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不但有修鞋、修车和缝补等修理服务,也有小冷饮、瓜果蔬菜小卖铺,既方便了群众,又活跃了城乡市场,还为城市闲散人员广开了就业门路。这种百业复苏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国家实行改革开放B.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23-03-02更新 | 193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事件主要内容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新式学校,建成新式海军
19世纪90年代戊戌维新运动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支持下推行“百日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
1911辛亥革命革命派发动武昌起义,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概括上表所列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请任选两件事说明其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宫成为国家政治中心,有这样习俗的民族是(     
A.契丹族B.女真族C.党项族D.突厥族
10 . 唐朝时期,东北的袜羯族、西南的吐蕃族等少数民族都建立了政权,这些政权(     
A.完全采用地方流官进行管理B.对边疆开发作出贡献
C.长期与内地没有任何往来D.政府设置理藩院管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