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民族危机与抗争

材料一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担心波及其势力范围长江流域,遂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后由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上海道余联沅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保护东南章程九款”。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后,南方更多督抚加入进来,和各参战国商订协议,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协议虽未签字,但在清政府危亡之际,地方大员寻求“自保”,表明中央权威的式微与地方势力的扩张。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李大钊《青春》(1916年发表于《新青年》)

材料三   19374月红军指战员钟士灯致父母家书

原文摘录:我在外,大家都是为着抗日的,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庭,为着自己的未(来)做事……现在说起到达北方,使用(实行)国共合作、释放一切政治犯,联合(了)许多抗日友军,国家已经和平。

材料四   1949101日)夜晚十点钟以后,我从天安门回到了宿舍,兴奋得不能合眼,我坐在桌子前面,拿起笔在纸上写着,反复地写着同样的一句话:“占人类总数的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巴金


(1)阅读材料一,指出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青春》发表的时代背景。
(3)阅读材料三,判断其史料类型,并分析其史料价值。
(4)阅读材料四,指出使作者“兴奋得不能合眼”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占人类总数的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2024-02-1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毛泽东在某次大会上发表演讲:“有些同志以为我们的红帽子戴了十年,今天又戴三民主义帽子,就表示老不愿意……但如果旧帽子换上了新内容,那事情就变化了,不是不可戴的,反而变为可戴的了。”毛泽东的这一论述,旨在(     
A.号召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B.结束“左”倾错误的统治
C.团结一切力量应对时局变化D.实现和平建国的政治目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民国七年发表的《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指出:“不到半页,必有发昏做梦的话。青年子弟读了这种旧文章,觉其句调铿锵,娓娓可诵,不知不觉,便为文中之荒谬道理所征服。”这主要体现了(     
A.梁启超的维新改良思想B.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思想
C.新文化运动抨击旧文学D.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要求
2023-11-12更新 | 325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废除人头税后,这种对“被征税”担心的消失,改变了古人的生育观念,中国由此进入了第一波“人口大爆炸”时代。对该材料解释正确的是(     
A.废除人头税使得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
B.废除人头税标志着实物税开始转向财产税
C.废除人头税有利于中国清朝人口快速增长
D.废除人头税是康熙时的“摊丁入亩”政策
2023-01-13更新 | 24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列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阿克莱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
②工人创造的价值全部为资本家所得,这就是资本家日益富裕的秘密。资本家从生产中获得的利润被称为“剩余价值”。
③普鲁沙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
④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
2023-01-13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文献综述

材料一   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研究成果。文献综述的前提是选题的确定,选题要注重前沿性和科学性,搜集整理文献时要注意文献与选题的关联度。文献综述的目的是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工作,通过了解目前的研究水平,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寻求新的研究突破点和研究的意义。

——摘编自王俊芳《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等

材料二   某历史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

序号时间成果
1984《近代北京市政建设史料》
1984《北京历史纪年》
1985《北京古今十讲》
1990《北京历史纲要》
1991《定陵考古发掘报告》
1994《北京通史》
1994《北京建制沿革》
1994《北京名园趣谈》
1996《老北京天桥的平民文化》
1997《北京历代城坊、宫殿、苑囿》
1997《北京城市生活史》
1997《北京历史自然灾害研究》
2000《北京古代交通》
2006《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研究》
2007《北京近千年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2011《北京商业史》
2012《北京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综合考察研究》
2020《填补北京史空白的上宅文化遗址》
2022《北京原点——琉璃河遗址的保护探索》


(1)阅读材料一,概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点。
(2)阅读材料二,为这一历史问题撰写一个文献综述。要:研究主题明确,涵盖基本要点,逻辑清晰。
2023-01-1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世纪金本位制极大地促进了英国商品的出口,使英国保持大量贸易顺差;英国通过英格兰银行管理着世界金融体系,迫使各国经济遵守“货币体系规则”。该材料说明(     
A.英镑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B.光荣革命推动了英镑霸权地位的确立
C.白银失去了在货币体系中的流通功能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得以最终确立
8 . 许倬云先生在《说中国》中提到,汉代“因能容纳,而成其大;因能调适,而成其久。”下列选项能体现“调适”的是(     
①尊奉黄老无为的思想,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
②察举制推动社会阶层流动,为两汉选拔了大批人才
③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进行巡视监察
④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出了儒、佛、道“三教合归于儒”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3-01-13更新 | 34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外交体系

材料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种基于“天下共主”理念的中央王朝,以四夷为外服,以“朝贡”为理想,构建了一种“华夷秩序”。一些周边国家向明清朝廷“纳贡称臣”,接受明清皇帝的册封,但宗主国不干涉藩属国内政,且这种关系不是通过武力形成的。这些藩属国一旦遭受外敌入侵,中央王朝会出兵援助;而他们前来进贡时,本朝皇帝会给予高出贡品数倍的重礼,以示恩惠。

——摘编自王承庆《中国外交体制的建立与近代化转型》等

材料二   1648年订立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欧洲的混战局面,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且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这一体系改变了中世纪的帝国观念,代之以主权平等的观念。然而,西方各国在国际法应用中实行双重标准,为了谋取利益经常违反国际法,在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驱动下,它又成了向外扩张的“世界国家秩序”。

——摘编自李育民《条约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等

材料三   伴随着法国大革命,民族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而拿破仑战争亦加速了自由、平等的思想传播,推动了1815年第二次国际秩序的变革。各国之间签订了许多国际公约,制定了一系列战争法规,试图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但这一秩序没有常设机构,在发生国际危机时任何成员国均可召集并主持召开相应的会议。

——摘编自陈安迪《四大国际体系转型成因及特征探究》等


(1)阅读材料一、二,比较中西方外交体系的不同特点。
(2)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评析“第二次国际秩序的变革”。
2023-01-12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蔗糖的世界之旅

材料一   世界蔗糖业传播路径示意图


材料二   葡萄牙的巴西殖民地是早期近代世界上最大的蔗糖生产者,1625年,葡萄牙几乎为整个欧洲供应来自巴西的蔗糖。据现代学者估算,来自巴西的各种蔗糖到里斯本后,价值增加2.5倍到4倍。但甘蔗是一种非常耗费地力的作物,一块土地种植甘蔗15年左右,其肥力就开始下降,所以葡萄牙殖民者强迫黑奴不断砍伐森林,开辟新的种植园,但在1808年以前,巴西进出口贸易完全由葡萄牙垄断,种植园主并不与世界市场发生直接联系1635年法国控制马提尼克岛后,殖民者开辟甘蔗种植园,到19世纪30年代,该岛屿3/4的森林都毁灭了。因为森林砍伐剥夺了许多动物栖息森林的天然习惯,过度的砍伐森林导致数百种动植物灭绝。

——摘编自施诚《早期近代世界文明互动的表现》等


(1)观察世界蔗糖业传播路径示意图,按时间顺序描述蔗糖的洲际传播路径(写出大洲即可)。
(2)阅读材料二,分析蔗糖的生产与贸易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023-01-12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