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0 道试题
1 . 19 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许多欧洲人,尤其是所谓大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公民,都坚信自己国家在文化、经济和军事上的至高无上地位。他们对自己国家的实力信心膨胀,对自己国家的缺点视而不见,针对敌对国的批评却达到了妖魔化程度。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形成B.西方国家内部分化加剧
C.列强在全球的竞争加剧D.欧美国家主导国际局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列宁在谈及新经济政策时说道:“我不想预测依我看究竟要多长时间……我们能估计到5—10年的情况,就谢天谢地了,通常我们连5个星期的情况也估计不准。”还认为,新经济政策不可能一直存在,在其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使命后必然会退出历史舞台。 由此推知,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A.得益于“苏联模式”的推行B.依赖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
C.取决于苏俄社会形势的发展D.佐证了苏俄社会经济的落后性
2024-02-08更新 | 133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鲁国是西周重要封国之一、时人有“周礼尽在鲁”的赞叹。但据《孟子》记载:鲁国初封时“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俭于百里……今鲁方百里者五”。战国时期鲁国封地的扩大(     
A.冲击了原有的统治秩序B.损害了新兴势力的利益
C.促进了礼乐制度的完善D.促进了宗法制度的拓展
4 . 1955 年,联合国颁布文件,倡导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共同参与社区事务, “社区发展的目的是动员和教育社区内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和国家建设,充分发挥创造性,与政府一起大力改变贫穷落后状况,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一倡导(     
A.促成了社区多元治理的新模式B.提升了社区基层治理的效率
C.有利于调动居民参与社会管理D.得到了世界各国的一致认可
5 . 法学家贝卡里亚(1738—1794 年)在《论犯罪与刑罚》中说道: “真相有时会从大部分人的面目表情中不期而然地流露出来,然而,如果说从一个平静人的语气、姿态和神色中很难察觉出真相的话,那么,一旦痛苦的痉挛改变了他的整个面目表情,真相就更难流露出来了。”其意在说明(     
A.司法权尚未实现真正独立B.近代法律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C.司法审判呈现随意性特征D.刑讯逼供难以实现司法公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6 世纪 80 年代后,华商运货到菲律宾,每吨货物除了要向西班牙殖民当局缴纳 12 比索的停泊费外,还要缴纳3%的关税。荷兰统治马六甲的时代,华商船只通过马六甲海峡,不论起货与否,一律要征税,税率一度高达20%。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A.海外贸易呈现出衰落的发展态势B.传统朝贡贸易遭到西方遏制
C.外贸受到了西方殖民扩张的影响D.海上丝绸之路拓展空间有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统计: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苏州一个五口之家,如果一家土地全部种植水稻,年收入为27.2两(白银),需缴纳田赋2.6两。如果这一家土地全部植桑养蚕,年收入为118.28两,除缴纳田赋2.6两之外,还需缴纳商品交易税3.94两。这一赋税政策(     
A.体现了封建农民沉重的负担B.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阻碍了农业多种经营的发展D.助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8 . 下表是关于番薯传入中国的不同史料记载。据此可以确定的事实是(     
史料出处
漳人初得此种,虑人之多种之也。诒曰:食之多病。近年以来,其种遂胜。《漳州府志》(1573年)
番薯,皮紫,味稍甘于薯芋,尤易蕃。郡本无此种,自万历甲午(1594 年)荒后,明年都御史金学曾抚闽,从外番丐种归,救民种植以当谷食,足采其腹,荒不为灾。《福州府志》(1613年)
福州船出海陈振龙者往吕宋国觅番蓣种,挟小篮中而来……他谷皆贵,惟蓣独稔,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明)苏琰《朱锁疏》
A.官修方志史料价值高于私人撰述B.番薯最早传入之地应为福建漳州
C.多种史料互证即可得知历史真相D.番薯的功用在明末即已受到重视
9 . 元人陈栎《吴端翁诗跋》指出:“迨科举停,而诗复兴”;元人陆文圭在其《跋陈元复诗稿》中云:“科场废三十年,程文阁不用,后生秀才,气无所发泄,溢而为诗。”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学以致用观念的摒弃B.选官制度停废的影响
C.文学艺术形式的创新D.市民文化需求的旺盛
10 . 有学者指出,宋代百姓削钱铸造器皿以获取暴利的现象屡禁不止;同时,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与贱金属货币支付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上述信息可用于研究当时(     
A.货币统一的历史趋势B.纸币出现的社会背景
C.通货膨胀的社会现实D.白银货币化的必然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