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大发明。”这说明(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农耕经济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
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唯一结果
2024-04-23更新 | 246次组卷 | 202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我国古代制度的创新,反映了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汉选官制变迁史稿》

魏晋时代,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尤以德才为先,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的中央官制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中央官制的名称,并写出①的名称
(3)根据材料三,分别指出我国西汉、魏晋、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指出这些选官制度的选官标准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2024-03-0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马永顺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面内容摘自法国大革命时期音乐剧女作家奥兰坡·德·戈兹写作并发表的宣言,作者旨在(     
第六条法律应该是普遍意志的表达。所有的公民(女、男)皆应该个别地或通过他们的代表来协助法律的构成。法律对所有的人应当一律相同。在法律之前皆视为平等的所有公民(女、男),除了有他们的品行与他们的才能区别之外,皆同样地可以根据他们的能力,取得公共的职衔、地位与职位。
......
第十七条财产同时属于两性所有,不管他们结合或是离异。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出于法律认可的明确的公共需要,并且有公正与先决的补偿条件,任何人的财产权不可剥夺。
.....

A.宣扬女权主义B.追求浪漫自由
C.提倡民族国家D.践行《民法典》
2024-03-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马永顺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 氐、 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虚, 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     魏晋以来, 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 民族关系趋于缓和,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浪潮”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鲜卑拓跋部建立了什么政权? 该政权统治者为了顺应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进行了哪些改革? 简述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4-03-0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马永顺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美国宪法规定,国会具有对外宣战权,招募军队、维持军备的权力。总统为合众国陆海军总司令,并在各州民团奉召为合众国执行任务时担任统帅;经参议院建议和同意,总统有缔结条约之权。二战以前,美国出兵哥伦比亚、古巴以及墨西哥均未经国会宣战。这说明美国(     
A.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脱离现实B.民主政治制度设计存在一定缺陷
C.分权政治影响了政府行政效率D.总统始终掌控对外政策的主导权
6 . 《人类简史》使用了“逃走的国王”“胜利的议会”“权利法案”“其他重要法律”“政党”“内阁的兴起”“内阁的发展”“近代内阁”等标题,叙述了近代某国革命与制度的确立过程。该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
7 . 元代是由蒙古族在1271年建立的,其结束了我国南北对峙的战乱局面,是一个实现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元代实行(     
A.郡县制B.郡国并行制C.分封制D.行省制
8 . 王安石变法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政治变革运动。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整顿吏治B.以法治国C.富国强兵D.重农抑商
9 . 年画具有易为认知、易被接受、发行量大、可以大面积迅速传播的特性。下图是1954年的一幅年画《投票的日子》,两名社员正在催促参加选举的女代表,因为今天是投票的日子,社员们都穿着新衣服,非常喜庆。这幅年画反映的主题是(     
A.基层民主自治的盛况
B.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C.米棉之战胜利的喜悦
D.根本政治制度的形成
10 . 二战全面爆发前,受侵略国家欲通过国联维护自身利益,但其相关提案始终未能得到全体通过,从而使其对战争的制止无法实现,因此,该原则的实际效果与其初衷背道而驰。“该原则”指(     
A.“欧洲均势”原则B.“和平中立”原则
C.“全体一致”原则D.“大国一致”原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