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44 道试题
1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
2024-08-26更新 | 512次组卷 | 458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雅尔塔会议上,英美苏三国原则上同意分割德国,丘吉尔反对过分分割德国领土,但主张给法国一个占领区,他认为“大国的命运不会取决于他们的技术装备的暂时情况”。据此可知,丘吉尔意在(     
A.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B.推动欧洲各国整体发展
C.防止法西斯东山再起D.维持欧洲大陆势力均衡
3 . 1916年初,英国拒绝了中国加入欧洲战场的提议,后又否定了中国“以工代兵”的计划。不久英国却主动招募华工,至1917年4月底,已有三万五千名华工被送入法国战场。英国政府态度的变化源于(     
A.中国地位的提升B.十月革命的爆发C.英法矛盾的激化D.欧洲战局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柏林会议关于非洲的总议定书》规定:“本议定书签字国承认有义务在他们占领的非洲大陆沿岸地区的领土上确保建立一个足以保护他们的既得权利,又在必要时根据为贸易和过境运输的自由而订立的条件保护贸易和过境运输自由的政权”。这反映出柏林会议(     
A.确立了列强在非洲的统治秩序B.承认了非洲大陆各国的独立
C.肯定了“三角贸易”的合法性D.标志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2-13世纪,欧洲庄园领主们将自营地进行出租,或扩大经营规模。在伦敦周围,庄园主通过货币折算支付的雇佣劳动逐渐取代传统的奴役劳动。这反映了(     
A.庄园经济趋向瓦解B.领主地位遭到了巨大冲击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庄园经营具有商品化色彩
6 . 20世纪60年代以来,广大发展中国际取得了一些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     
①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   ②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和民族矛盾
③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④人口增长过快和贫富差距的问题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7 . 英国占有印度后,英语成为印度的一种官方语言。英国人在印度建立了教育机构,如印第安纳大学和贝尔格莱德大学。英国还在印度创建了新的社会组织,在医疗、法律和建筑领域改善了印度的现代化设施。这说明(     
A.英国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加深B.印度殖民地化色彩浓厚
C.印度借助于英国实现现代化D.英国殖民侵略的破坏性
8 .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炎黄时代至尧舜禹时期,黄河中游的炎、黄两大部落,不断碰撞融合。夏、商、周三族的民族迁徙与定居,三代更替以疆域的形式巩固了华夏族农耕经济的共同地域。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及其周边各族,不断地凝聚、兼并、扩张,融合成华夏族。秦汉王朝拓展疆域的过程中实行的“移民实边”和匈奴、乌桓、氐、羌等民族内迁,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形成。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民族大迁徙和大杂居带来了血缘上的融合,推动了早期中华民族的形成。五代至明清时期,契丹、女真和蒙古入主中原,建立辽、金、元王朝,与中原文化深度交融。清朝实行“满汉一体”政策,加强了对蒙、疆、藏等边疆地区的管辖,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和在台湾建省都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发展。

——摘编自高凯军《论中华民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关系的角度阐释古代“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程。
(2)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结成的多元一体大家庭。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例举若干处理古代民族关系的具体方法,并指出其产生的价值。(说明:只列方法,无需展开)
9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千秋大业,教育为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董仲舒有“汉代孔子”之称。他把人性划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三个不同的等级。“圣人之性”是绝对的善性不需教育;“斗筲之性”为天生的恶性,虽教难善。“中民之性”就是“有善质而未能善”,只有通过王者的教化才能成善。因此,他们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使之成为统治阶级利益的坚决维护者。

——百度百科

材料二   谓启导人之能力,而使其发达之方法。盖父兄之使其子弟受一定教育,不但属于道德上之义务,实亦为法律上之义务也。

——1908年作新社《东中大辞典》

人与人相比较,而已造就者对于未造就者,于某期间,继续以行普通之陶冶,使被教育者,得为独立之个人,社会之一分子之目的也。因其地位,而可分为家族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1911年黄摩西编《普通百科新大辞典》

查我国办教育,在光宣时代。当时无论新旧中人,莫不以教育为救国之要图。

——1917年梁启超的演讲

材料三   在十四五规划中(2021年—2025年),关于教育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自《“十四五”规划》

(1)阅读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教育主张。
(2)依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初教育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对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解读。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历史的观察者,历史图片可以让我们增加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围绕“战争与文化交锋”,结合两幅或多幅图片信息,自拟主题,运用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