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2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三 自1963年至1969年,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中国贸促会先后在东京和大阪、名古屋和北九州,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互办展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么多人的互相参观,实际上是一个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阶层的群众性交流。

——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

材料四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材料四的“不正常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因素。
2024-06-1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颍上县人和私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李小明课堂笔记里关于某条约认识的整理:①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②“使馆界称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③清朝腹地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④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表明该条约所反映的突出时代特征是(     
A.国内阶级矛盾服从中外民族矛盾B.中外民族矛盾服从国内阶级矛盾
C.中国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D.中外民族矛盾和国内阶级矛盾趋于合流
2024-06-1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颍上县人和私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02年至1803年,德意志艺术家格德在游历不列颠岛的伯明翰和什鲁斯伯里时,感叹方圆数英里“冒着火光的山川”像“喷火的火山”一样映红了地平线,“被煤炭闪耀的火光映衬得如此绚丽,使人仿佛置身于古罗马火与锻冶之神伍尔坎的工场!”这段艺术描写(     
A.讴歌了工业化时代的恢宏气象B.说明工业革命激发了文学创作
C.旨在使人们关注工业污染问题D.隐含了作者对英德矛盾的担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康、雍、乾三朝的几种官书中使用的“盛世”一词,在《万寿盛典初集》(康熙五十六年)中出现73次,在《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乾隆三年)中出现52次,在《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中出现39次,在《八旬万寿盛典》(乾隆五十七年)中出现62次。这说明清朝(     
A.对文化造成严重摧残B.努力构建巩固统治的舆论
C.康乾盛世的实至名归D.君主专制统治达到了顶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


古典时代(公元前500—公元500年)之前,远距离贸易存在很大的风险。在古典时代,两方面的发展降低了旅行的风险,刺激了远距离贸易。首先,统治者出于军事和管理国家的目的,大力投资修建道路和桥梁,客观上促进了国内贸易的发展。其次,古典社会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往往彼此相连。当这些帝国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对抗和冲突时,整个欧亚大陆和北非的广大地区就会出现一派和平的气息。远距离商贸的成本降低了,商品经营的规模急剧扩大。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18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市场逐渐被建立并开拓。当时国际商品流通的主流已是大宗机器制成品,如皮棉、棉纱、纺织机、煤炭、运输工具及各种工业半制成品,还有工业生产急需的大批农产品和矿产品。这一时期的贸易,如英国进口的棉花量,1785年为1840万磅,到1861年猛增为12亿6140万磅。这时,粮食、棉花、矿石等大宗商品几乎全在交易所中成交。这时的世界市场还是由一些以农业为主或纯粹从事农业的国家所组成的,这些国家都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

——摘编自李吟枫《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远距离贸易发展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世界贸易的特点。
2024-02-2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清朝时,总督和巡抚二者都单独开府,有独自的奏事权,遇有大事,亦需两相会商,并联名奏请,加上他们的职掌又多重复,故职责上的摩擦在所难免。清朝统治者虽在后期作过某种调整,但其原则却始终不变。清朝地方的督抚二元化领导体制(     
A.严重影响了地方的行政效率B.导致地方势力的壮大崛起
C.促进了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D.标志着专制集权达到顶峰
2024-02-2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说:“光荣革命后,激烈的政治变动在英国始终都没有出现……英国宪政看似有形,实则无形。”如1742年,沃波尔的下台开创了内阁首相在失去下院多数支持时应当辞职的宪法先例,后来这一做法成为英国政治制度的一部分。同时,英国统而不治的虚位国王,在政治生活中始终发挥着“制动阀”和“缓冲器”的作用。这说明英国政治制度的演进(     
A.具有灵活性与稳定性并存的特点B.始终带有保守主义的色彩
C.促使议会正在丧失对内阁的制约D.阻滞了政党政治正常发展
2024-02-2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民主政治背景下,戏剧在公民教化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公民集体观剧的过程和对戏剧的品评经常被视为大型的参政模拟现场。民众乐于记诵戏剧内容,并得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地使用剧中流畅的表达和优美的修辞,甚至借模仿戏剧朗诵来锻炼自己的演说能力。柏拉图认为,“用这些故事塑造他们的心灵,比用手去塑造他们的身体还要仔细”。对于古希腊戏剧观众而言,他们所记住的不仅仅是戏剧人物的言谈和修辞,同时还有戏剧台词的内在逻辑结构,他们通过模仿剧作家形成自己的思维框架。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的全剧末尾,歌队尽管受到神的警告,却依然心甘情愿地陪着普罗米修斯堕入地狱,“普罗米修斯在雷电中消失,歌队也跟着不见了”。今人阅读剧本时,凭借共情与想象力依然能够体会到剧场中心灵的震撼。

——摘编自颜欣萌《古希腊戏剧与公民教化》

材料二   清代戏曲塑造了一大批忠于国家、敢于谏诤、智勇双全的忠臣,孝顺父母、兄友弟恭、光宗耀祖的孝子,坚贞不屈、聪慧贤达的节妇,以及侠义相助、信义行善的义夫。随着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巩固,政府对民众的伦理道德要求更加严苛,“绝对道德”精神愈加明显。如在唐英的《芦花絮》中,闵损为打消父亲休妻的决定,不惜将错处全归为自己,甚至愿以死明志。清代禁毁戏曲成为一种制度性的查禁,如康熙十三年,礼部复魏象枢上奏禁止刊卖淫词艳曲;乾隆元年,工科给事中闾纮玺奏请严禁京畿演戏。此外乾隆时期曾令办理纂修《四库全书》处、军机处两处机构参与到禁毁戏曲剧本的活动中,这也是历史上首次设立专门机构查禁戏曲。

——摘编自周妙中《清代戏曲史》

材料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弘扬中国精神,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培育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等。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任务,确定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全面展开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摘编自光明网《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形成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戏剧在公民教化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戏曲的社会教化不同于古希腊戏剧之处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特点。并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中国传统教化对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
2024-02-2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统计,1950—1973年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从2300万增为2900万;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日益减少,从事技术性、信息性等工作的队伍却在不断扩大。导致美国社会从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知识阶层成为社会主体B.“滞胀”局面的出现
C.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D.“福利国家”的建立
2024-02-20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古代铜钱上通常铸有文字。从秦朝到隋朝,铜钱上的文字基本都是记载钱币重量,如“半两”“五铢”等。但是唐初铸行“开元通宝”钱,此后铜钱大都以“通宝”“元宝”命名。自北宋其形成惯例,新铸铜钱上统一铸当时的年号,如宋朝的“淳化元宝”,清朝的“乾隆通宝”等。由此可知,铜钱上铸有文字(     
A.有利于商业贸易的发展B.确立铜钱成为当时唯一流通的货币
C.有较高的历史价值D.体现了统治者对于经济的控制
2024-02-2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