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1947年的漫画《同志,你需要哪一只手》。画中马歇尔伸出两只手,左手上方文字为“马歇尔计划”,右手下方文字为“杜鲁门主义”;另外两人为苏联驻联合国代表维辛斯基和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据此可知,当时(     

A.苏联需要调整对外战略B.美国在对抗中优势明显
C.美苏合作基础开始消失D.世界紧张局势日益加剧
2 . 小明在研究康乾盛世时期某主题时,使用了图中的史料。据此判断,该主题是(     
·乾隆三十九年,民愤四起,山东寿张县民王伦组织白莲教教徒于是年秋起事
·康熙三十年,中国人口约为2036万左右;乾隆六十年,中国人口数突破了2亿9千万
·1435年,乾隆写给英王的敕谕中提到,“天朝法制森严,各处守土文武恪遵功令,尔国船只到彼。……定当立时驱逐出洋”
A.君主专制B.中外交往C.危机初显D.民生艰难
2024-02-0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时期时局动荡,远离朝政、逍遥自然成为士人的追求,他们赏识能够洞察世事的女性;对女子的评价也打破“三从四德”的标准,赏识知晓道义忠正廉洁的女性,以衡量君子德行的准则去评判女子;注重内在修养,明理善辩的女性得到了士人的赏识,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

——摘编自王阳《从<世说新语·贤媛>看魏晋士人的女性观》

材料二   盛唐女子在着装方面表现出了较为大胆的反传统意识,将开放性元素使用在服装之上,描绘着盛唐面貌。(一)女着男装。盛行于开元天宝年间,首先流行于宫中,后成为普通妇女的服饰。(二)胡服。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交往甚多,丝绸之路上商队络绎不绝。在陕西昭陵唐墓出土的陶俑中,那些窄袖紧身、脚穿皮靴的妇女形象,就是唐代妇女崇尚胡服的真实写照。(三)袒露装。……(四)女着戎装。魏晋南北朝以来少数民族妇女尚武的习俗在这一时期仍得以流行,妇女特别喜欢穿戎装。

——摘编自何琳《从张萱<捣练图>看唐朝女子的着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时期士人阶层的女性观,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盛唐时期女性着装的特点,并分析其折射的社会背景。
(3)材料一、二的作者运用了哪些类型的一手史料进行研究?
2024-02-04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论证“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这一结论时,采用了图中的史实,此外还可以补充(     

乾隆帝颁发给西藏地方的金瓶               《尼布楚条约》满文、俄文文本
A.澎湖巡检司的设立B.奴儿干都司的设置
C.戚继光的抗倭斗争D.噶尔丹叛乱被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为1575年左右佛罗伦萨根据中国瓷器样品制作的油—醋瓶;图1为1690年左右荷兰生产的装饰有中国图案的茶叶瓶。由此可知(     

A.欧亚地区生活习俗交融B.国际贸易促进文化传播
C.茶文化推动了文明交流D.全球贸易网络基本形成
6 . 图1和图2分别为东汉十四州和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这表明从汉到唐(       

A.国家版图日益扩大B.黄河中下游地区渐趋衰落
C.南北发展趋向平衡D.行政区划不再注重山川地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为公元8世纪的形势图。该图主要反映了(     
A.亚非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B.希腊化时代教育的发展
C.阿拉伯帝国对文化的重视D.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强
8 . 下表为托勒密王朝前期亚历山大城图书馆三位馆长的简介。据此可知,亚历山大城图书馆(     
姓名简介
德米特利乌斯亚里士多德的弟子,政治家、演说家、学者,著述包括历史、修辞、文学批评等
芝诺德图斯语法学家、文体批评家,是第一位校订荷马史诗的人,编纂了希腊辞典
埃拉托色尼古希腊地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和诗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测量地球周长的人
A.民主自由氛围日益浓厚B.开启了希腊化时代文化交流的序幕
C.公众服务职能不断强化D.有利于地中海世界文化中心的转移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自徐继畲《瀛寰志略》所载地球图(局部)

材料二   康有为曾说,见《瀛寰志略》后才“知万国之故,地球之理”。梁启超也称:“当时中国士大夫之稍有地理知识,实自此始。”     

——摘编自岳亮《 <瀛寰志略>:在中国发现世界》

材料三   1861年北京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管理因条约而产生的各种事务。又设同文馆,教授外国语言,不久其他类似的学馆也开设于各通商口岸。轮船招商局设立于1872年。开平煤矿始于1876年。……自强运动表示着一种意志单简的目的:中国希望借西方之科技以充实军事力量而已。纵有对他们的批评,也并不苛刻,可是运动本身范围如是窄狭,也就无从达到预期效果。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瀛寰志略》的创作背景并说明其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自强运动”的历史意义,并指出“无从达到预期效果”的根本原因。
10 . 国家政策是经济格局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7年时中国的大后方(含川、滇、黔、陕、甘、湘、桂七省)仅有工厂237家,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决定开展以国防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运动,将沿海工业向内地迁移,共计内迁工厂448家,机料7.09万余吨,内迁技工人数1.2万余人。……到了1942年时,渝、川、康、湖、桂、滇、黔等西南地区和西北的陕甘地区的工厂数占全国90%以上,尤其渝、川、湖最为密集。

——据陆婷《抗战时期工业内迁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三线建设》

材料二



图1   20世纪50年代建成的主要工业中心分布示意图

图2 20世纪60年代建成的主要工业中心分布示意图

——据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工业布局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2)观察材料二中的地图,指出20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工业布局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