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统计,1819年苏格兰因刑事罪被捕的只有89件,1837年已有3176件,1842年增加到4189件。19世纪中叶工人平均寿命仅为22岁,普遍低于农民阶级。19世纪末,曼彻斯特市内有2万人住在地下室里,占工人数的12%。材料可用于说明当时英国(     
A.工业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的相对滞后B.城市化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C.“城市病”催生了城市治理的新模式D.社会基层自治制度问题众多
2 . 下面是1700~1850年牛津、约克和伦敦工人工资水平波动图。这反映出英国(     
A.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社会分工B.工业革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人生活水平
C.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D.工业化进程极大地促进了民众的消费转型
2024-02-0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汉武帝时期,内朝由大将军、尚书令、侍中或尚书令兼领尚书事主持集议;外朝由君主制诏,丞相御史因事遵旨召集廷臣议事。参加廷议的人,依讨论问题性质各有不同,但通常情况下由公卿、列侯、二千石(司隶校尉、三辅长官)、大夫、博士等人参加。汉武帝时期的这一制度设计(     
A.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统治效能B.使皇权受到了一定制约
C.有效提升了行政决策的效率D.加强了中央官员的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为日本侵华期间在中国设立的部分傀儡银行。日本设立这些银行的主要目的是(     
银行简介
满洲中央银行九一八事交后,日本扶持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并设立该行。最初发行五分、一角、一元至一百元的纸币,后纸币面值增加至一千元等。
中国联合准备银行七七事变后,日本扶植伪华北临时政府设立该行,最初发行的“中联券”面值为1元、5元、10元和100元,后来面值增加到500元等。
A.转嫁负担以战养战B.争夺中国金融的主导权
C.扰乱社会经济秩序D.对国统区实施经济封锁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之前,世界历史上发生了两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件,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深刻认识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不同,也悄然改变了中国的道路选择。一个是爆发于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战争,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的贪婪面目,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罪恶根源。另一个就是1917年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五四运动爆发后不久,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提出“自俄国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几有风靡世界的势子,德奥匈诸国的社会革命相继而起,也都是奉马克思主义为正宗”。陈独秀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另一位代表,他创办刊物、组织团体、撰写文章,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思想,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此外,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也通过自己的方式发表文章、翻译著作。

——摘编自房广顺祁玉伟《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

材料二   回望百年奋斗历程,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摘编自《人民日报》《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举两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理论成果,并说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进程中积累的经验。
6 . 1971年,周恩来在全国公安会议上,批评了“文革”中的以权凌法,破坏公安组织、办案办法,以及规章制度的做法。他指出:“现在组织没有了,制度没有了,那套办法也没有了。”由此可推知,当时(     
A.法治建设遭到严重破坏B.“文革”错误得到纠正
C.司法机关的职能被强化D.“拨乱反正”正式开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图为《西北文化日报》对某一事件的报道。该事件(       
A.标志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开始B.使国民政府继续推行不抵抗政策
C.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D.有利于中共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
2024-01-3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的封建政治以“亲亲”“尊尊”为骨髓,大宗包含小宗,而大宗为本,小宗为其枝。徐复观先生就曾经指出:有干则必有枝,在常情说,干枝本是一体,干强者枝茂,枝茂者亦可增加干之强,这是周初封建的信念,齐桓、晋文的霸业,也证明了这一点。

——摘编自高晓荣《秦汉时期“强干弱枝”政策考论》

材料二   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摘编自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封建政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及影响。
9 . 中世纪初期,罗马法长期处于衰落状态,“教会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法庭中都有法律的效力”。从12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对罗马法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无论国王或市民,都从成长着的法学家中找到了强大的支持,罗马法被重新发现”。据此可推知(     
A.《圣经》遭到了新兴社会阶层的抛弃B.罗马法复兴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C.《圣经》与罗马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D.罗马法已成为资产阶级反教会的工具
2024-01-2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等两地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提到,1800—1850年半个世纪中,(英国)棉织品的价格下降了81%,小麦和其他食物的价格也下降了三分之一,工资基本保持稳定。……它们对物价的影响大大降低了。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机械化生产发展和交通革命B.君主立宪制度的发展完善
C.圈地运动增加了劳动力资源D.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
2024-01-2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等两地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