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19世纪60年代奉行的政策兼有新旧两种时代特色。西方侵略者在商贸、外交方面获得利益,中国政府则从他们那里学习军事技术以抵御外侮、镇压国内起义,但同时也致力于振兴旧式的儒家管理方式。……统治过程中,对秩序的需求、士大夫地主阶级的既得利益以及保守的儒家意识形态均水乳交融在一起而相辅相成。其结果,身处内忧外患之中的中国,在19世纪60年代做出的回应是重申或重建儒家制度而非使之现代化。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19世纪60年代哪种思想符合材料一的观点?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在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

材料二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康有为主张的“全变”比洋务运动的“小变”有什么进步?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政府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采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政府实行二十多年“遏止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加之美国与苏联争霸中所处的守势地位,使美国不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同样,中国也面临新的战略抉择。那时候,苏联驻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的外交与近代外交相比发生的重大变化,并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美外交关系改善的原因和影响。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英民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即领事,下同)处投禀,管事官先行查察……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人者,管事官均应听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

——摘自1843年《虎门条约》

材料二   1943111日,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与美国国务卿赫尔在华盛顿签署了《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换文》。同日,国民政府代表宋子文与英国代表薛穆、黎吉生在重庆签署了《中英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这两个条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美英两国同时撤废在华治外法权。很快,巴西、加拿大、挪威、荷兰、阿根廷等国也先后与中国商订新约,放弃在华特权。

——摘编自胡星斗《民国政府收回治外法权的历程》


请回答∶
(1)材料一规定英国在华享有什么特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规定产生的背景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并分析这一成就取得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影响一个国家司法主权的主要因素。
2021-06-2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是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武装斗争的伟大尝试,它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的,在暴动遭到严重挫折时,毛泽东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开始闯出一条与农民相结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毛泽东与中央早期领导人》

材料二1927119日至10日,瞿秋白在上海召集了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做出《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强调了“暴动”的重要性:城市工人暴动的发动非常之重要;轻视城市工人,仅仅当作一种响应农民的力量,是很错误的……城市工人的暴动是革命的胜利在巨大暴动内得以巩固而发展的先决条件……当然,最激烈的主张暴动的,是共产国际新任全权代表罗明纳兹。会后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新中央,向各地党组织发出了一系列要求组织暴动的指令,但都一一痛遭失败。

——摘编自《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材料三 遵义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决议根据党和红军当时所处的战争环境,集中解决了最有决定意义的军事路线问题。鉴于当时党内大多数同志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政治上的错误尚未清醒认识,决议上写了“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

——郑广谨等著《中国红军长征记》


(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当时党内在探索革命道路上存在着何种分歧,并分析产生原因。
(2)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特点。
(3)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2021-03-09更新 | 554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测试(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力推崇和对现世幸福的赞美,与基督教所渲染的罪孽观念和禁欲精神是格格不入的。然而文艺复兴追求美感、享受生活的态度却得到了罗马教廷的积极响应。自15世纪中叶以后,罗马教廷就成为这场具有高雅格调的文化运动的重要赞助者,尼古拉五世、庇护二世、尤利乌斯二世、利奥十世等教皇都是文艺复兴的热情倡导者。许多人文主义者供职于教会或者受到教皇的资助。

材料二       宗教改革最初表现为一场回归传统的运动,只不过马丁·路德等人所要回归的是纯真信仰的基督教的传统。宗教改革家重振基督教信仰的主张则极大地威胁了罗马教会的现实统治,他们被教皇和罗马教廷视为不共戴天的死敌。与一般民众的宗教愤慨和经济抱怨相呼应,德意志诸侯们也在政治上对罗马教廷积怨颇深,他们准备利用一切机会来削弱罗马教会的势力,以便在自己管辖的领土上获得更多的权力。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赵林《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文化意义》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文主义者的主张与教会理念之间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宗教改革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罗马教会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不同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教会态度形成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期,孟子继承并发扬孔子“仁者爱人”理念,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提出“仁 政”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首先旨在解决百姓的生活,“故明君制民之产”“易其田畴, 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而其思想的核心是“民为本”,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君主应“内圣外王”,提高自己内心的道德修养,为民表率,争取民心,“保民 而王”,反对与民争利、驱民耕战。同时,孟子也认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思想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 399 年,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饮鸩赴死,柏拉图就此打消从政理想, 开始潜心学术研究,后来在《理想国》中提出“哲王治国”的思想。柏拉图认为城邦衰落的 原因在于公民不知道 “正义”这一至善,因而国家的“第一要务”是进行公民教育,然后 由公民选举 “精英”来理政,“国王”应该是有政治技艺并依照法律统治的哲学家,统治 者以哲学领导国家,以道德教化人民,以理性解决问题。

——摘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仁政”思想的主张,简析其对中国古代 国家治理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拉图“哲王治国”思想产生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两种治国思想对当前我国治国理政的现 实意义。
2020-09-1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国家的统一不是单凭某些政治家的个人意志,还要具备一些前提和条 件……中国古代各部族都承认他们是炎黄子孙,有着共同的祖先。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 统文化不但为中国古代的主体民族——汉族所保有,而且因其先进性为各少数民族所仰慕、 学习……但是国家每次由分裂走向统一都有着具体的历史原因,以隋朝统一为例,其迅速灭掉南朝陈国,实现统一就有着经济、政治、民族等方面的背景。

——摘编自程有为《中国古代统一的条件和基本经验》

材料二 袁世凯败亡后,北洋系逐渐分裂为三大派系,他们为个人利益而纵横捭阖, 你争我夺。北洋各系在其所占地盘自行其事,而非北洋系控制的省份,也因中央政权的软弱 而觅得更大的自治空间,对中央号令阳奉阴违……讨袁护国战争直接造成西南各省的反袁联 合阵线,(战后)其对北京政权仍时时以共同的声音发言,俨然自成势力范围,而孙中山因 从事革命斗争的需要,主动或被动与西南实力派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南北双方各自 的法统和政权。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维系统一的基本条件,并结合当时的 历史阶段特征,从经济、政治、民族方面说明隋朝实现统一的具体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当时中国分裂的原因。
2020-09-1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 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1921 年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被当时的评论斥责为是“由莫斯科之手”签署的“带有苏联印章的 红色新政”,是要以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的模样改造美国。

材料三       20 世纪 70 年代,英国的经济处于颓势,英镑不断贬值,政局不稳。1979 年 5 月, 撒切尔夫人就任首相。她一改以往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控制通货膨 胀,重振英国经济。她的经济政策,被人们称为“撒切尔主义”。其主要内容:减少国家对 经济的干预,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福利制度。通过改革,英国通货膨胀率 1988 年 降至 4%。1987 年度起,英国的财政由赤字转为盈余。

——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 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时评对于罗斯福新政所持的观点。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所学知 识说明理由。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撒切尔主义”产生的背景,归纳撒切尔夫人 在经济领域调整的措施,并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实质。
9 . 中国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艰难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工业文明(1895-1899年)
行业 1895年1899年发展速度
(1895=100)
棉纺织业华商纱厂锭数(枚)1465369564474.7
机制面粉灯华商厂产量(万包)20476766330.5
缫丝业 华商厂出口量(担)30394175137.4
沿海地区丝车数(台)3856945278117.4
内地丝车数(台)794329270368.5
卷烟业华商资本数(万元)8554181.2
火柴业华商厂资本额(万元)126241191.3
水泥业华商厂产量(吨)68190279.4
机械采煤业华商厂产量(吨)89145162.3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大事记(部分)
1954年,同仁堂掌门人乐松生在《同仁堂公私合营协议》签字:1955年,同仁堂制药 厂被划归中国药材公司北京市公司管理,同仁堂被合并到“宣武区药厂”。同仁堂药店归大栅栏红旗街道管理。
1966年夏,大栅栏同仁堂药店的老匾被毁,同仁堂药店改名为北京中药店。
1979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同仁堂厂、店牌号恢复,同仁堂焕发出新的生机。
1989年,“同仁堂”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
1992年,同仁堂单独挂牌。“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成立。
1997年,同仁堂从集团拆分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上证所上市。
2000年,同仁堂组建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并结合有关背景归纳导致这些特征产生的主要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相关背景知识,分析50年代以来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变迁
对同仁堂发展的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2017-07-1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兰考县第二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之前,世界历史上发生了两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件,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深刻认识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不同,也悄然改变了中国的道路选择。一个是爆发于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战争,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的贪婪面目,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罪恶根源。另一个就是1917年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五四运动爆发后不久,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提出“自俄国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几有风靡世界的势子,德奥匈诸国的社会革命相继而起,也都是奉马克思主义为正宗”。陈独秀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另一位代表,他创办刊物、组织团体、撰写文章,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思想,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此外,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也通过自己的方式发表文章、翻译著作。

——摘编自房广顺祁玉伟《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

材料二   回望百年奋斗历程,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摘编自《人民日报》《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举两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理论成果,并说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进程中积累的经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