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最早开辟了西欧—拉美—中国之间的跨洋商业联系,北太平洋在其中主要体现为一条海洋贸易往返航线,而远非一个由频密的商贸网络支撑的整体经济区域。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北太平洋上发展起了新的跨洋国际贸易——美国贸易商主导下的对华海洋动物毛皮贸易和檀香木贸易。它的开辟与其他贸易路线,为自由贸易时代的到来和世界经济“去大西洋中心化”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王华《海洋贸易与北太平洋的早期全球化》

材料二   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比其他各国都早,到19世纪中叶时,它施行自由贸易,并希望因此成为“环球作坊”,成为供给所有各国制品的承办人,而所有其他国家就应当供给它各种原料,作为交换。

——摘编自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贸易商主导下的对华海洋动物毛皮贸易和檀香木贸易”形成的背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叶英国推行自由贸易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50年英国城镇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1%,1851年增加到52%,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同时,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1851年,英国已有580多座城镇,十万人以上的城市已有7个,移民人数约1790万人。这时期推动城市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如大型纺织和钢铁工业,海外贸易和服务业的急速扩张,铁路的延伸等,制造业城镇、港口城镇和休闲城镇层出不穷。英国的近代城市化并无先例可循,此时的英国又是处在自由主义时期,城市化发展产生了区域的非均衡性、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和组织混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摘编自彼得·克拉克《欧洲城镇史》

材料二20世纪中后期,在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西方发达国家中出现了逆城市化的趋势。这里的“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而是指大城市中心人口过度聚集,开始逐步向城市周边迁移,同时城市中心的部分工业、商业等经济活动也向周围蔓延扩散。随着逆城市化现象的发展,城市周围农村地区发展迅速,而城市中心出现了衰退趋势。

——摘编自曹立杰《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逆城市化研究》

材料三1978到2017年,中国城镇人口从1.7亿增长到8.1亿,中国经历了大规模快速城镇化过程。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出台《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要求“城市政府应该集中力量搞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根据实际,合理控制人口密度。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推动多中心、郊区化发展。同时,有序推动数字城市建设,提高智能管理能力,逐步解决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过密问题。”

——摘编自《百年党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城市化的特点和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治理的经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下图是1951年发行的宣传画,画面中工厂车间的墙上是“开展爱国主义生产竞赛”的图表,每个月的指标直线上涨。对该图解读合理的是(       

提高产量就是加强保卫祖国力量
A.工商业改造已完成B.大跃进正如火如荼
C.抗美援朝鼓舞生产D.一五计划成效显著
2024-01-28更新 | 2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明朝初期,选拔人才不拘资格,“由布衣登大僚者不可胜数”;同时又奖励人民上书言事,“凡百官、布衣、百工、技艺之人,皆得上书,并许直至御前奏闻。”这些做法的目的是
A.推动社会平等B.监察官民言行C.巩固国家政权D.控制民间经济
2024-01-27更新 | 3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明朝在经济上给予宗室成员优厚的待遇,在政治上却对其进行严格限制:规定宗室不得干预兵事、政事,不许入仕做官,藩王就封后未经特许不得入朝,甚至与宗藩联姻的人也不得选任高官。这些举措(     
A.基于维护皇权政治的需要B.保证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C.意在提高中枢决策的效率D.缓和了皇室成员的内部矛盾
2024-01-25更新 | 5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在中世纪的英国,肉是奢侈之物。进入15世纪,英国乡村屠户的生意逐渐兴旺起来,村庄永久性啤酒馆相当普遍。这表明(       
A.食物物种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B.食物储备技术进步确保人民身体健康
C.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推动饮食结构变化D.君主立宪制政体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
7 . 学者芮乐伟指出,在公元前3 世纪的中国,建立在奖罚基础上的官僚制度提供了一种新的、远比战国时期的贵族统治更有效率的政府形式,秦王就是用这一新型政府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战争机器。据此可知,这种官僚制度(     
A.保证了官员奖罚的公平B.适应了富国强兵的需要
C.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农业起源于中东,再传布到全球各地。如果要质疑这一观点,可以使用的论据是(     
A.中美洲人种植了玉米B.张骞将苜蓿带回中原地区
C.河姆渡居民已饲养猪D.小麦、大麦原产地在西亚
2024-01-23更新 | 216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7世纪以后,阿拉伯人狂飙般的扩张对西方社会历史命运造成了根本性的改变,它彻底地砸碎了各种古典的传统,可以说,“倘若没有穆罕默德,查理曼就根本是无法想象的”。该学者强调阿拉伯人的扩张(     
A.导致了地中海世界裂变B.推动了西方文明的转型
C.颠覆了西欧政治统治体系D.促进了西欧封建帝制确立
10 . 1930年9月,党的六届三中全会结束了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但“城市中心论”又以新的形态对党和革命事业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这反映了当时党中央(     
A.受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B.对国情认识不到位
C.受欧美革命道路的影响D.受国共对峙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