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42 道试题
1 . 在中世纪,条约的缔结方需要进行宗教宣誓,缔约活动须有教会的高级代表直接参加或事后确认,以保障条约得到遵守;而1648年欧洲多国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一个显著变化是对违反之后如何进行处罚作了成文规定。这一变化(       
A.推动了世界近代外交制度的确立B.印证国家统一发展的时代趋势
C.使得解决国际争端更具可操作性D.表明天主教会已退出政治舞台
2 . 下表是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部分)(数额单位:万两)。由此可知(       
时间财政总收入田赋盐税关税
乾隆三十一年4.854约3,000多约500540
1911年30,191约4,800约4,600约4,300
A.清末新政主要针对税收进行调整B.晚清时期国内商品市场不断萎缩
C.税收变迁中蕴含近代化转型因素D.海关的关税成为晚清最大的税源
3 . 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之初,中正官由现任中央职官兼任,须“德充才盛”,经推举后报请司徒确认并予以任命。这表明九品中正制(       
A.难以为政府选拔优秀的人才B.使得官僚体系职责混乱不明
C.彻底改变了乡里评议的传统D.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
2024-01-2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魏晋南北朝时期,“客”“部曲”为法律许可的豪强私属,但有些破产逃亡的农民却私自投靠豪强充当佃客。国家对这种“私附”的合法性并不承认,经常利用法令强使他们复归为由国家掌控的“编户”。国家的这一举措(       
A.增加了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B.是国家陷入长期动荡的根源
C.伴随着均田制的推行而消失D.催生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5 . 事务官与政务官两官分途是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主要特征,政务官有任期,而事务官则长任。这种政治行政二分的制度设计(       
A.使得权力制衡机制失去效用B.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和持续
C.导致了行政权力的急剧扩展D.铲除了政治腐败滋生的温床
6 . 玉米作为旱田作物,1531年已传入传统上被认为“贫瘠”的广西地区。另据同期湖北《建始县志》记载,“居民倍增,稻谷不给,则于山上种苞谷、洋芋或蕨薯之类,深林幽谷,开辟无遗”。据此分析,玉米的传入和传播(       
A.改变了中国的经济重心B.得益于农产品的普遍商品化
C.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D.标志着农耕文明达到新高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尼布楚条约》签订时,清政府第一次把满文“中国”一词作为正式国名与俄罗斯对应。此后,在对外交往文件中,却再未称自己为“中国”。一直到《南京条约》签订时,汉文“中国”才正式写进外交文书,此后清朝多以“中国”名义与外国签订条约。该变化反映了清政府(       
A.天下观的缓慢转型B.弥合了满汉之间的界限
C.注重捍卫国家主权D.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8 . 1973年4月,基辛格建议美国和西欧拟订新的大西洋宪章,但欧洲盟国对此反应冷漠。1973年9月,欧洲九国声称如果美国不确定能保护世界贸易的货币体系,西欧将不会实现其提出的自由贸易政策。这些现象表明(       
A.美国构建单极世界的企图遭到抵制B.欧盟建立后经济政治实力迅速崛起
C.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出现新一轮变动D.美国与西欧间既定的权益结构崩塌
2024-01-1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世纪60年代,容闳、冯桂芬、王韬等都对传统经学教育进行批判,极力推崇西式教育。然而此后30年间,他们对全盘改革旧教育、建设新的现代教育闭口不提,仅提一些补缝堵漏的主意。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社会缺乏教育全盘变革的条件B.西方近代教育不适合中国需要
C.知识分子的变革思想尚未成熟D.经济结构落后制约着人才需求
2024-01-1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清乾隆七年,贵州学使邹一桂上书请求将贵州地区混乱的“谷种”度量(当地土地丈量方式)转为统一的土地丈量,但御史却不赞同,认为贵州地区地形独特,丈量工程大,会影响农民劳作时间和粮食收成,最终朝廷认可了御史的主张。由此可推知,这一论争(       
A.表明官场忌惮越权行为B.标志着清朝中央权威的式微
C.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D.体现了政治政策的灵活务实
2024-01-1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