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有制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变化情况表



年份
全国工业
企业总产值
(亿元)
其中:公有制经济公有制企业占比(%)
国有企业
(亿元)
集体企业
(亿元)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19534501931742.93.8
1955534273414
51.1
7.7
195770437813453.619.0

——根据《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数据整理

材料二   21世纪之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发展的常态。2004年和2008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资本结构分别为65:35和52:48;非公有制经济GDP产出占比则分别为63%和70%,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强化。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变化有利于不同所有制经济各展所长,共同促进生产力发展。

——摘编自杨春学,杨新铭《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一种综合性的解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并简述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变化”的含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所有制结构调整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
2024-01-1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行政区划与唐无大差异,而行政组织与运用则大有不同。 …… (宋代)对于地方行政采取绝对控制政策。其方法:最高级地方行政区划之路,不置元首性之长官,而以帅、漕、宪、仓诸司,分掌众务,不相统属,互相牵制不能自专。上自诸路使司,下至县知事,皆以中央文官权充,以便中央直接控制。犹惧知事官权太专,又置通判,以资牵制与监视。

——摘编自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材料二: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所建立的王朝,尽管采用满汉并用的政策,但实权却掌握 在满洲官吏手中,很大程度上诱发了汉人排斥满族的“大汉族主义”情绪。鸦片战争后,列强在中国取得一系列特权,打破清朝封建统治的“稳定”,肆意干涉地方政务,地方要员也“扶洋自重”。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加,国内一些持巨资的买办、商人在地方投资设厂,使得中央政府在经济上对地方依赖。作为封建王朝支柱的八旗军腐朽不堪,面对地方起义,清政府不得不依靠湘军、淮军镇压。

——摘编自马淑娴《略析晚清中央体制变化的动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晚清中央集权变化的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产生的动因。
3 . 据近期解禁的美国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时任美国总统助理的基辛格曾大骂日本政府是“最坏的叛徒”。此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国际格局出现变化的趋势
B.日本不再追随美国外交
C.表明美日对亚洲争夺加剧
D.美日同盟关系濒临破裂
2022-07-1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秦统一中国以后,统一的国家机制更加规范及完善。在民族交融中,华夏民族成为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自秦汉以来,华夏民族往往将国家的强大、统一和民族的安全、和睦作为评判国家、民族强弱兴衰的基本标准,并形成民族与国家的一种深沉的、绵延的文化心理与社会理想。

——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材料二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元史·地理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华夏民族的发展呈现出的趋势。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边疆治理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唐朝相比,元朝边疆治理的新发展。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文明发展的主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1946年夏,丘吉尔指出:“美国鹰停落在栖木上,它是一只有着可怕喙爪的强壮大鸟……葛罗米柯先生(苏联外交官)被派来每天用一把锋利的镰刀去戳它,戳它的喙,戳它的翅膀,戳它尾巴上的羽毛。鹰一直都保持着安静,但就此认为鹰的内心没有发生任何变化,那就是大错特错了。”这反映了当时
A.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形成B.美苏两国间矛盾加剧
C.美苏冷战序幕由此揭开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2022-02-28更新 | 5966次组卷 | 45卷引用:广西贺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在“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下,就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而不是分散力量去进行基本建设,要求我们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特别是确保那些对国家起决定作用的,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与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我们必须在五年内基本上完成鞍钢等大工业基地的建设,并开始新的工业基地的建设,以此来发展我国的五金、燃料、机械、电力工业与国防工业,使1957年的工业生产比1952年提高一倍到一倍半。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

材料二   1998--2000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产值比较表


——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重点并分析其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一五”计划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三类工业企业的产值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2021-07-1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前期由于皇帝都比较勤勉政事,内阁还只是作为一个“垂询”机构,同时为了避免内阁专权,成祖时期规定阁臣不得设立官署,不得专制诸司。阁臣的品位很低甚至不如个外省的知府。更不用说节制六部的尚书了。但是到了明仁宗朝的时候就发生了变化,内阁的职权和地位得到快速发展,其位高权重丝毫不亚于隋唐时期的宰相,《明史》载:“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太)保、(太)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

——摘编自徐德亮《浅析明朝的内阁制度及其作用》

材料二 尽管军机处在1732年正式成立,并且从未中断(除了乾隆元年【1736年】中断1年),但它自始至终都是“三无”机构一一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这种“三无”临时机构便于最高领导人绕开固有的行政流程,实现其在人事组织上的各种意图。在需要的时候,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现有官僚体系的冲击,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施加对现有官僚体系的打击。

——摘编自雪珥《军机处:破解集权命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阁臣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军机处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明清时期皇权的发展趋势,并分析此趋势产生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初年魏国李恒说:“农事害、饥之本,女工伤、寒之源”“今一夫扶五口,治田百亩,”西汉文帝时的晁错说:“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汉代文献所载农民家庭,2-4口家庭占93.3%,5口以上家庭仅占6.7%;在战国和西汉,“五口之家”都是小农经济的普遍形态。

——摘编自《战国秦汉小农家庭的规模的及其变化机制》

材料二宋朝商品货币经济非常发达,与这一时期商贸政策的多元化是密切相关的。伦理范畴内的“贱商”观念虽仍然存在,但经济顿域的“重商”也不得不行,故这一时期的商人即使身穿布衣,在大多数时间内仍能积极经营。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三全国棉布应有产量中机制布与手织布的比重变化(%


(注:手织布包括农村土布和改良土布,机制布包括进口机制布和国内机制布)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国秦汉时期小农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时期“商品货币经济非常发达”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进口机制布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2021-07-1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面表格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其主要原因是(  )

(注: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
A.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B.早期殖民掠夺引发“价格革命”
C.自由贸易使英国工业品大量外销D.资本主义制度已在英国正式确立
2020-11-05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10 . 鸦片战争后,北京以及部分省会城市的建筑在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出现了一些变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这表明
A.建筑领域呈现中西合璧的趋势B.传统生活习俗逐渐被抛弃
C.清末生活西化只出现在大城市D.西方文化已经被国人接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