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的外交历程新中国外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其实践内容极为丰富,其经验启示十分宝贵,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六大特点:一是始终坚决捍卫和有序拓展国家利益;二是始终追求和平外交政策,探索和平发展道路;三是顺应时代潮流、伸张国际正义和履行国际责任三位一体;四是坚持从世情国情党情出发,完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五是外交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目标明确,涉台、涉藏、涉疆外交地位突出;六是新中国外交逐步走向全方位、全领域,外交制度、决策机制不断加强、规范和完善。

——摘编自郭树勇《试论70年来新中国外交的主要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中国外交的特点”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23-24高二上·云南楚雄·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周礼》对贵族宴饮活动青铜器使用的数量和器型都有明确的规定: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战国时期,各国宴饮活动所用青铜饮食器具不仅在数量上得到大大扩充,而且涌现出不少带有明显的生活化倾向的新器型。这一变化(     
A.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B.反映了社会结构变迁
C.开始于井田制的瓦解D.推动了庶民生活改善
2024-02-11更新 | 97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洛克艺术萌芽于文艺复兴运动,那时,人文主义者将个人情感汇入宗教艺术的创作中,欧洲封建统治阶级利用重商主义,聚拢了大量财富,极其需要满足日益膨胀的欲望和外部感官享受。巴洛克艺术家们喜欢艺术效果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并想方设法地予以表现。他们将激情和想象力融为一体,赋予豪华的艺术作品以摄人心魄的魅力,使人久久沉迷其中。

——摘编自朱亚娥《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作为大革命的回声,欧洲出现了一股燥热的文学浪潮,这就是浪漫主义运动。浪漫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地表达个人对客观世界的感受,极力塑造同周围现实或者统治集团格格不入的天才人物或叛逆性格。浪漫主义作家对大自然有强烈的爱,雄伟奇异的大自然或异域风光,往往是他们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

——摘编自王丽娜等《西方文学作品解读》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洛克艺术和浪漫主义文学各自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洛克艺术和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不同背景。
2024-02-0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日本学者将中国文化的发展归结为文化的移动。这种移动首先表现为文化在地域上由内而外的扩展性波动和自外而内的反馈性波动,以及与之相应的文化中心的移动;其次表现为文化在不同阶级、阶层乃至不同民族间的移动,中国文化暂时停止由内向外的扩展性波动的时代即东汉后期至西晋;中国文化自外向内的反馈性波动的时代即五胡十六国至唐中叶,汉武帝时开始倡导的儒家文化,通过与政治、选举紧密结合的教育政策,最终普及到地方社会;与此同时,唤起了后者的民族自觉,最后形成向中国内部发展的五胡势力,逐步向非贵族的平民阶层下移,以及与之相应的诸如文学形式由诗赋到散文到词曲的变化。

——摘编自牟发松《内藤湖南和陈寅恪的“六朝隋唐论”试析》


根据材料信息,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移动”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阐述清晰。)
2024-02-0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为标志,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贯穿其中的主题是(     
A.思想启蒙B.救亡图存C.民主自强D.变法图强
2024-02-0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Ⅳ)》一书中提到,《海国图志》“在当时实为国人自编最详备的世界史地参考书,实自是而起”。这主要说明《海国图志》(     
A.开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河B.改变了国人传统观念
C.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D.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
2024-02-08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3-24高一上·云南楚雄·期末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变法开始后,光绪帝发布多道上谕,扶植、鼓励官绅士民创办报刊,并提出鼓励中国民族报业发展的政策。维新派开创了新的报刊政论文体。这种文体半白半文,平实易懂,笔锋感情色彩浓郁,出现了一些既有时效性,又具体生动的新闻报道,新闻报道中央带评论,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尽量贴近读者的阅读。维新派的报刊提倡资产阶级新文化,颂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介绍进化论学说,对陈腐的封建思想进行批判,开展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教育。维新派的报刊始终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强调民族主义和国家观念,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推动了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

——摘编自瞿小纯《从中国新闻报刊史看其时代特征》

材料二   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立即废止了前清新闻旧法令——《大清报律》,并通过立法手段建立起与西方先进国家接轨的自由新闻体制,保障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在辛亥革命进行时和中华民国成立后,取得胜利的革命党人立刻在其控制的地区,按照言论出版自由的理念,建立起自由新闻体制。据统计,武昌起义后的半年时间里,全国的报纸由十年前的 100 多种,猛增至近500 种,总销售数量达4200 万份,这两个数字都突破了历史的最高纪录。在这些报刊中,数量最多、发展最快的是政党报纸。

—摘编自杨师群《中国新闻传播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新派办报的特点及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年报刊业蓬勃发展的原因。
2024-02-05更新 | 77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各种矛盾、问题层出不穷,毛泽东坚持把民生问题看作一个整体,统筹教育、就业和医疗卫生等各个方面,采取的各项措施都能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基础上,展开了彻底的土地革命,保障了人民群众吃饭、读书、看病等基本民生,是对传统民本思想和孙中山民生思想的超越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在继承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毛泽东民生思想。

——摘编自齐蕾《毛泽东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材料二:改革开放时期,在各种主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邓小平顺理成章地形成了自己的民生思想。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有在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下,我们才能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沿海地区要依靠有利条件率先发展起来,同时带动内地的发展;等发展到了一定的时候,沿海地区要帮助内地发展起来,国权和国格比人权和人格更为重要,因为如果没有国权和国格,国权和国格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基本保障。

——摘编自黄喜生《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民生思想新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民生思想的特点及其理论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意义。
2024-02-0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启蒙思想家深入社会,细心观察,对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独立思考展开无情抨击,为之进行不息的斗争。他们以人民自居,以宣传群众、启迪民智为己任,接受新思想,他们除了出版专门的学术、理论著作外,还运用小说、戏剧、诗歌等文艺作品让更多的下层群众了解新观念。因此,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是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多面手,不仅有哲学著作,还发表了大量的史学著作、文艺小说、戏剧和诗歌,常常冒着上断头台、坐牢和流放的危险,为追求正义、向往光明而贡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者们认为,应该全面地引进西方文化,尤其应该引进西方崇尚个人自由的价值观,最根本的是确立个人独立平等的人格和进取精神,努力用个人主义取代家庭本位,尊重个人自由。个人主义不是利己主义,不是以现实中的个体人为中心。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家庭本位倾向,使个体失去其主体性。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者还号召国人负起民族、社会、历史的责任,用世界眼光观察一切,绝不能以“国情”为借口拒绝学习世界其他文明。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启蒙思想家在行动上的特点,并简析启蒙运动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新文化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的相同之处。
2024-02-0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一个基本命题,苏格拉底认为, “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属于知识的范畴。知识使人变得明智,就会有美德,这一命题(     
A.捍卫思想自由的原则B.否定了人文主义思想
C.有极端个人主义色彩D.重视人的道德品质修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