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2019-08-24更新 | 254次组卷 | 70卷引用: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2 .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②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
(1)诗①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台湾在被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又有哪些?1949年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原因是什么?
(2)诗②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道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3)导致诗③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的结果如何?
(4)诗④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古代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化现象,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关于文人画表述准确的是
A.完全以宗教作为题材
B.其代表作是《清明上河图》
C.吸收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D.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反映的史实是( )
①渡江战役 ②挺进大别山 ③三大战役 ④解放南京
A.①③④B.①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 . “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陈毅这首诗所指战役的意义是()
A.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使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C.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结束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反动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了县试、省试、京试三级考试制度。考试科目以诗、文为主,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而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诏令。由此可知,太平天国
A.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B.照搬明清科举制度
C.用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思想D.获得士人广泛支持
2018-11-28更新 | 3273次组卷 | 38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2019-01-30更新 | 2305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6-2017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880年4月25日的上海《申报》发表了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洋楼更比蜃楼好,谁读坡仙海市诗。”这反映了
A.西方物质文明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
B.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
C.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
D.民主革命思想起到开启民智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一诗中深情地写道:“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最终使诗中的“等待’’变为现实的是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D.两岸“三通”的实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