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6 道试题
1 . 日记作为第一手史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竺可桢先生在日记中写到:“二点即乘车赴中南海怀仁堂……及全体代表由车运至天安门外之广场上,为过去反抗帝国主义、封建魔王而殉难之志士以及解放军之烈士纪念碑奠基典礼……七点回中南海继续开会。”竺可桢同志最有可能参加的是(     
A.中共七大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开国大典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2 . 如图所列四枚古钱币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形制与钱文最适合用来研究,中国古代(     
A.民族交融的加强B.冶铁技术的进步
C.抑商政策的演变D.征税方式的变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大学的前世今生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改革求变呼声起,光绪帝下旨兴建京师大学堂,工部尚书孙家鼐负责筹备工作。1898927日,“在孙家鼐上奏筹备方案之后,光绪帝面见各军机大臣,对此没有进行太多的讨论,大学堂筹备被搁置”。1898126日,上谕今“各直省添置学堂,实力举办”,“着由户部筹定的款,按年拨给京师大学堂,以崇体割”。1231日,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办。

——摘编自蒋宝麟《从京师大学堂到学部清末中央教育财政的形成》

材料二   1937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命原处平津两地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1月,教育部下令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八年间,西南联大共培养出8000多名学生,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南联大从军学生前后一共达到834人,其中不乏主动投笔从戎的热血青年。除了担任翻译外,联大学生还参加了远征军和空军。数百健儿血洒长空和缅北丛林。师生们办起了大批中学,参与了西部少数民族调查和地方历史文化的发掘整理工作,并直接参加了云南的经济建设,如创建恒通酒精厂和利滇化工厂等。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知中·西南联大的遗产》

材料三   北京大学的蓬勃发展

时间表现
1952新中国政府仿效苏联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文理科的部分师资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原来北大、清华、燕大三校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著名学者云集北大,奠定了北京大学文理两科在中国长期领先的地位。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1996北大成为国家高等教育“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1998北大成为国家高等教育“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2000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两校合并进一步拓宽了北京大学的学科结构,为促进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及理科的结合,改革医学教育奠定了基础。
2017北京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以上均摘编自北京大学官方网站《北大概况》


(1)根据材料一,阐释京师大学堂创办的原因。
(2)说明材料二中的史料对研究抗日战争时期的北京大学有何价值。
(3)以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审视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大学的发展历程,并简要说明其发展原因。
4 . 《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的是
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B.井田制趋于瓦解
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D.土地兼并严重
2021-04-29更新 | 240次组卷 | 26卷引用:新疆库尔勒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反映了不同时期对商鞅变法的总体评价,这体现了
价值维度主要代表
“富强王治”法家《商君书》《韩非子》
“富国强邦”(近代)钱穆《国史大纲》、张荫麟《中国史纲》
“阶级服务”(新中国)主张变法顺应了经济变革要求
A.历史认识的阶级性B.历史评价的时代性
C.历史解释的主观性D.史料实证的复杂性
2022-03-11更新 | 414次组卷 | 10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我们在研究“百团大战”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A.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B.百团大战的遗迹和当时的照片
C.电影作品《百团大战》D.历论著中对百团大战的描述
7 . 下图是1947年美国人画的一幅漫画(注:图一人物身上的文字是Europe,绳子上写着Mar- shallPlan)。下列阐释正确的是
A.该漫画具有强烈的主观性B.该漫画没有史料价值
C.表明冷战对峙产生了恶果D.揭示欧洲发生了分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A.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
C.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D.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
2021-01-06更新 | 1846次组卷 | 65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认为北魏改革以公元490年为分期,前一阶段是冯太后主持,后一阶段是孝文帝主持;也有学者反对这种认识,认为北魏改革具有连续性,不能把孝文帝排除在前期改革之外。据此可知
A.北魏改革措施有阶段性区别
B.北魏改革措施具有连续性
C.对同一历史事件的历史理解不同
D.史料类型决定史料证史的价值
2021-06-13更新 | 281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如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2020-07-08更新 | 12255次组卷 | 126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