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0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学习《全球航路的开辟》时搜集的部分材料,对此解读不准确的是(     
材料内容插述材料出处
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哥伦布著,孙家西壁译《航海日记》
“城乡间、地区间、国家间、贸易区间、东西方间的商品流通、交换、物资交流都比较广泛、频繁,而且品种多、数量大、价值高。”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
随着蒙古帝国的崩溃,中亚的局面变得非常混乱,1340年以后,北部的商路实际上已堵塞,此后,大部分产品汇集到那时以前受控于穆斯林商人的南部的海路,顺海路运往各地,……尽管有蒙古帝国衰落和奥斯曼帝国兴起的诸多干扰,但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A.①对揭示哥伦布进行大航海冒险的动机极具价值,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
B.①是一手史料,②③是二手史料,一手史料的可信度一定高于二手史料
C.③与教材观点冲突,需通过其他史料进行辨析,进一步求证历史的真相
D.①②③便于我们运用多重证据互证,多角度考证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捉拿康梁二逆演义》成书于戊戌政变后不久,是以康梁为题材的时事小说。其时事材源,既有京报或报刊转载的奏折、上谕等官书,也有当时的新闻报道,还有一些士大夫口耳之间流播的传闻,见于同时代书信、笔记等私家材料。据此理解准确的是(     
A.该书是一手史料,史料价值高B.该书有艺术加工,史料价值低
C.戊戌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D.戊戌变法失败有其经济根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77年冬,河南偃师缑氏郑瑶村出土的汉章帝建初二年“侍廷里父老禅约束石券”(见图),是目前已知的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乡里民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释文:建初二年正月十五日,侍廷里父老惮祭尊于季、主疏左巨等二十五人共为约束石券里治中。乃以永平十五年六月中造亻,敛钱共有六万一千五百,买田八十二亩。惮中其有訾次当给为里父老者,共以容田借与,得收田上毛物谷实自给。即訾下不中,还田,转与当为父老者。其有物故,得传后代户者一人。即惮中皆訾下不中父老,季、巨等共假赁田。它如约束。单侯、单子阳、尹伯通、锜中都、周平、周兰、□□周伟、于中山、于中程、于季、于季卿、于程式、于伯先、于图、左巨、单力、于稚、锜中卿、左□□、于思、锜季卿、尹太孙、于伯和、尹明功。注:大意是某乡侍廷里25户共同集资六万一千五百文,买田八十二亩。约定以其每年收益帖助当年里中因家訾较多,次当为里父老者。该人若因户訾降低,不再担任里父老,就应将田土转交给次当为里父老者。里父老若物故,则传其继承人(继为户主,继为里父老者)。如果里立约人中,家訾皆不够格当里父老,则该田即由祭尊于季、主疏左巨主持出租该田土。

——据杨际平《我国古代契约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侍廷里父老惮约束石券”所体现的中国古代契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侍廷里父老惮约束石券”的史料价值。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春晚:时代的眼睛

下表是2004—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主题和特点。

年份主题特点
2004祝福体现了2003年的时代风貌和特征
2005盛世大联欢满足观众“想笑,想开怀大笑”的愿望
2006爱与和谐港、澳、台三地的新春使者献上灯谜
2007欢乐和谐中国年设置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动情点
2008和谐盛世、团结奋进开门办春晚
2009中华大联欢将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作为主线
2010虎跃龙腾贺新春以中华民族大团结大联欢为主线
2011励志让普通百姓登上春晚舞台
2012回家过大年突出跟百姓互动,接地气儿
2013新春中国勤俭节约
2014欢乐祥和迎新春,同心共圆中国梦唱响“梦想”的时代主旋律
2015家和万事兴回归家庭理念
2016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真情讲述,表现形式新颖多样
2017大美中国梦,金鸡报春来深入生活、扎根群众
2018喜庆新时代、共筑中国梦设立珠海、三亚等分会场
2019奋进新时代、欢度幸福年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2020共圆小康梦,欢乐过大年网台联动、融合传播等方面进行全新突破
2021万民安康辞旧岁、欢歌笑语迎新年交流互鉴中激扬世界多彩文明之美
2022新征程上的迎春曲,中国年里的欢乐颂围绕中共建党百年和冬奥盛会等主题
2023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日新月异的更美好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
2024龙行龘(dá)龘,欣欣家国创新“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
(1)春晚眼中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2)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04年以来中国社会发展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4-01-2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辛亥革命的得与失为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围绕着“辛亥革命的得与失”进行了深刻的研讨。

材料一   

材料二   辛亥革命时期的国民政治心理

派别(阶层)主张或表现
资产阶级革命派废灭鞑虏清朝,光复中华祖国,建立汉人民族的国家
资产阶级立宪派要求撤销皇族内阁,领导四川保路运动
农民阶级宣传反清复明,掀起抗捐抗租斗争
城市市民阶级听说革命党人很文明,光复一个地方,就保护一个地方
地方新军力量组织反清团体,成为清王朝的掘墓人

——据高文浩《“反满”情结的局限与辛亥革命的成败》

(1)从研究辛亥革命的角度,说明材料一的史料价值。
(2)材料二与我们研究的问题有何关联?请简要说明。
2023-12-0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圣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置备利器必先储人才》:中国自三十年来,亦尝有志自强,既在各省设立制造局,自制枪炮,又时向外洋不惜重价购置各种新式枪炮,其于置器一道,可谓尽心焉耳矣。惟有利器,而无用此利器之人,徒饰外观,毫无实际。

——《申报》社评1895年2月1日

材料二   《善后十策》:朝野上下,费尽数十年之心血,耗尽数亿万之赀财,及两国交绥,而文臣噤口而不能言,武臣束手而无所用,所恃以为长技者,惟是搜括银两,携带妻孥,远举高飞……苟非振刷精神,一洗旧习,恐再阅数十百载,亦不能收富强之效,得战守之功矣。”

——《申报》社评1895年4月28日

材料三   报刊一般要求迅速、准确、广泛,堪称第一手材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有学者形象地谈到报刊的作用:“天地像一座大舞台,历史剧目波澜壮阔、绚烂多姿、复杂多变。后排的看客,由于距离的缘故,如置身云雨巫山。一些前排看客,甚至能到幕后打探的特殊看客,便充当起解说的职责。这特殊的看客就是新闻记者”。因此报刊对于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了解当时人们的思想认识,都十分重要。

——据严昌洪《中国近代史史料学》

(1)指出材料一、二中两种观点提出的背景,分析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
(2)结合材料三,说明材料一、二对研究近代中国有哪些史料价值。
7 . 下表为近代汉口从日本进口产品价值统计表。(单位:关平两)据下表可知(     
时间1880年1883年1886年1889年1892年1895年1898年1901年1904年
金额100120780360454216039143619082013354174567
——据毛家琦《中国旧海关史料》
A.晚清时期对外贸易结构改变B.民族资本的投资环境较恶劣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逐渐加剧D.中日贸易的区域发展不平衡
2024-01-11更新 | 18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昌乐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拉练(二)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自中共八大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并说明其对改革开放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改革的步子要加快(节选)(1987612日邓小平会见外宾时的谈话)我们的改革和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的,首先又是从农村开始的。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坦率地说,在没有改革以前,大多数农民是处在非常贫困的状况,衣食住行都非常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农业实行多种经营,因地制宜,该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该种经济作物的地方种经济作物,不仅粮食大幅度增长,经济作物也大幅度增长。农村改革见效非常快,这是我们原来没有预想到的。当然,开始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赞成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那时候是万里同志主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史料按时间与价值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按获取途径和保存状态可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等。请依据上述两种标准,指出材料二的史料类型。并从材料二中获取信息,解读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近年来,口述史再次得到快速发展,它发掘、整理和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口述者:杨玉环,1939年出生,居住在沈阳市北陵乡上岗子村,9岁时曾到一户何姓人家做童养媳,解放时回到自己家里。

整理者:姚力。口述内容:

一过了年,家家户户男的去开会,写牌子、木头桩子,下头放粮、分地。我还记得大家分粮。老张家有钱有粮,但粮食、好东西都拉到城里去了,家里剩下老太太和我二姐。这个二姐是我大姑的女儿,原来也是童养媳,后来上了头(正式结了婚),但她当家的娶了二房,让她住磨坊,挺受气的。来了个八路军小丫头,到了老张家,告诉我们说:“粮食往外拿,往外搬,有啥拿啥。”我二姐却说:“就这些了。”我听了挺生气的,心想:“你怎么还向着他们说话呢?”小八路说:“这是什么粮食?好粮食呢?往外拿。”那年俺们家分了一垧(十亩)地,还分了三亩不好的,在壕沟外的坟圈那里,只能种荞麦,这日子就好了。1949年开春就自己种地了,就不上人家受那个气去了,心里头高兴劲就别说了。

1952年成立初级社,1955年冬天就走上合作化道路了。开始入社,我二哥入了,我妈也入进去了,那都是自愿的。那时候,有钱人不愿意入,愿意自个干。我愿意入,到工作队登记,人家告诉我:“你不行,才十五岁,不够十六周岁,不到入社年龄。”我就说:“我今年不够,那这冬天能干活吗?你不得明年才干活吗?到了明年春天我不就十六岁了?”就这么给我写上了,不两天,就正式批准了,我就入社参加革命了。先是小组长,领着妇女干活。1957年又选我当妇女队长,管妇女工作,那时开会特别多,有时候是总支,有时候是共青团。晚上开会回来,得走八里路,还穿坟地。我啥思想你们知道吗?就是报恩思想。

--《老照片》(第57辑)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农村变革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4-02-0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代的印记

山西省粮食厅粮票

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当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印发各种票证,将商品有计划的分配到单位或城镇居民手中。

1955年8月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使用暂行办法》,随后,国家粮食部向全国发布这一暂行办法。

——据李三台《票证里的中国》

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

1984年,上海飞乐电声总厂为解决自身发展问题,提出搞股份制、通过发行股票向其他单位和内部职工集资的设想,得到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11月,经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批准,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向社会公众及职工发行股票,飞乐股票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股”。

——《改革开放简史》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我国当初发行粮票和股票的时代背景。
(2)任选其中一个票证说明其史料价值。
2024-02-2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