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日记,书信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记、书信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中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并谈谈你的认识。
2024-03-2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翰林张择端进献给宋徽宗的贡品,属于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根据材料相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明上河图》的史料价值(此类题型答题模式:什么类型史料、几手史料+史料反映了什么内容+可以用于研究什么+史料评价)
2023-08-03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救济作为最基本、最古老的社会保障方式必不可少,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34年8月,英国政府出台《济贫法修正法案》,该法案的颁布实施标志着英国正式进入“新济贫法”时代。《新济贫法》实施“劣等处置”和“济贫院检验”原则。“劣等处置”原则旨在降低救济水平至有工作的劳动者生活水平以下,以此刺激贫民勤奋工作,早日走出济贫院回归正常就业;“济贫院检验”原则意味着济贫对象必须进入济贫院才能获得救济。但院内救济数量有限且申请程序极为复杂,贫民进入济贫院要接受严刑拷打,被贴上“犯罪”的标签,并终身剥夺人身自由和政治权利。

——摘编自薛俊强   吴大娟《恩格斯对英国“济贫法”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意蕴》

材料二   “于是他们订下了规矩,让所有的贫民自行选择:要么在习艺所里慢慢地饿死;要么在习艺所外很快地饿死。为此,他们分别与自来水厂订立无限制供水的合同,与谷物商订立定期供应少量燕麦片的合同;规定每天开三餐稀粥,每周两次发放葱头一个,星期日增发面包卷半个……但理事会里都是些老谋深算的人,他们早已考虑到对付这种局面的办法。你要得到救济,就得进习艺所,喝稀粥;这就把人们吓退了。”

——节选自查尔斯·狄更斯《雾都孤儿》译本


(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节选小说片段在研究英国社会救济问题上有何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19 世纪英国的社会救济制度。
2024-01-2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塞塔石碑,制作于公元前196年,刻有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登基的诏书。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它最初是拿破仑远征埃及时发现,后成为英国人的战利品,现保存在大英博物馆。

——摘编自(英)尼尔《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材料二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1875年,英国通过购买运河股票,从经济上控制了运河.1882年、英国通过战争把埃及变成了自己实际控制的殖民地③1922年、英国承认埃及独立,但仍控制运河.1956年,埃及宣布收回运河主权,英军在美苏干涉下被迫撤离运河区.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塞塔石碑的史料类型并分析其史料价值。
(2)英国前首相艾德礼曾宣称:大英帝国是在没有外来压力下,自愿放弃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他们。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并提出应对建议。
2023-07-1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学是现实的反映,《活着》是作家余华笔下的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于1998年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2002年,获第二届世界华文“冰心文学奖”。2004年3月,余华凭借该书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获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活着的信念,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

材料

片段内容
片段一接着老全得意地对我和春生说:“你们瞧,谁都没逃成。”刚开始我们只是被包围住,解放军没有立刻来打我们,我们还不怎么害怕,连长也不怕,他说蒋委员长会派坦克来救我们出去的。
片段二我分到了五亩地,就是原先租龙二的那五亩。龙二是倒大霉了,他做上地主,神气了不到四年,一解放他就完蛋了。共产党没收了他的田产,分给了从前的佃户。他还死不认账,去吓唬那些佃户,也有不买账的,他便动手去打人家。龙二也是自找倒霉,人民政府把他抓了去,说他是恶霸地主。
片段三好端端的一口锅就被砸烂了。家珍站在一旁看着心疼得都掉出了眼泪,家珍对队长说:“这锅砸了往后吃什么?”“吃食堂。”队长挥着手说,“村里办了食堂,砸了锅谁都用不着在家做饭啦,省出力气往共产主义跑,饿了只要抬抬腿往食堂门槛里放,鱼啊肉啊撑死你们。”

材料反映了哪些史实?说明余华《活着》的史料价值。
2022-02-21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湖北省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内文写于战国晚期至秦始皇时期。其中《徭律》写道:朝廷征发徭役,如果耽搁了,要罚两副铠甲;迟到三五天,挨一顿骂;如果下大雨,可以暂停此次徭役征发。而司马迁在《史记》中则认为秦朝法律非常严苛。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史记》缺乏研究秦史的史料价值
B.睡虎地秦简能够与《史记》说法相印证
C.两则史料自相矛盾,无法判断真伪
D.历史研究需要通过多重证据探寻真相
7 . 如图所示为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胡旋舞》,胡旋舞是来自西域游牧民族的一种舞蹈。该作品体现了(  )
A.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
B.宗教思想对艺术作品的影响
C.风格多样且壮丽欢腾的特色
D.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8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时搜集到了以下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国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清帝退位诏书》

材料二   辛亥革命看起来并不像我们认为革命应该是的样子。真正的原因在于,从许多方面来说,它都未带来一个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未来。新生的“中华民国”并不是共和主义的,尽管帝制政治架构崩溃了,但许多前清官僚仍稳居原位,文化、社会与经济也貌似毫无改变。当然,它们在发生变化,但却不是作为辛亥革命的直接结果。

——【美】沙培德《战争与革命交织的近代中国》

材料三   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而辛亥革命,则是比较更完全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比较三组史料,分别说明其各自的史料价值。
(2)根据以上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汉简书中《赵正书》记载:“昔者,秦王赵正出游天下,环(还)至白(柏)人而病,病笃……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窘)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这与《史记》中李斯、赵高矫诏立胡亥的说法明显不同。这反映了
A.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B.《史记》中关于李斯、赵高矫诏立胡亥的说法不能成立
C.《赵正书》丰富了我们对历史记载存有多种可能的认知
D.《赵正书》的记毅与史实不符,表明其史料价值不大
10 . 上海纺织女工杨燕秀从1965年开始记录家庭的开支情况,事无巨细,无一遗漏,一记就是37年。这本普通百姓的“豆腐账”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其史料价值主要在于它反映了
A.计划经济时期国民消费水平B.上海地区市民收入状况
C.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D.我国妇女勤俭持家美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