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 1962年在广西宁明县那堪迁隆出土的“迁隆州印”土官铜印。铜印为正方形,扁条形钮,印文为篆书“迁隆州印”。背面左刻“迁隆州印”,右刻“永历二年三月□日礼部造” (注:南明永历二年,即清顺治五年) ,上刻“永字七百二十号”,均为楷书。


材料二   清代,在土司统治地区全面进行“改土归流”,土司地区的主要官职由汉人担任,少数民族地区原有的较大土府、州、县、峒,相继被裁革,由清王朝派遣流官进行直接统治。

——摘编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

材料三   “木铎徇路”源于《尚书》的记载,象征着王者布施政教的治世图景。明太祖创设木铎老人制,将之纳入了明初基层治理的布局当中,清朝进一步将木铎徇路视作彪炳朝廷治道的象征加以构建,使得“木铎”成为广泛分布乡间的风教人员。“木铎”职司巡行宣诵政教谕令,其制先后与里甲、乡约和保甲等体系结合,逐渐形成“徇道宣诵”与“坐堂讲演”相维的运作形式。木铎老人身兼“政”与“教”、“吏”与“绅”等多重身份,他们流动的宣教方式可深入乡间闾巷,弥补学校等施教系统难以涉及的范畴,进而与乡约、宗族等媒介共同构成一套分层连动的政教下渗体系。

——摘编自杨念群、孙岩:《谕众劝俗:木铎制与明清乡里社会的政教实践》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则史料对研究广西地方治理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实施木铎制的制度依据,分析木铎制对基层治理发挥的作用。
2024-01-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人口统计都是以户口为调查对象,而掌握户口数的主要目的是征收赋役,因此政府在统计时只限于设置郡县的地区。普遍存在的户口隐匿和人户逃亡也降低了户数统计的准确性。明清时期,户籍与赋役逐渐脱钩,但百姓依然以少报或漏报为宜。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第1卷)

材料二   1982年,《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提出:今后三年内,在对价格不作大的调整的情况下,应该改革税制,加快以税代利的步伐。这不但可以更好地发挥税收在经济活动中的调节作用,而且将进一步改进国家与企业的关系。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理顺国家与企业、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逐步实行利税分流和分税制。

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完善慈善捐助减免税制度,支持慈善事业发挥扶贫济困积极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人口统计不准确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材料二对于研究新中国税制改革的史料价值。
2024-01-2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郭嵩焘(1818-1891)湖南湘阴人,1847年中进士,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身上有着强烈的家国之忧。1858年,他上折言洋务,主张“通夷情,加强筹划海防,筹建水师”,未得到咸丰帝重视。1875年,再次将关于洋务的主张写成《条陈海防事宜》上奏:认为西方器物是末技,只有学习西方政治和经济,发展工商业才是出路。1876年,郭嵩焘作为首任驻外公使赴英国伦教,将沿途见闻写成《使西纪程》寄回总理衙门,同年出于保护华侨利益考虑,他建议在新加坡、横滨,旧金山等地设立领事馆得到清廷采纳。他在欧洲期间积极考察西方文明,盛赞西方政治制度,主张中国应该研究学习,这些言行遭国内顽固势力的谩骂攻击,郭嵩煮于1879年黯然回国,称病回籍,结束了处处受挫的仕宦生涯。他一生著述颜丰,其中《郭嵩焘日记》(1855-1891)涉及当时内政外交,社会状况和学术艺文等

——摘编自《洋务先知-郭嵩焘》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郭嵩焘官场受挫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郭嵩焘日记》的史料价值。
2023-02-0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关于秦汉时期的奴婢身份,长期以来争议较大。有人认为奴婢不入主人家户籍,只作为财产登录在财产簿上。有人认为奴婢入主人家户籍。后据里耶秦简户版K27等出土文献可知,私家奴婢是登记在主人家户籍下的。这说明(   
A.实物史料能推动历史研究发展B.历史认识具有较大主观性
C.历史结论必须由多重史料证实D.文献史料的史学价值不大
2023-07-2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口述历史是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该类历史资料源自人的记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建国后工人的口述史   

口述内容口述人
那个时候宣传我们是主人……那个时候干活不是谋生,是一心为把鞍钢、把国家的企业、把国家的事办好。“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鞍钢工人MCX
班长可以当一日制的厂长,你对厂子有什么要求、合理化建议,你可以提,比如说生产上存在问题,技术上管理上存在什么问题。“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鞍钢工人TCK
基本上拖厂职工的孩子都要在拖厂,从哺育室、幼儿园、小学到高中,都比较齐全。“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一拖工人DJT
当时市里面来人给我们开动员大会,号召我们现在要备战备荒为人民。毛主席说三线建设去的是好人好马好设备。1964年启动的“三线建设”贵州工人YFY

——摘编自周晓虹主编《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建国后初期工人的身份地位,并加以解读。
(2)研究新中国工业建设时,你如何看待工人口述史的史料价值。
2023-05-28更新 | 493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示范性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                                             2                                 3


                                   4                              5

1.秦军铜戈(广西平乐银山岭战国墓出土):2,秦代铁铤铜镞(广西象州运江河岸出土);3.4.5.秦半两铜钱(广西象州运江河岸出土)

材料二据考古发现,广西的汉墓仅合浦一地就达上万座,经过科学发掘的两汉墓达上千座。1971年发掘的合浦县望牛岭西汉晚期木椁墓,是广西第一次发现的墓室巨大、结构复杂,有大量随葬品的西汉木椁墓,该墓出土五铢钱多达200枚、金饼2件。在合浦各地挖掘的汉墓中都发现不少汉代的钱币,其中在合浦爆竹厂一座西汉晚期墓出土汉代五铢钱达800多枚,合浦盐堆的一座西汉晚期墓出土五铢钱则达七八千枚之多。此外,在汉代A浦郡范围内的贵港市,1954年至1955年5月,共发现了129座汉墓,其中发现西汉五铼铜钱325枚,东汉钱币2190枚。

——摘编自广西钱币学会编《广西历史货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出土文物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广西发现的汉墓的特点,并据此推测当时的社会状况。
2023-03-0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塞塔碑铭文是公元前196年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发布的一篇敕令,用古埃及语圣书体文字(古埃及祭司使用)、世俗体文字(古埃及平民使用)和古希腊文字3种文字对照书写。埃及象形文之读法与写法在公元4世纪后彻底失传。但古希腊文是近代人类可以阅读的。


——据令狐若明《古埃及罗塞塔石碑解密始末》等

材料二   1798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以期实现打击英国的战略目标。拿破仑十分重视埃及古迹,他制定了前所未有的研究埃及的计划,组成一支庞大的科学艺术考察团,学者们负有收集和研究埃及历史和古迹的重任。1799年,法军在尼罗河三角洲西支流入海口附近的拉希德村修筑防御工事,偶然掘出一块布满稀奇古怪文字的黑色玄武岩石碑断片。1801年,英国打败法国,夺得了埃及的宗主权,根据协议,战败国法国必须无条件地交出他们在埃及发掘的一切文物。1802年,罗塞塔石碑被运往伦敦,移至大英博物馆的埃及厅,成为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时至今日,石碑上的标签仍写着:“不列颠军队征服埃及的战利品”。

——据令狐若明《古埃及罗塞塔石碑解密始末》


(1)说明罗塞塔石碑及其铭文的史料价值。
(2)罗塞塔石碑的发现和归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请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8 . 浙江温岭县某民间收藏爱好者购得了一本记账簿,上面记载了主人家从1968到1980年的有关生活细节,如购买了什么,花钱多少,上面都记得一清二楚。该账簿的历史价值在于(   )
A.记载了参加建国十年庆典的史实B.为城市改革研究提供完全真实可靠史料
C.体现了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的变迁
2022-03-0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

材料三   图一:粮票(1955年起发行至1993年停止流通)曾关系到国计民生,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仍能昭示那个时期的经济体制特色,颇具史料价值。图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龙1983年7月8日由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的。它打破了“股票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的旧观念。此后,上市公司在中国纷纷涌现。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这一政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表现在哪里?
(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谁?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模式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3)由发行粮票到发行股票反映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从上述三个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中,你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2021-07-0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10 . 《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的是
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B.井田制趋于瓦解
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D.土地兼并严重
2021-04-29更新 | 240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西南宁市马山县金伦中学高一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4+ N”高中联合体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