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作品,以王后给国王讲故事为线索,把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的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反映出各地风俗和社会状况,这反映出中古时期阿拉伯(     
A.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B.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走向
C.科学技术取得突出成就D.推动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西方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各具特色。
材料一   我们的祖先们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不断选育和创造了丰富多样的食物资源,使得我国的食物来源异常广博。从先秦开始,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就是以粮、豆、蔬、果、谷类等植物性食料为基础,主、副食界线分明。主食是五谷,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                                                         
古希腊烹饪是西方饮食文明之源。……在公元前8世纪以前主要见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还有一些出土文物可以提供部分线索。…… 希腊文明是建立在葡萄酒和橄榄油基础上的。而主食种植并不多,使得副食占有重要地位。希腊用橄榄榨制橄榄油,不仅供本国人使用,而且外销其他国家。希腊也从国外引进许多新的水果、蔬菜和调味料等.进一步丰富了食物原料。其中,葡萄和橄榄的产量最大、质量最好。希腊人用葡萄酿造出大量美酒。有了丰富的食材使希腊美食文化成为经久不衰沿袭至今的最具希望文明特色的饮食文化。

                                                                         --《中西方古代饮食文化概论》


材料二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段拿来主义的历史:北方饮食中不可或缺的小麦,系史前从西亚、中亚传入;葡萄、胡萝卜、芝麻、西瓜等蔬菜水果,则是西汉及以后循丝绸之路传来;今天的大众菜辣椒、番薯、土豆、番茄是美洲大陆的土产,而菜市场司空见惯的罗非鱼、红遍大江南北的小龙虾,则分别来自非洲和北美……如果没有“拿来主义”,今天的川菜将只能用山茱萸调和辣味,早点将没有烧饼,餐桌上将没有馒头和土豆,许多“毕业族”一生中第一道亲手做的菜——西红柿炒鸡蛋恐怕也得改改,这样的“传统”,显然并非真正的中国饮食文化精髓。

                                                     --《饮食文化的“拿来主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古代中国及希腊膳食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饮食文化中的“拿来主义”历史产生的原因。你如何看待“这样的传统,显然并非真正的中国饮食文化精髓”这一观点。
2018-02-0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陆川县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西学中源说”认为:西方的某些事物源出中国,中国学习这些事物乃是恢复旧物,不是学习西方。19世纪6090年代,此种说法最为盛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诗》皆言君主,惟《尧典》特发民主义。……辟四门以开议院。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1898年)

材料二:彼欲广孔教之范围也,于是取近世之新学新理以缘附之,曰某某者孔子所已知也,某某者孔子所曾言也。……故吾最恶乎舞文贱儒,动以西学缘附中学者,以其名为开新,实则保守,煽思想界之奴性而滋益之也。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

材料三:《孔子改制考》着重宣传孔子“托古改制”思想,康有为把孔子尊为“托古改制”的教主,把“六经”说成是孔子“托古改制”范本。这样康有为用以证明自己的变法主张,不但没有违背孔子的遗教,而且是孔子改革思想的真正继承者。经过康有为的装扮,孔子成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先师,以此来抵制封建顽固派对变法维新的阻挠和压力。

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1)结合孔子的政治理想,分析材料一中康有为的看法是否得当。

(2)根据所学知识,概述康有为是如何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

(3)综合本题所有线索,评价“西学中源说”。

2016-12-12更新 | 39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