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197176日,尼克松总统在美国堪萨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

——《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   据新华网报道:当地时间20159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习近平就下阶段中美关系发展提出重要建议,强调要推动中美关系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奥巴马表示,两国在很多问题上有共同利益,在诸多领域合作取得重要进展,愿同中方就相关问题保持密切协调。双方同意继续努力构建中关新型大国关系。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时的对华政策。为此,中国政府基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在外交方面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
(2)据材料一、二,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并举例说明。
(3)据材料二、三,归纳影响中美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
(4)指出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有哪些?30年中美关系正反两方面经验给我们什么启示?
2 . 国家的统一和管理方法是古今中外政治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郡县制打破了传统领主特权,为全国大市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而传统农民在摆脱旧领主的人身控制之后,也发挥出巨大的生产积极性,他们第一次从底层产生了生产革新的冲动„„他们已经破天荒地成为独立的生产机构,而不再是具有人身依附的农奴。郡县制革命符合一切历史进步性要素,事实上也成为一切现代国家的典范。欧洲从黑暗时代,过渡到现代民族国家,也是在内部实现郡县制革命的过程,现代国家的本质就在于郡县制。 

——摘编自《郡县制度与秦汉时期的霸业》

材料三     (美国)国会拥有国家意义上的最高权力,这种权力可以制裁以州为基础的派别活动,防止州与州之间的恶性竞争,并将为各州的民主政体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宪法也让各州以种种方式保留了自己的主权,……国会制定法律,但总统可以否决之,最高法院可以宣布经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法律违宪,但总统经参议院批准任命最高法院的法官;总统执行法律,但必须由国会给予财政支持……任何法案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故参院和众院在制定法律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访友、观光或者来做生意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活动的已有近800万人次,其中1995年达133万人次,占台湾出境人数的1/3。大陆去台湾探亲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人员也有7000多人次。

——《中学教学参考》


(1)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郡县制度的主要历史作用。(不得照抄原文)
(3)材料三反映了美国各种政治势力之间怎样的一种关系?根据材料三,简述其具体表现。
(4)依据材料四,归纳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两岸关系进展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020-08-0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宋时期都城开封不仅是全国最大最繁荣的城市,也是全国最大的旅游城市,常常吸引外地的游客来此游乐。此外东京还经常聚居一大批饥饿的流民,少时数百上千,多者数万。东京城行业众多,彩帛、占卜、典当等行业十分发达,经久不衰。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瓦肆等娱乐场所,专供贵族、富人寻欢作乐。

——张莹《论宋代城市发展及其影响》

材料二从1760年产业革命开始,到1851年,英国花了90年的时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基本实现了城市化(1830年初步完成工业化)……1863年,伦敦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便捷快速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优良的港口区位优势,使得伦敦这个16世纪末的欧洲贸易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到1921年,英国城市化水平已达77.2%。可见,英国初步完成城市化用了90年时间,而从初步完成到成熟阶段用了大约70年左右的时间。

——马先标《英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启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宋代都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城市化的特点,并谈谈你对城市化问题的认识。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夫之指出:郡县之制 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暴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 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益多安。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四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桑蚕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材料五 “目前……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是小生产小私有者的生产关系,即所谓小农经济。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在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主要是牲畜、农具、肥料、种子等。
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虫灾等。
3.帮助农民逐步改进生产技术,如耕作法、施肥法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
(2)据材料一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3)阅读材料四,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4)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为解决这些问题,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2016-11-2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天津静海县一中高二下开学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对于16世纪西欧“价格革命”发生的原因,传统的货币数量理论往往侧重于美洲进口金银的影响。但后来有学者认为,更要考虑欧洲由农本向重商的转变,商品经济的发达才是“价格革命”的深刻根源。近年又有学者从气候、人口增长、粮食供应等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些因素对“价格革命”产生了催化剂作用。据此可知
A.历史认识取决于时代的变化
B.材料全面完整地归纳了“价格革命”的原因
C.随着研究视角的拓展而趋于全面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更可信
2021-06-22更新 | 283次组卷 | 19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

--姜春明、佟家栋《世界经济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际金本位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材料二: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金本位制崩溃。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进入7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实力地位进一步下降,美元购买力也日益下降。一些西方国家要求美元贬值并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不予理睬,于是德、意、比、荷等国先后实行浮动汇率制。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于1971年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此后,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姜春明、佟家栋《世界经济概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及解体的背景。并总结归纳影响世界货币制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倚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时政评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0-04-1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六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
2019-10-11更新 | 485次组卷 | 27卷引用:天津市第九十五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8 . “这位奠定经典物理学大厦的绝世天才,这位冷酷无情的理性主义者,这位最后的炼金术士,不管他行为有多么怪僻,是他让我们明了宇宙的运行轨迹,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光明……”材料中所述的这个“绝世天才”
A.童年时期正值英国伟大的“不流血革命”发生,代议制逐渐确立
B.在光学、力学、天文学和微观高速运动粒子领域都有突破性理论贡献
C.设计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并据此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
D.一反当时流行的“归纳——演绎”法研究方法,倡导并实践观察法验证科学概念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北京大学罗荣渠先生在厘清后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错误认识并融合其他历史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一元”是指“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是经济力的变革”。“多线”是指“在同一生产力状态下的不同社会的发展,受复杂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千差万别,但可以归纳成为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模式和不同的发展道路;任何一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都不是单向度的、静态的,而是多向度的、动态的”。

——摘编自朱能《高中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和历史教师的责任》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不同的发展模式和不同的发展道路”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8-12-1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进入近代史期起,脚步非常清楚地、一个世纪一个世纪地向前发展:15、16世纪是“序幕”;17世纪进入到精神的深处同神学反复“较量”;18世纪最为关键……为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全盛期”准备了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这是一个合乎自然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没有局限在欧洲,它影响着、牵动着全世界前进的步伐。
——《欧洲文明扩张史》序
材料二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1902年)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18世纪为19世纪准备的“物质”“精神”条件分别是什么?分别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归纳梁启超的观点,请结合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内容来论证其观点。
2016-03-18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天津静海县一中高二下开学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