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四野攻坚出奇兵,强取锦州困长春。浴血塔山阻顽敌,英勇沙场报丹心。西柏坡上定大计,蒋家王朝胆战惊。首役告捷万众舞,仁义之师正乾坤。”与这首诗描写的事件相关的战役是(     
A.平津战役B.渡江战役C.辽沈战役D.淮海战役
2 . 如表为东晋文学发展情况统计表,对该如表解读合理的是(     
时间地域中心及文学主题
东晋初期主要是以建康为中心的京都地域的“中兴”文学主题兴起
东晋中期主要是以兰亭诗会为代表的会稽地域“玄言”文学主题的兴盛
东晋后期后期主要是以庐山为中心的寻阳地域“遁世“文学主题的兴盛
A.反映了区域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B.体现政治环境与文化互动
C.清谈无为之风冲击传统伦理道德D.创作题材世俗化特征显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代名臣颜真卿的行草书作品《裴将军诗》(图),形式感强,字形结构长短、大小、粗细变化较强,由楷书的笔法调和而来,加以篆籀沉稳苍茫之风,吸收了张旭草书的肆意浪漫。这表明(     
   
A.汉字演变趋势由繁至简
B.书法艺术脱离了底层民众
C.唐代书法家的融汇创新
D.行草书创作严格遵循法度
4 . 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人中流行的一首歌曲唱道:“有位残忍无情的国王,超出了诗人的想象;一位暴君自天而降,白人奴隶都熟知,此无情的国王就是蒸汽机。”这首歌曲的内容说明了(     
A.工业革命加剧了阶级矛盾B.技术革新固化了社会等级
C.科学社会主义的广泛传播D.工人阶级争取权益的觉醒
2023-09-0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验收(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陆机的乐府诗是沟通汉代乐府诗与南朝乐府诗之间的一座桥梁。汉乐府中的两篇挽歌《蒿里》与《藏露》都是杂言诗,而陆机的全部七篇挽歌均为整齐的五言。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主要写思妇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抒发缠绵而深厚的情感;而陆机的《饮马长城窟行》则用了大量写实的诗句,具体而细致地描绘出征将士征途的艰难。陆机的乐府诗中,有一部分是目前留存的乐府诗中前人未曾用过的新题。

——摘编自谢丹《论陆机对汉代乐府诗的继承与发展》

材料二   在这样一个统一的国度里,隋文帝以权术治国,文化完全服务于政治,所以隋初的群臣都刻意的追求复古,流行的是拟古乐府。隋朝大部分南方诗人乐府诗的诗风仍未摆脱宫体诗的范畴;而北方诗人的乐府作品仍然保持着语言质朴,感情慷慨的特点。隋朝乐府诗颇具汉魏乐府遗风,秉承了“诗言志”的创作传统,在写实方面一度超过南北朝而达到一定的高度。

——摘编自赵明《隋朝乐府诗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陆机对汉代乐府诗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概括隋朝乐府诗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乐府诗发展的原因。
2024-02-1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在周游列国遭遇困境的情况下,仍“讲诵弦歌不衰”。孔子曾向鲁国、齐国的音乐大师学习,并有深刻的领悟力和高超的演奏技巧。史载,孔子整理的《诗》305篇,“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强调“正音”“雅乐”,反对靡靡之音,他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又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在孔子看来,“乐教”不仅仅是声乐、器乐、歌舞等形式,而且是育人才、齐风俗,实现政治与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据《史记》等

(1)根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提倡“乐教”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折孔子“乐教”思想的影响。
2023-06-10更新 | 4787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16世纪,一位意大利诗人在自传前言中写道:“命运残酷,无奈我自安然如故;生命,荣誉,财富,还有无价的才华;身的美丽,心的优雅;有此相伴,超越永无极限。”这反映了诗人(     
A.强调人的个性B.屈从命运安排
C.反对宗教教义D.相信社会进步
2023-06-21更新 | 4701次组卷 | 26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古希腊化文化把关注的目光从遥远的宇宙转向了多变的人生,文学创作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创新,出现了田园诗、科普诗;在艺术创作上,由神庙建筑转向象征权力与财富的宫殿、公共建筑物和纪念碑。据此可知,古希腊化文化(     
A.具有现实主义色彩B.突出世俗性和大众化
C.强调浪漫主义情感D.带有神秘主义的倾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代注重族规、家训的编纂,《袁氏世范》最初是袁氏家塾训蒙之作,因其“厚人伦,美习俗”,经版印后广泛流传。这一时期还诞生了大量家训诗,内容涉及报国恤民、为官廉正、重节崇德、耕读传家等。这反映出宋代家训(     
A.适应市民阶层兴起的需求B.承载了社会教化的功能
C.成为巩固封建统治的工具D.导致重文轻武风气盛行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朝建立六十多年以来,标榜的“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已不合时宜。武帝即位诏举贤良之,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罢黜百家,独儒术”;认为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新阳而疏阴”,所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均出自天意,不可变更。其思想深得汉武帝赏识。孔子修订的《诗》《书》《礼》《易》《春秋》被统治者尊为“五经”,被定为“法典”,传经和注经之学成为专门学问。从此儒学成为汉代文化思想的主流。

——摘编自王新婷、金鸣娟、姚晚霞编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有学者总结出“需要-竞争-选择”这么一条发展脉络:社会首先提出理论需要。社会务阶层根据这一需要作出反应,由于各阶层利益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理论认识,而各种理论认识通过社会满意程度来反馈,从而实现理论的选择。但我们认为,如果再考虑到历史机遇问题,即“需要-竞争-机遇-选择”,或许会更全面一些。偶然的机遇决定了当时的社会选择,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并很快发展为社会的主流思想之一、

——摘编自张洪波、葛善泽《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在中国迅速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时儒学呈现出的新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汉代儒学相比,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思想的独特“机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