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据记载,万历八年(1580年)福建人陈振龙把甘薯从海外引种到福建,当时大家对这种新作物并不了解,因此最初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万历二十二年和二十三年,泉州一带水稻歉收,凡甘薯种得较多的地方,很多人以甘薯充饥,得免饥馑。自此,福建种甘薯的人越来越多。这可用于说明在我国(     
A.外来物种传播有赖于人们认识的深化B.物种交流完善了当地的经济结构
C.人地矛盾是影响物种推广的主要因素D.物种传入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诗《摩诃婆罗多》载:为避免社会陷入混乱局面,人们祈求梵天派摩奴为王以维护秩序,自愿向他“缴纳五十分之一的牲畜和金子,十分之一的粮食增强国库,让勇敢的武士跟随左右,以便履行梵天的正法”。据此可知,《摩诃婆罗多》(     
A.注重记载古印度的民风民俗B.反映了王权合法性源于民需及神授
C.表明印度王权受婆罗门限制D.体现了古印度宫廷文学的辉煌成就
2024-02-28更新 | 272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关于番薯传入中国的不同史料记载。据此可以确定的事实是(     
史料出处
漳人初得此种,虑人之多种之也。诒曰:食之多病。近年以来,其种遂胜。《漳州府志》(1573年)
番薯,皮紫,味稍甘于薯芋,尤易蕃。郡本无此种,自万历甲午(1594 年)荒后,明年都御史金学曾抚闽,从外番丐种归,救民种植以当谷食,足采其腹,荒不为灾。《福州府志》(1613年)
福州船出海陈振龙者往吕宋国觅番蓣种,挟小篮中而来……他谷皆贵,惟蓣独稔,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明)苏琰《朱锁疏》
A.官修方志史料价值高于私人撰述B.番薯最早传入之地应为福建漳州
C.多种史料互证即可得知历史真相D.番薯的功用在明末即已受到重视
4 . 《诗经·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渰(yǎn: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据此可知,出现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王的鼓励和重视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与发展
C.铁犁牛耕出现促进生产力发展D.周王室衰微井田制瓦解
5 . 《宋史·职官志》记载:“枢密掌兵籍、符,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这种制度设计有助于(     
A.澄清朝廷吏治B.分割宰相权力C.精简行政机构D.铲除割据基础
2024-04-1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克东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6 . 《宋史》记载:职官七事包括“一曰举官当否,二曰劝课农桑、增垦田畴,三曰户口增损,四曰兴利除害,五曰事失案察,六曰较正刑狱,七曰盗贼多寡。”并且把这分为“四善、 三最”进行考核, 每年一考, 三年为一任期。 “四善、 三最” 的考核(     
A.提升了基层社会的治理效能B.确立了完善的官员选拔标准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有效控制D.弥补了政府监察体系的不足
7 . 吴国封地郭郡所管辖的皖南地区,铜矿储量丰富,且铜质优良。《史记》还记载,“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这可以佐证汉初(     
A.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性B.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C.中央集权存在重大隐患D.外儒内法理念影响地方治理
8 . 下面为《明太祖实录》中的部分记载。这些记载反映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的目的是(     
○洪武五年八月,倭夷寇福州之福宁县,前后杀掠居民三百五十。
○洪武十三年七月,倭夷寇劫广州府东莞等县。
○洪武十四年七月,己巳(年)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洪武十七年八月,禁民入海捕鱼以防倭故也。
A.打击走私活动B.封锁日本经济C.限制海外贸易D.防御倭寇骚扰
9 . 唐代的《朝野佥载》中有关于曲辕犁的记载:贞观年中,定州鼓城县人魏全家富,母忽然失明。……候见一人着青细福,遂邀为设伙食。其人曰:“仆不解医,但解作黎耳,为主人作之。”持斧绕舍求黎辕,见桑曲枝临井上,遂砺下,其母两眼焕然见物。材料表明(     )
A.佐证唐犁辕已用“曲枝”制作的史实B.曲辕犁已经在黄河流域广泛应用
C.曲辕犁产生源于神秘主义思想的发展D.小说家的杜撰缺少相关实物证明
2023-10-0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龙西北名校联合体(齐齐哈尔市九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表是典籍记载先秦时期被征服者承担义务。表中变化反映了(     
时间名称内容
商代以前藩属部落贡以方物
商代强制代耕公田
什一而税,天下通行
A.轻徭薄赋缓和阶级矛盾B.中央集权制度已经确立
C.国家机构治理能力提升D.土地国有制的逐步崩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