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表为1939年至1943年陕甘宁边区八路军留守军团的生活水平指数(以1939年的生活水平为基准)。据此理解正确的是(     
1939年1940年1941年1942年1943年
100%88%84.2%96.33%125.5%
A.国民党解除延安经济封锁B.日本侵略者结束三光政策
C.双减双交提高生产积极性D.大生产运动丰富物资供给
2024-01-31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2 . 如表为有关唐代医疗情况的相关记录(部分),据表中信息可知当时(     
出处相关记录
吕颂《为张侍郎乞人勤表》管区内“素多瘴疠”,又“绝无医人,素乏药物,深人穷谷,无处市求,任重命轻,何可言疾。”
元稹《叙诗寄乐天书》通州之地,“夏多阴霪,秋为痢疟,地无医巫,药石万里,病者有百死一生之虑。”
李德裕《与姚谏议书三首》“自十月得疾,伏枕七旬,属纩者数四,药物陈,又无医人,委命信天,幸而自活。”
A.民众的卫生意识普遍淡薄B.政府轻视医疗人才的培养
C.地方的医疗资源较为匮乏D.常年战乱使生存环境恶化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演进过程可从以下几个角度予以探究。

角度内涵
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不同地域的文明以及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中整合为一体的过程。
多民族的交融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来看就是多民族不断交融、共同创造的历史。
外来文明的吸收中华文明不断与域外异质文明接触,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雅与俗的互动中华文明就是由雅化俗、由俗化雅,在雅与俗的互相转化中得以发展。
以复古为革新中华文明实现变革的一种常见方式是以复古为革新,即借复古之名行革新之实。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对中华古代文明史进行分期,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选取的角度,分期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023-07-17更新 | 3421次组卷 | 30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马可·波罗游记》中对忽必烈登基时间和年龄的记载与《元史》等汉文史料不同,之前学者认为这只是简单的笔误,但最新史学研究通过对比不同记载发现,其中原因应该是马可·波罗回国和记载时受到了伊斯兰历的影响。这表明
A.古代官修史书的史料价值十分有限
B.研究视角多元化使历史解读更趋于理性
C.历史文献必须与实物史料相互印证
D.不同的史观往往影响研究者的历史结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之《置相》中发出了“有明之无善治,高皇帝罢丞相始也”的感慨,主张恢复宰相制度,提高宰相地位。这突出表明黄宗羲
A.倡导“天下为主,君为客”
B.主张限制君主权力
C.希望健全中央机构
D.否定君主制度的合理性
2018-11-11更新 | 258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北省宜昌英杰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收心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